好好说话245期【说服】客户不信任我怎么办(马薇薇)
文字稿:
很多年轻人,刚进入职场都会遇到信任危机,就是明明你也受过多年专业训练,可是呢,因为看起来年轻,客户就是不信你,不管你多么的苦口婆心,客户啊,就是将信将疑。
而且最可气的是,你如果态度好一点,他会觉得是你没信心;你如果态度差一点呢,他又会觉得是你不专业。总而言之啊,就是因为你长得年轻,对方怎么都不信任你,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软也软不得,硬也硬不得,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说一个具体的例子啊。前几天,我去参加一个《好好说话》的线下活动,有个同学问我,说:
“我是一个幼儿园老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很难缠的家长,他们学历比你高,年纪比你大,你在学校里面不管学的什么专业育儿经验,他们都是半信半疑,不肯配合,我跟他们说得口干舌燥也没有用,可是呢,我又不可能像老教师那样跟他们摆架子,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了,你们要相信我!那我要怎么样跟他们说,才能让他们相信我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是普通的思路,就是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专业性。你要知道,和一般的沟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沟通是不可能达成目标的,因为无论是哪个客户,都不可能相信,你对他的钱比他自己更上心,你对他的孩子比他自己更热爱,所以,你应该做的是,在充分承认他的初衷的前提下,冷静的表现你的专业性。
比如说,你作为一个老师,在教学理念上跟学生家长发生了冲突,你心里想的是“你这个能耐,你自己教啊!干嘛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呢?”可是,你当然不能直接这么说啦,同样的意思,你可以这样表述:
“这位家长,我非常理解你的担心,你年纪比我大,学历比我高,对孩子啊,也比我更上心,所以呢,对我产生怀疑,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学教育学这个专业,经常会遇到您这样的疑惑,就是很多人不了解,教育其实是一门科学,是无数专家在无数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您对您的孩子可能有特殊的想法,这很正常,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可是你想想啊,这就跟看病吃药是一样的嘛,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体质独一无二,可是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大家还是按照医学的一般规则来治疗嘛!其实啊,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我们还是按照一般的教育规律来进行吧!”(承认家长的初衷)
你看啊,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跟他们跩一些你自己专业里面的词汇或者著作了,“这个你懂不懂啊?那个你有没有看过啊?等等”这个时候是你展现专业性的时候,当然了,前提是你平时得好好学习,如果你肚子里什么货都没有,那就当我没说,你啊,先回去好好看书。(展现自己专业性)
不过呢这只是普通的招数,是一般性的原则,我现在教你更高级的招数。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演技,可以试试,这个招数是什么呢?就是处处捧着他说,让他自己放弃自己那些不靠谱的想法,我们演示一下,你可以这么跟他说:
“啊,这位家长啊,你说的真是太对了,教育啊,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他们不一样的教学方案,不过呢,这个方面啊,单凭感觉还真的不太行,你总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当小白鼠做实验吧,这样,我给你推荐几本书,你回去先看看,比如,那啥那啥和那啥,最好啊,在这个方面咱们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然后呢,再来协商,看看您的孩子看怎么样订制一个独特的教学方案。”
你看啊,如果你这么说,对方不可能真的回家去老老实实看书的,他要是有这个闲工夫的话就不会让孩子送你这儿来上学了。但是呢,面子你已经给足了他,你实际上是暗示他是很聪明的,这些东西都是能读懂的,只不过啊,因为有别的专业工作要做,所以没时间自己来做教育方面的事情,没时间怎么办啊?也只有交给老师喽,也就是交给你,你想啊,这不就是专业分工吗,不管他多牛,可是教育他的孩子是你的专业,你相当于是用一种客客气气的方式让他知难而退,让他明白专业之间是有壁垒的,就算你职位高、学历高、年纪也大,但是你也不能够对别人的专业指手画脚。
以上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个幼儿园老师提出来的,可是它的适用范围可不止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想在客户面前表现你的专业性,在领导或者长辈面前捍卫你独特的观点,其实啊,都可以考虑用这样的方式来说话。
总结一下,普通的方法,是直接表达你的专业性,更高级一点的方法呢,是以退为进,推荐他去读专业的东西,然后再来给你指导,其实,他哪能给你什么指导啊,如果专业性的东西那么容易读,那就不会成为一个专业了嘛,你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让他知难而退,给他一个台阶下,最后啊,让他不伤面子的尊重你的专业性。
