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舒平事件
说实话对于杨舒平辱华这事情,我觉得用辱华这个字眼不太合适,我觉得用抹黑这个词语更为恰当。
就说天气这个问题吧,她没有说错,雾霾在中国很多地方都特别严重,一开始我以为她指的是北京,说北京雾霾严重不戴口罩会生病我是相信的,这话没毛病,可是后来我看到关于她的信息,她是昆明的,我就觉得她有点儿扯,可能在胡说。首先第一个昆明的天气好是出了名的,虽然我没去过,但听得太多。第二就算昆明天不太好有雾霾那也不会太严重需要口罩的地步,因为上海雾霾还是比较厉害的,可是大街上也没几个戴口罩的,包括我自己在内,可能是习惯了吧。
今天早上,我突然来了兴致搜了下,看到了完整的演讲内容,我更加觉得这个人是在抹黑中国。她提到美国人可以公开地讨论政治、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话题,这是她第一次发现这种话题可以公开被讨论。换句话说她在国内没有让她感觉到这些东西是可以被公开讨论的。这让我感觉我生活在一个假的中国,因为在我的生活中,即便线下没有公开讨论这些问题,但在网络世界这些东西被讨论的还少么??
首先种族歧视,曾经百度推过在中国的黑人文章,提到过广州黑人的种种不堪,让我对黑人没有任何好感,说白了就是种族歧视,我讨厌黑人,但是最近在网上看到生活在广州的网友们对广州黑人的真实评价其实没那么糟,那么网络上有关于大力宣传黑人是如何糟糕的文章就应该属于种族歧视,而百度是一个公开的网站也就是说在百度上存在着这种文章就是说明在国内种族歧视是一直在被公开讨论的。
其次是各种政治话题,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我都有听到过看到过,最近比较多的就是关于房子的各种政策被吐槽,这在豆瓣也是吐槽的比较多的一个事情,然而豆瓣也不是私密的,是公开的,也就是说政治话题还是在被公开讨论的。
第三是性别歧视,我周围没有,但是在豆瓣上看到很多,甚至还催生出一个话题叫“我遭遇过的厌女症”既然是在豆瓣,那么也就是公开的,这个还是个性别歧视的话题。那么我就不明白了,杨舒平难道不会使用互联网不会使用计算机?不然她是怎么做到接触不到这些信息的???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我还会相信,但现在是个什么时候了2017了用我妈的话说,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不用微信的??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不上网的???很明显她就是在污蔑抹黑中国,但说是辱华我觉得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