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
查看话题 >索菲亚·科波拉的刚与柔——从《牡丹花下》说起

在拍完《珠光宝气》时隔四年之后,索菲亚终于正经地拍了部《牡丹花下》,进了第70届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过奥斯卡提名和金狮奖的她,能否在这次70大典上拿得金棕榈,实在是很值得期待。《牡丹花下》改编自1971年唐·希格尔的B级电影《受骗》,老东木在里面担任了男主,而《牡丹花下》里的万人迷则是由曾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饰演Graves的科林出演。这个角色要阳刚十足,与南方的精致淑女形成对比。
索菲亚谈《牡丹花下》:“我认为这个题材很有趣,很吸引我。当我去读原著的时候,它不断跟我对话。我就想,如果我拍这个故事,会从女性角色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这种两性之间的互动非常有力量,还要面对外部环境的压力,我觉得这非常迷人,用我的方式会怎么拍呢?”
作为一个出色的女导演,索菲亚常常能够利用其女性的优势,拍出了许多女性色彩鲜明的电影,如06年的《绝代艳后》,就拍的很绚丽。在我看来,索菲亚是一个非常喜欢通过服装,时尚,色彩来营造感觉的导演,服装在她的电影美学中占很大一部分。这次的服装设计是由Stacey Battat担任,索菲亚的前一部电影《珠光宝气》也是由Stacey负责。她还设计过《依然爱丽丝》,《他和她的孤独情事》等等。


故事发生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时间为1861到1865。这个时期南方妇女的装扮仍是保留了原有的复古风格,但是在整体上做了调整,使行动更为便捷一些,属于当时美国南方的妇女日常装扮。上面的这两张图片运用了碎花,波点的元素,使人物看起来亲和力较强,是很典型的田园风格。层层堆叠的连衣裙,使少女形象更加丰满。

比较有趣的是,在最后的晚餐中,所有的人都盛装出席,所穿的裙装比之前更加精致,把原本的棉质清新换成绸缎和蕾丝花边。越是华丽,越可以预示出牡丹花下死。
早在1999年,克斯汀就在索菲亚的处女作里担任了女主角,这几年明显可以感到岁月不饶人啊,看《绝代艳后》时都没有这么觉得。这部片又被名为《折翼天使》,个人更偏爱于《折翼天使》这个名字。五个处于花季的少女,拥有着天使一样的面孔,却因为父母给她们营造的所谓安全和爱的牢笼,而一步步走向死亡。作为处女作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开始时感觉一般,到后面渐入佳境,尤其是在Trip这个角色出场之后,代入感加强了。可能这就是我们恋爱时都会产生的普遍情况:男生追女生时穷追猛打,把她视作魂牵梦萦的女神,但其实只是因为她比较难追和与众不同而已,渴望得到她来满足自己的不甘。追到之后呢?以没有感觉而了结了这段感情。太以自我为中心的男人往往就是如此,渣男年年有,今年不嫌多。到后面的看风景图片环游世界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部分。意淫式的沉浸,美好和悲哀共同交织,囚禁的同时又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探索外面的精彩。本以为女孩死去,父母搬离小镇是最后的结局,但“毒气”成年会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浓厚的毒气使电影的阴郁程度再次加重,颇有罂粟毒草的香甜味道,是新一轮的死亡,还是相反的结局?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但男孩们记忆中的女孩永远都不会逝去。
这部片的服装设计是曾设计过《阳光小美女》、《可爱的骨头》、《恋恋书中人》的Nancy Steniner,而今年她将加入《双峰》重启版的创作。
这部片的服装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整体感,即四个女孩是一个相似的整体,但是同时又要在部分设计上有所不同。下面这张图片是四个女孩一起去参加舞会时的装扮。强调一下,这四件服装是经过了她们母亲的严格审核,所以看起来会较为保守:长长的裙子,捂得严严实实的胸部,看起来中规中矩。同样的,这几件也是用了碎花的元素,表现了女孩子的柔美气息。

在这四个女孩中,邓斯特可以说是比较出彩的一个。所以在她的人物形象上,性感的感觉更多一点。吊带衫,低胸装,少女的心思埋藏于服装之下,是属于大女孩的那一种美感。


这部拿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可以说是索菲亚至今拍的最好的作品了。那时的寡姐真的很清纯,眼神里又带着那么一点迷离的伤感。何为寂寞?我想影片对这个词已经做了最好的诠释。喧闹之中的沉寂,两颗孤独又寂寞的心,异乡的相逢,有欲望却只能止步于朋友关系。我们没有爱情,甚至没有火花,可我很感谢在我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你在我身边。偶然的相遇面对着必然的分别,而我只能抓住这最后的时刻捕捉你的身影,拥抱你,亲吻你,然后,再见。
这部片的服装设计同样是Nancy,寡姐这个形象的感觉就是尽可能地表现人物的平凡和普通,所以她在这部片里的服装大都是以冷色调居多。灰,白,黑衬托出了人物的空虚感,和东京的迷离融为一体。