很多年轻人,刚进入职场都会遇到信任危机,就是明明你也受过多年专业训练,可是呢,因为看起来年轻,客户就是不信你,不管你多么的苦口婆心,客户啊,就是将信将疑。
而且最可气的是,你如果态度好一点,他会觉得是你没信心;你如果态度差一点呢,他又会觉得是你不专业。总而言之啊,就是因为你长得年轻,对方怎么都不信任你,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软也软不得,硬也硬不得,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说一个具体的例子啊。前几天,我去参加一个《好好说话》的线下活动,有个同学问我,说:
“我是一个幼儿园老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很难缠的家长,他们学历比你高,年纪比你大,你在学校里面不管学的什么专业育儿经验,他们都是半信半疑,不肯配合,我跟他们说得口干舌燥也没有用,可是呢,我又不可能像老教师那样跟他们摆架子,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了,你们要相信我!那我要怎么样跟他们说,才能让他们相信我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是普通的思路,就是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专业性。你要知道,和一般的沟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沟通是不可能达成目标的,因为无论是哪个客户,都不可能相信,你对他的钱比他自己更上心,你对他的孩子比他自己更热爱,所以,你应该做的是,在充分承认他的初衷的前提下,冷静的表现你的专业性。
比如说,你作为一个老师,在教学理念上跟学生家长发生了冲突,你心里想的是“你这个能耐,你自己教啊!干嘛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呢?”可是,你当然不能直接这么说啦,同样的意思,你可以这样表述:
“这位家长,我非常理解你的担心,你年纪比我大,学历比我高,对孩子啊,也比我更上心,所以呢,对我产生怀疑,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学教育学这个专业,经常会遇到您这样的疑惑,就是很多人不了解,教育其实是一门科学,是无数专家在无数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您对您的孩子可能有特殊的想法,这很正常,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可是你想想啊,这就跟看病吃药是一样的嘛,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体质独一无二,可是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大家还是按照医学的一般规则来治疗嘛!其实啊,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我们还是按照一般的教育规律来进行吧!”(承认家长的初衷)
你看啊,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跟他们跩一些你自己专业里面的词汇或者著作了,“这个你懂不懂啊?那个你有没有看过啊?等等”这个时候是你展现专业性的时候,当然了,前提是你平时得好好学习,如果你肚子里什么货都没有,那就当我没说,你啊,先回去好好看书。(展现自己专业性)
不过呢这只是普通的招数,是一般性的原则,我现在教你更高级的招数。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演技,可以试试,这个招数是什么呢?就是处处捧着他说,让他自己放弃自己那些不靠谱的想法,我们演示一下,你可以这么跟他说:
“啊,这位家长啊,你说的真是太对了,教育啊,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他们不一样的教学方案,不过呢,这个方面啊,单凭感觉还真的不太行,你总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当小白鼠做实验吧,这样,我给你推荐几本书,你回去先看看,比如,那啥那啥和那啥,最好啊,在这个方面咱们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然后呢,再来协商,看看您的孩子看怎么样订制一个独特的教学方案。”
你看啊,如果你这么说,对方不可能真的回家去老老实实看书的,他要是有这个闲工夫的话就不会让孩子送你这儿来上学了。但是呢,面子你已经给足了他,你实际上是暗示他是很聪明的,这些东西都是能读懂的,只不过啊,因为有别的专业工作要做,所以没时间自己来做教育方面的事情,没时间怎么办啊?也只有交给老师喽,也就是交给你,你想啊,这不就是专业分工吗,不管他多牛,可是教育他的孩子是你的专业,你相当于是用一种客客气气的方式让他知难而退,让他明白专业之间是有壁垒的,就算你职位高、学历高、年纪也大,但是你也不能够对别人的专业指手画脚。
以上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个幼儿园老师提出来的,可是它的适用范围可不止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想在客户面前表现你的专业性,在领导或者长辈面前捍卫你独特的观点,其实啊,都可以考虑用这样的方式来说话。
总结一下,普通的方法,是直接表达你的专业性,更高级一点的方法呢,是以退为进,推荐他去读专业的东西,然后再来给你指导,其实,他哪能给你什么指导啊,如果专业性的东西那么容易读,那就不会成为一个专业了嘛,你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让他知难而退,给他一个台阶下,最后啊,让他不伤面子的尊重你的专业性。
![]() |
![]() |
加我微信公众号,每天一起好好说话!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