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才露尖尖角
应某人要求,写一个人,小何。看到小何我的第一映象是斯文!我莫名的想起斯文败类这个词,用来形容他再贴切不过了。当然前提是当下的语境:挨着臭水沟都敢说绝版的水岸风光;如果有一家邮政储蓄,都可以说坐拥中央商务区。所以我没有贬损他的意思,相反,这是小何独特的地方,小何式幽默!
他是斯文的,喜欢装些文艺,爱好文学的东西,还能说出一大串听过的没听过的国内外大文豪和他们的笔墨浓淡!我想他并不会说话,就好像他的朋友圈里都是汪曾祺,王小波,聂鲁达他们说的话。也许他还是说过的,还记得那句:“嗯!二十四号,两整年,还真是‘乌托邦’式快乐兼具‘西西弗斯’式束缚。”我以为这是小何说的最贴切的一句话了。
因为他的斯文,我每次见到他都会喊他:小何才露尖尖角。只有这句诗,才够衬托他的文艺;也是一种祝福吧,愿他就像小何叶一样才刚刚露头,以后会成为一个粗壮翠绿的大荷叶。
他叫我“腌制的**”,其实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感觉带着某种贬损;即使写个文章,说好是写我的,还带着大量的篇幅夸自己,然后贬损我,所以说他是“败类”,再合适不过了!当然我这么宽宏大量的人,当然是不会在意这些了!因为这只是小何式幽默,带着淡淡的恶意。他对“是兄弟,就应该相互插刀”深以为然。其实我也乐此不疲,能遇到一个怎么捅都没事的人,实在是件妙事!
也许你会为他外表所欺骗:人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人品还是很好的。其实并没有,你要相信我,他是个“斯文败类”。我买了很多书,看书我一向是要鸡汤也要砒霜的,所以我那有一本《金瓶梅》是比较好理解的。嗯,是这样的,我接着往下说。很难去形容小何看到书后的表情,如果你以前不明白两眼放光是什么样的情形,那一天你在就会明白了。感觉有点神奇,好像眼睛真的能发光一样,亮堂堂的(极尽诋毁之能)!然后铺开手掌,很用力地拍我肩膀,咧着嘴用一种难以言明的语调重复我的名字,仿佛第一天认识我一样。然后我们愉快的氛围中的讨论了一下这货高中第一次看书的事!然后暗示我把书送给他,我这么聪明,这么识趣,当然是懂的了。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结束了会谈。 其实还有些题外话要说,关于那本书出现在我手里,原本是一个悠长而曲折的故事,足矣证明我只是单纯的向往文艺。然而总是没有没有人愿意听我的解释,更愿意一厢情愿的认为我是个“败类”。我想说的是,心宽体胖的我已经宽容了你们。 有人说三十儿立,当然并不一定要等到三十,还可以早一点。算一算时间,三十岁儿子能立得住,难度还不小,不过我看好你。没什么可说的了,只是想祝福一下斯文败类,会得偿所愿!我亦如是,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