索菲亚用四百万拍了《迷失东京》之后用几千万拍了《绝代艳后》,只是口碑远不如《迷失东京》。《迷失东京》的美妙在于其营造的空虚感,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很容易引起共鸣。《绝代艳后》营造的则是皇室的有钱人的空虚感,奢华之下的放纵之空。历史上的玛丽被称作“赤字皇后”,以贬义居多。但在这部影片里,面对着这样漂亮可爱的克斯汀,你似乎无法去批判她的不好。从奥地利公主到法兰西王妃,娇羞仍旧在,性情大不同。以孩子来作为电影的转折点,通过美食,服饰,发饰不断转变的拍摄手法,完成了这样一个过渡。不断地加入时尚元素,将古代的故事配以现代的风格,这才是索菲亚想要树立的风格,但好像没有特别成功,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别扭。后来仔细看了看海报,才发现索菲亚正是要用这种基调来讲故事。在叙述玛丽生活的过程里,又加入了历史的副线,人物角色相应地作出微小的改变。这里用“微小”这个词,是因为居住在凡尔赛宫的玛丽是封闭的,她收到的外界消息经过了加工,而她依旧保持着皇室的优越感,她所做的改变很小,但宫外的世界已变换了风雨。里面有一段是在民间关于玛丽的传说,在影片中遭到玛丽的反驳。索菲亚把这一段放进影片里,我猜她是试图改变玛丽在历史中一个不好的形象。玛丽拥有第一个孩子后的那一段拍的特别美,特别梦幻。孩子,草丛,蓝天,光晕,清新风的服饰,克斯汀的美貌,完完全全就是一幅只能用唯美形容的法式风景画。这部片看起来很“大”,但索菲亚始终还是拍不出犹如父亲那样的作品,可能是当时它对于自己的定位还不够确定。
这部影片的服装主要是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索菲亚的很多钱都投在这服装上了。其华美程度令人惊叹,各种粉,各种艳,各种骚。具体可以看我的另外一篇日记:https://www.douban.com/note/612928663/




这部片子可以说是索菲亚一部很私人化的电影,风格和《迷失东京》极为相似。在拍完了《绝代艳后》之后,索菲亚说:“我想拍点小制作的东西,让我可以将精力集中在人物角色,拍出更深层次的作品。我更喜欢按以前的那种方式拍电影。”许多人都说,这部片拍的是索菲亚对于父亲的情结,而父亲在看完《在某处》之后,给予的评价是:“这是一部只有你才能拍出来的电影。”
非常有趣的是,索菲亚靠着这部影片拿得了金狮奖,而这一年的评审团主席正是前男友昆汀。面对来自媒体的质疑,昆汀怒竖中指:“这他妈就是一部伟大的电影。”简直酷毙了这个评价!
经历褒奖与质疑的索菲亚,将自己的风格定位回到了《迷失东京》,这也是为什么《在某处》被称作是《迷失东京》的姐妹篇的原因。从叙事和拍摄手法来看,索菲亚的技巧性更多了。通过固定的长镜头,极小的空间,来表达无限的空虚感。沉寂和爆发都用的恰到好处,索菲亚还是适合拍这个类型的片。
影片里的父亲是一个很棒的父亲,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尽管他的生活无聊又空洞,也没有真心爱他的人。可是他还有他的女儿,这个可爱的天使。那是很纯粹的一种感情,没有任何成人的杂质在里面。也只有索菲亚,在相似的家庭背景环境下,能够拍出这样的电影,还是在讲自己。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电影中,我觉得这是非常棒的,只有编剧和导演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而外人对于电影的解读都是基于各自的感受上的,对这部电影的说法只有索菲亚才有资格评判。那些埋下的细节,又有多少人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明白?大概也只是匆匆一瞥罢了。
这部片的服装中可圈可点的,就是艾丽范宁的角色了。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说实话我对这部电影是蛮失望的,索菲亚在尽力使其看起来“时尚”一点,但还是用力过度,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拍法。廉价的质感就像街头的传单,传达出来的感觉莫名觉得像是高仿的赝品。首先,演员有问题。并不是故意黑艾玛,她也是我很喜欢的长的好看的女星之一,论演技,还是有些做作。角色本身很平凡,而艾玛的表演太抢戏太尴尬。事情从头到尾讲的也很乱,缺乏条理。在影片中,通过红,粉,橙的灯光,来显示偷窃的愉悦和沉沦。绚丽是绚丽,夺目是夺目,但看起来就是这么不舒服。可能是因为国家之间的风气不一样,所以才无法体会到导演想要说的内容。总有一些地方,觉得“诶,应该会很有看点。”可是,总是到这个地方就戛然而止了,不够有味。题材很新鲜,也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索菲亚并没有拍出那种真实感,镜头的调度太过匆忙和急切,整体色调略显阴暗,角色语言生硬程度不可言喻。索菲亚好像在是在寻找改变,有在同时保留自己拍摄中原有的风格,算是一次比较失败的尝试。
《珠光宝气》的服装设计也是这次《牡丹花下》的服装设计。前面已经提到过,这是一部很有时尚感的片子,但这里的时尚不一定就是对的,也有一些我欣赏不来,就先拿这张海报图来说吧。艾玛的这一身可真是不敢恭维,很奇怪的穿法,而且显的腿也很短有点粗。凯蒂的这一套虽然说没那么糟糕,但这种蝙蝠大衣好像已经有点过时了吧,上面的图案倒是蛮好的,但也不是说特别的出彩。伊瑟尔的蓝围巾+灰色内搭+黑色夹克看起来还行,现在的城市小青年似乎都这么穿呢,要是有一点点亮色来点缀一下,或许会更好。



索菲亚拍的片子之所以有这样的美感,我认为是与她的经历必不可分的。在拍完《教父3》之后,她前往巴黎,找到了一份专门接听打给香奈儿总监卡尔·拉格斐的电话的工作。后来,她成为了一名摄影师,为《巴黎时尚》和《诱惑》拍照。1995年,索菲亚和朋友创立了一家服装公司,曾为路易·威登设计过一系列包和鞋子,曾是马克·雅各布第一款香水的香水女郎。1997年,索菲亚的服装品牌获得时尚杂志评选的最佳独立时装品牌之一。如今的索菲亚,已是一名出色的女导演,让我们一起期待她的更多作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