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与机械体制的抗争。
昨天看了慕名已久的《飞越疯人院》,不得不说这是部非常好的片子,不论情节安排以及人物的表演上都很到位。特别了解了下,才知高个子原来不过是公园的护林员,因为其身高契合片中角色被选中,而大部分临时演员都是真的精神病患者,这让我更对导演充满了敬意。
开场曲压抑的曲调隐喻着影片的悲剧结局。疯人院原本相安无事,每个病人都循规蹈矩,对于瑞秋护士的机械管制没有任何异议,直到不受约束的麦克墨菲的进入。麦克先前因为强奸了未成年少女而入狱,在他同医生的对谈中,我们知道他并没有犯罪,那只不过是人性本能的正常做法,可是却被抓进监狱,可见当时美国社会对人性本能的压制。他之所以被带入疯人院,并非因为他真的疯了,只是因为不服从劳动农场的规矩。他进入疯人院后,只有他一个人对服药提出了质疑,他要求更改时间以便可以看世界大赛,即便在少数票数没能获得批准的情况下,他对那些听不见的病人一个个一遍遍的鼓动,在得到大护士的欺骗性的拒绝后他努力的举起水槽,虽然他失败了,但是他说至少我尝试了,他学着运动解说人的口吻激动的演起了现场实况报道,让所有的病人都受到了鼓舞情绪激昂了起来,人们仿佛就在比赛现场观看演出般兴奋,那种精神上对人们思想解放的不懈的鼓舞,我无不为之动容。而精神病人举手赞成更改时间,有人提出香烟要归还给他们,等等都证明了麦克的思想正在影响着精神病人。
一个黑衣护工有意的揭露让麦克知道了离开疯人院要由护士和那些医生决定,在会议上麦克提出了疑问,一个精神病患者因为想要烟被弄成了白痴,通过此次会议麦克也得知了这些人都是自愿留在疯人院的,可是在脱离了大护士的监控,他们在巴士上看着许久不曾触摸到的外面的世界,每个人脸上的惊喜神情,对女人的本能渴求,在海上欢欣雀跃的的姿态,重获自由后他们很快乐。那为什么人们都渐渐忘记了反抗?里面有一些精神病人总说我很累,他们为什么累?因为统治者疯狂对人们洗脑,人们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思考让他们感到痛苦。足见体制潜移默化的蛊惑深入人心。
每次会议大护士拿其中的一个病人当作话题讨论,不过是要从中知道他们的思想以便尽快扼杀,这令我想起一部影片《一九八四》,里面的思想警察就是故意装成和你一样思想的人然后用残酷的刑罚毁灭掉你的个性,思想。在讨论的时候,总有一些精神病人跑出来说我很累,他们为什么觉得累?因为在统治者的压迫下,他们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思考让他们感到痛苦,他们只是机械的重复着。
在病人中,有个印第安人在所有人看来又聋又哑,在麦克跳出了铁网那一丝不经意的笑意才泄露了他并不是聋哑人这一事实,那么他为什么装聋作哑?导演在后面作了交代,原来他的父亲正是体制压迫下的牺牲者,在那之前他的父亲原本比他还强壮,因此他深知压制的力量,所以在他看到麦克同其他病人沉浸在狂欢的喜悦中,似乎麦克等人就要逃离疯人院了,他觉得更残酷的压制在等待着他们。比利自杀正是受体制压迫下的另一个被毁灭者,而麦克看到自杀的比利彻底失去了理智,此时的麦克快被大护士击垮了。大护士拿要告诉比利妈妈让原来还勇敢的比利一下子惊慌了,出卖了麦克和病人,跪在了大护士面前,然而冰冷的大护士根本不理会,为什么比利会如此惧怕妈妈知道,可以看出一直以来比利就受着妈妈的压制,要不然妈妈怎么会同大护士是朋友呢?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压制,人们渐渐变得没有个性,没有自我了,成了乖乖任人摆布的可怜虫。
麦克同其他病人道别时,我以为麦克即将获得了自由,没想到原本是为了让比利重新体验爱情却成了一出悲剧。为了反击不让大护士的阴谋得逞,酋长最后杀死了麦克,酋长对麦克说的最后一段话,“我不会丢下你走的,麦克,我不会留下你的,你要跟我走。”他知道成了白痴的麦克生命的意义也就戛然而止了,麦克留下等于宣告大护士胜利了,麦克的死是抗争,得到死的自由。酋长搬起了水泥墩,向窗户砸去,纵身跳出了窗口,在黑暗中,向着未知的地方前进。所以,这部片子取名飞越疯人院,因为最后酋长终于战胜了内心对体制压迫的恐惧获得了精神上的飞越,这也让我理解了先前麦克有很多机会离开疯人院却等到最后自己的死,因为他希望在疯人院里的人都能脱离疯人院的禁锢获得思想上的解放,而最后酋长挣脱了枷锁逃离了疯人院,维持了麦克的胜利。
电影里的疯人院管理人疯狂的毁灭了一个个有思想的精英。疯人院其实是美国体制下当时社会的缩影。只是几十年以后,美国的体制已经逐渐完善,中国体制的黑暗则一点点暴露在阳光下,有多少人会同麦克一样为了自由精神与体制抗衡呢?
