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书《雍正传》随笔记
尔康写的《雍正传》这本书,真的是给5星不足以表达我的喜爱欣赏和崇拜。
我是迷四爷的,可我也不是盲目迷。这本《雍正传》真的是好真实好客观好理性的讲述四爷那些事,真是喜欢的不得了。

康熙满族出身,立意学习汉语文明,实行嫡长制的继承制度。要实行好嫡长制,必须:1.皇子不御政,以避免皇子与太子的矛盾。2.太子爷不预政,以免储君与皇帝发生权利冲突。
清朝没有立太子的制度,清太祖打天下,死后四贝勒皇太极自立为帝,清太宗死后,九子福临继位。清世祖死后,三子玄烨继位。这些事实表明清朝没有嫡长制的观念。
康熙不顾这些历史情况,冒然册立嫡长子为太子,就容易发生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太子从政,植成党羽,又让诸皇子预政,为他们觊觎储位创造机会,于是出现九龙夺嫡的悲剧。
然而,康熙以前,清室诸皇子领兵从政,各展所能,为国立功,对清朝的建立、统一全国,都起了重要作用。
康熙很自然地把它继承下来。所以,令皇子从政,在康熙以前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弊病的时候,是清朝传统制度所必然发生的。因此,若把太子问题全部怪罪于康熙个人身上,是不妥切的。
————————————————————————————————
年羹尧
年羹尧是雍正原藩邸之旧人,关系自然是好的不用说。雍正继位后,八爷十四爷还对皇位蠢蠢欲动,雍正更是需要人的支持。除十三爷外,年羹尧应该算是雍正第一亲近的人。
雍正继位后把十四爷召回,让年羹尧接管十四爷原来的工作,揽了西北军事的指挥权。已经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后又得到了抚远大将军的权力,威镇西北,兼预云南政事,是没有封王的西北王,是雍正在外地的主要依靠者。
年羹尧在外给雍正效力,也一直奉雍正之命参预朝中事务。雍正会与他讨论其他臣子的上奏内容,听取他的建议:“此事朕不洞彻,难定是非,和你商量。你意如何”。还时不时的和他唠个嗑,“闻得江南、河南、山东三省搭界处有十数州县,去岁蝗蝻复发,随便写来你知道”。
在用人和吏治方面,雍正也与年羹尧频频相商,给予年羹尧很大的权力。
因为年羹尧是雍正的藩邸旧人,所以雍正也给予年羹尧特殊又绝无仅有的荣宠,说年羹尧“记性甚好,能宣朕言,下笔通畅,能达朕意”。还说像年羹尧这样的封疆大吏,有十来个人,国家就不愁治理不好。后因年羹尧又立了功,雍正兴奋异常,把年羹尧视为自己的恩人。还把对年羹尧的宠异,当作是对天地的忠诚,“所以你有此一番心,感邀上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话也让人听了肉麻。
雍正除了有年羹尧这个台柱子之外还有隆科多,但年羹尧以藩邸元老看不起隆科多。雍正便常在他们二人中间调和。
以上是年羹尧受到的雍正的宠,平心而论雍正对年羹尧的宠确实有点过重了。可以理解他新皇帝上任需要建立自己的领导班子,但过度的宠就会让人恃宠而骄。
于是年羹尧开始翘尾巴了。
1、利用雍正对他的信任和宠爱,凭自己意思任用自己想用的人员
以总督的身份,任用属员,连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总兵官等地方大愿的任免也出于他的意思,所谓皇帝特简之权也就只是个形式了。
作为大将军的年羹尧,以军工保举官员,滥用私人。吏、兵二部给年羹尧特殊待遇,凡他的报功请封名单一律准行。
奴仆没有出籍不许做官,年羹尧的家仆就可以先任西安知府,后升直隶道员。
2、接受贿赂,买官卖官
