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舍精品酒店(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位于山东省的“山舍精品酒店”是由几栋破落的农宅(包括一栋三层小楼)改造而成,酒店深藏于自然风景区的青山绿水间,自然景观可谓得天独厚。客户希望拥有一座低调的酒店,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体验式栖居,同时还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传统,为以后的品牌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场地现状分析
原建筑是一些单层的砖瓦房,客户希望能够在原建筑基础上加建二层,并且用比较经济的方法设计出简约而且大方的效果。依据精品酒店的定位(功能主要包括会议培训,餐饮,住宿,辟谷),并结合现场的详细调研,我们对项目概况做了以下分析:
优势:1 场地环境很好,群山环绕,入口处有一条清澈的河流经过。2 建筑凭山势逐层升高,并且山上常年有溪水流下,可将其引用为景观水。3 房屋质量比较稳固,新加建的二层可作为独立体系嫁接与原建筑之上,从而对原建筑不产生影响。

劣势:1 场地原始资料不够完整和严密,使得很多设计需要现场判断和现场调整。2 现场建筑的布局已经不能调整,这给设计上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包括完善精品酒店所需的各种功能以及各种功能流线之间的合理组织)。3 预算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因此在材料的选择和建筑改造的重点部分需要有所取舍。
设计构思
1.空间的对话
项目是从一些单层的砖瓦房的改造开始,逐步梳理建筑,环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自然的建筑”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我们运用空间的转折和递进来拉长了流线、视线和时间。在原有建筑呆板的布局之上融入了院落,运用曲径通幽的方式营造出了舒适的环境。这样就使得建筑,环境和人有了亲密的对话。


我们把自己变成了使用者——游客、住店的客人、运营者。我们的设计在两组视点中交织进行——屋檐下的人看出去,庭院里的人望过来。在一次次出入、停留、行走的经历中,观景的同时也成为景观。

结合主要功能,一方面,按照原有建筑布局,改造现有的建筑,使其满足将来需要承载的功能,另外一方面,利用空地新加建一些空间,满足精品酒店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将其他功能区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2.低调的建筑语汇
建筑的主体调性采用黑白灰三色搭配,并配以碳化木格栅,塑造出平静,简洁大方的观感。屋顶形式采用平屋面(相较于坡屋面,施工更加简单,省材料,省造价),同时结合原始的阶梯状地形,把前后两个空场很好的组织起来,形成了不同的院落。

我们尝试用灰色的水泥砖墙配以竹子作为建筑入口,同时作为酒店内外的空间分隔,营造出进入酒店前的过渡与仪式感,创造出不同层次的空间。

入口处水院的位置,原本为砖瓦房和三层小楼之间的一块空地。经过整修和放大,并结合山上常年的流水以及不同高差的景观水梯,现在作为主景观协调着不同场所(大堂,客房,餐饮)之间的关系。


激活走廊空间中的转换,灰色调和暗色,柱列的秩序蔓延走道的尽头,赋予寂静感,唤起人们对客房的向往。在移步换景之中延续着优雅从容的步调,享受难得的自然芬芳及远离的都市烦嚣,在这休闲自在的氛围中,使心灵回归于自然的和谐。




3.室内空间的延展
酒店前台透过空间,人与质朴的环境互动,纯净视觉及心灵,使客人将外界纷扰逐渐沉淀,让重心回归于生活层次,给予空间宁静的价值,成就简洁,时尚自然,达到高度融合外部与内部的视觉延伸。



餐厅室内采用了温暖的木色,配以素面水泥,竹子,黑色钢板等材料,力求遵循朴实,自然,简单的原则。收敛与质朴的格调贯穿在整个空间设计之中,并一直延展到家具与陈设的细节。



客房既是一个私密的休息空间,又是一个功能性的工作空间,还可以是一个私人的社交场所。在材料的选择上,木质家具以及木地板展现温润舒适,白色的墙面以及石膏板吊顶展现纯净,搭配一些简洁的配饰,使得空间变得宁静,赋予客房寂静感。



项目名称:山舍精品酒店
项目地点:中国,山东
项目类型:商业,酒店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设计机构:漫建筑工作室
阶段: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