我非常喜欢这个片子,因为在现实中也有一些喜欢思考的朋友为了思想自由与体制做着不懈的对抗。也许希望微乎其微,但是我相信只要更多的人们觉悟过来,我们所期待的自由也会到来。
开场曲压抑的曲调隐喻着影片的悲剧结局。疯人院原本相安无事,每个病人都循规蹈矩,对于瑞秋护士的机械管制没有任何异议,直到不受约束的麦克墨菲的进入。麦克先前因为强奸了未成年少女而入狱,在他同医生的对谈中,我们知道他并没有犯罪,那只不过是人性本能的正常做法,可是却被抓进监狱,可见当时美国社会对人性本能的压制。他之所以被带入疯人院,并非因为他真的疯了,只是因为不服从劳动农场的规矩。他进入疯人院后,只有他一个人对服药提出了质疑,他要求更改时间以便可以看世界大赛,即便在少数票数没能获得批准的情况下,他对那些听不见的病人一个个一遍遍的鼓动,在得到大护士的欺骗性的拒绝后他努力的举起水槽,虽然他失败了,但是他说至少我尝试了,他学着运动解说人的口吻激动的演起了现场实况报道,让所有的病人都受到了鼓舞情绪激昂了起来,人们仿佛就在比赛现场观看演出般兴奋,那种精神上对人们思想解放的不懈的鼓舞,我无不为之动容。而精神病人举手赞成更改时间,有人提出香烟要归还给他们,等等都证明了麦克的思想正在影响着精神病人。
一个黑衣护工有意的揭露让麦克知道了离开疯人院要由护士和那些医生决定,在会议上麦克提出了疑问,一个精神病患者因为想要烟被弄成了白痴,通过此次会议麦克也得知了这些人都是自愿留在疯人院的,可是在脱离了大护士的监控,他们在巴士上看着许久不曾触摸到的外面的世界,每个人脸上的惊喜神情,对女人的本能渴求,在海上欢欣雀跃的的姿态,重获自由后他们很快乐。那为什么人们都渐渐忘记了反抗?里面有一些精神病人总说我很累,他们为什么累?因为统治者疯狂对人们洗脑,人们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思考让他们感到痛苦。足见体制潜移默化的蛊惑深入人心。
每次会议大护士拿其中的一个病人当作话题讨论,不过是要从中知道他们的思想以便尽快扼杀,这令我想起一部影片《一九八四》,里面的思想警察就是故意装成和你一样思想的人然后用残酷的刑罚毁灭掉你的个性,思想。在讨论的时候,总有一些精神病人跑出来说我很累,他们为什么觉得累?因为在统治者的压迫下,他们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思考让他们感到痛苦,他们只是机械的重复着。
在病人中,有个印第安人在所有人看来又聋又哑,在麦克跳出了铁网那一丝不经意的笑意才泄露了他并不是聋哑人这一事实,那么他为什么装聋作哑?导演在后面作了交代,原来他的父亲正是体制压迫下的牺牲者,在那之前他的父亲原本比他还强壮,因此他深知压制的力量,所以在他看到麦克同其他病人沉浸在狂欢的喜悦中,似乎麦克等人就要逃离疯人院了,他觉得更残酷的压制在等待着他们。比利自杀正是受体制压迫下的另一个被毁灭者,而麦克看到自杀的比利彻底失去了理智,此时的麦克快被大护士击垮了。大护士拿要告诉比利妈妈让原来还勇敢的比利一下子惊慌了,出卖了麦克和病人,跪在了大护士面前,然而冰冷的大护士根本不理会,为什么比利会如此惧怕妈妈知道,可以看出一直以来比利就受着妈妈的压制,要不然妈妈怎么会同大护士是朋友呢?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压制,人们渐渐变得没有个性,没有自我了,成了乖乖任人摆布的可怜虫。
麦克同其他病人道别时,我以为麦克即将获得了自由,没想到原本是为了让比利重新体验爱情却成了一出悲剧。为了反击不让大护士的阴谋得逞,酋长最后杀死了麦克,酋长对麦克说的最后一段话,“我不会丢下你走的,麦克,我不会留下你的,你要跟我走。”他知道成了白痴的麦克生命的意义也就戛然而止了,麦克留下等于宣告大护士胜利了,麦克的死是抗争,得到死的自由。酋长搬起了水泥墩,向窗户砸去,纵身跳出了窗口,在黑暗中,向着未知的地方前进。所以,这部片子取名飞越疯人院,因为最后酋长终于战胜了内心对体制压迫的恐惧获得了精神上的飞越,这也让我理解了先前麦克有很多机会离开疯人院却等到最后自己的死,因为他希望在疯人院里的人都能脱离疯人院的禁锢获得思想上的解放,而最后酋长挣脱了枷锁逃离了疯人院,维持了麦克的胜利。
电影里的疯人院管理人疯狂的毁灭了一个个有思想的精英。疯人院其实是美国体制下当时社会的缩影。只是几十年以后,美国的体制已经逐渐完善,中国体制的黑暗则一点点暴露在阳光下,有多少人会同麦克一样为了自由精神与体制抗衡呢?
我非常喜欢这个片子,因为在现实中也有一些喜欢思考的朋友为了思想自由与体制做着不懈的对抗。也许希望微乎其微,但是我相信只要更多的人们觉悟过来,我们所期待的自由也会到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