因为年羹尧大权在握,“于是鲜廉寡耻行贿钻营之徒相奔走于其门”。有人说年羹尧保题各官“悉多营私受贿,赃私巨万”。被年羹尧参过的葛继孔,两次向年羹尧打点,送去铜器、磁器、玉器、字画等物,年羹尧因而答应对其“留心照看”。被年羹尧密奏罢官的赵之垣,向年羹尧赠送价值十万两银子的珠宝,年羹尧转而保举其可以起用。
3、妄自尊大,违法乱纪,不守臣道
与将军、督抚往来文书理应用咨文,以表平等,但年羹尧竟用令谕,把同等级别的官员视为下属。他进京,都统、直隶总督下跪相迎。雍正发往陕西的侍卫,因系皇帝身边的人,理应优礼相待,然而年羹尧用他们做仪仗队,前引后随,充下人厮役。
年羹尧给人东西叫做赐,属员禀谢称作谢恩,接见新属员叫引见,吃饭称用膳,请客叫排宴。这一切像是皇帝对臣工的样子。
4、和马齐、李绂、田文镜、诺岷等雍正的亲信闹不团结,还嫉妒十三爷的地位(四爷亲弟兄的地位是他能窥视的了的吗),最后引来杀身之祸。 年羹尧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他没有时刻铭记即使得到雍正再多的宠信,那也是作为皇帝的雍正的恩赐,而不是年羹尧可以登鼻子上脸的理由。
雍正刚刚继位,需要通过揽权来获得安全感,而且自尊心强,也爱表现自己,宠年羹尧也是想打好他这张牌,让他好好在外效力。年羹尧却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慢慢就有些流言蜚语,说雍正是受年羹尧支配的,这样的话对于自尊心极强的雍正来说哪能听得下去。
雍正下决心要讨伐年羹尧的导火索,也许和《甄嬛传》里演的差不多:年羹尧把写给雍正的“朝乾夕惜”,写成了“夕阳朝乾”。不管是年羹尧故意的也好,不小心的也罢,都更好的证明了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其实如果年羹尧稍微收敛一点,也不至于闹到这样的地步。在雍正放权给他时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为国效力,成为雍正得力的左膀右臂。其实我不觉得年羹尧有篡位的想法,他顶多就是恃宠而骄有点忘乎所以了。可是一个臣子怎么能把自己的身份忘了呢?
雍正原本可以不宠他,既然宠他,他就应该感恩,然后更好的为雍正工作。可是他却利用雍正对他的宠去做些不好的对国家无利的事情。而且,还和雍正的其他亲信,隆科多田文镜等人闹不愉快,给雍正添麻烦,更是自己给自己找事。他把雍正的宠当成了给他开辟的绿色通道,觉得都是应该的,看不起除了雍正之外的其他人,连十三爷他都嫉妒,真是无法无天了。
如果不是他做的太过分,雍正是不会制裁他的,“上苍在上,朕若负米,天诛地灭,你若负朕,不知上苍如何发落你也”,毕竟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是他自己非要往深渊处走,一次次伤了雍正的心,也不能怪雍正了。
雍正在准备制裁年羹尧之前,有一个动作做得极有规划。他向三类官员打好招呼,一类是年羹尧的亲信,雍正要求他们与年羹尧划清界线,倒是揭发,保全自己,这是分化瓦解政策,最高限度孤立年羹尧。第二类是原来和年羹尧关系不好的关系,让他们得知雍正要搞年羹尧。第三类是与年羹尧关系一般,让他们到时在雍正和年羹尧中间不要站错队。
可见雍正不是盲目的一时脑热要搞年羹尧的,而是有计划的。九龙夺嫡胜利的人,一个小小的年羹尧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人啊,还是应该时常心存感恩,别人对你任何的好都不是应该的,都值得感谢。生活是这样,工作也是这样。感谢上司给我的工作机会,感谢上司给我的成长空间,感谢上司包容我的小缺点。】
【再就是,做事情之前多想少说,该规划的规划好再行动,别贸然行动,别冲动。】
-
成都妹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0-06 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