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吴文光
其实好久没听古琴唱片了,听了老师的建议多听西方固定调音乐。不过在夜深人静的时侯,还是觉得听古琴好,何况这曲吴文光的《乌夜啼》,无论何时听,我都那么那么喜欢。
赞叹一下吴文光的左手揉滑弦的处理实在绝妙,对运动乐音的方向、速度、幅度以及强弱的控制简直神乎其技。尤其好几处瞬间的张力,像极有气势的书法线条,连听者的内心也随之冲荡起伏。细细体味,又总被他如虹的气息感染,我联想到庄子笔下的姑射山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中间的泛音段落,更让我神魂颠倒,“金石之声”还不足以形容,俨然一派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的意境啊。
说起他的父亲吴景略,也是位以气韵生动见长的高手。不过我一直觉得他弹琴有点过于活泼泼呢,特别是听他的《阳春》、《潇湘》,总觉得少了点沉吟的气质。 就像一个人春天到郊外散步,不能总是兴高采烈地走,偶尔也要停下来深呼吸一口。
听到过有不少人批评老爷爷弹琴的姿势不够中正平和。我后来看了他弹琴的视频,确实是大开大阖,奇怪的是却完全不觉得矫作滑稽。我倒是注意到一点他和普通摇头晃脑弹琴的人大不一样的地方:老爷爷坐在那里,躯干像大树牢牢生根大地,双手则像树枝,飘逸灵动毫无阻碍,与整个身体保持平衡,真是天然可喜。
喜欢这种豪放,不是普通人间英雄豪气,而是仿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归一的真率。
(补充说明一下:我听的这个版本的《乌夜啼》出自北京中唱的《中国古典音乐欣赏6CD-明-洞庭秋思》。龙音出过一套吴文光的DVD,里面也有《乌夜啼》,演绎得更激烈些。相比之下,我比较喜欢中唱的版本...)
赞叹一下吴文光的左手揉滑弦的处理实在绝妙,对运动乐音的方向、速度、幅度以及强弱的控制简直神乎其技。尤其好几处瞬间的张力,像极有气势的书法线条,连听者的内心也随之冲荡起伏。细细体味,又总被他如虹的气息感染,我联想到庄子笔下的姑射山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中间的泛音段落,更让我神魂颠倒,“金石之声”还不足以形容,俨然一派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的意境啊。
说起他的父亲吴景略,也是位以气韵生动见长的高手。不过我一直觉得他弹琴有点过于活泼泼呢,特别是听他的《阳春》、《潇湘》,总觉得少了点沉吟的气质。 就像一个人春天到郊外散步,不能总是兴高采烈地走,偶尔也要停下来深呼吸一口。
听到过有不少人批评老爷爷弹琴的姿势不够中正平和。我后来看了他弹琴的视频,确实是大开大阖,奇怪的是却完全不觉得矫作滑稽。我倒是注意到一点他和普通摇头晃脑弹琴的人大不一样的地方:老爷爷坐在那里,躯干像大树牢牢生根大地,双手则像树枝,飘逸灵动毫无阻碍,与整个身体保持平衡,真是天然可喜。
喜欢这种豪放,不是普通人间英雄豪气,而是仿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归一的真率。
(补充说明一下:我听的这个版本的《乌夜啼》出自北京中唱的《中国古典音乐欣赏6CD-明-洞庭秋思》。龙音出过一套吴文光的DVD,里面也有《乌夜啼》,演绎得更激烈些。相比之下,我比较喜欢中唱的版本...)
-
淡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09 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