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黄沙飞舞和鲜花盛开的地方(第七日)

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山口-塔什库尔干-喀什(500公里)

从读书认字开始, 我们就知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不过对于这个“大”的概念,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体验,到底多大算是大呢?来了新疆就知道。

今天一天,从塔什库尔干出发,一路爬坡直到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哨所,然后又一路途径塔什库尔干奔回喀什,妥妥的五百公里。如果这个里程数数字还不够形象的话,那么换个说法。早上出门的时候我穿的是一件衬衣加一件薄外套,清清爽爽,中午到了红其拉甫哨所,冲锋衣,绒线帽,皮手套全部穿戴整齐,裹得严严实实,照样抵挡不住八千米雪峰上面吹下来的刺骨寒风,晚上回到喀什,人困马乏,汗流浃背,短袖,九分裤,啤酒,羊肉串,快活快活。
一天之内,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不亦乐乎。

第一次知道红其拉甫这四个字,是从一部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开始的,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帕米尔高原上的红其拉甫山口,悠扬的旋律成为幼年心中美好的记忆。再后来,就是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总要念到一份来自红其拉甫哨所全体边疆卫士给全国人民的拜年电报,所以对这个名字更加印象深刻。

既然如此,都已经来了新疆,怎能错过红其拉甫?
一路晃晃悠悠,绕着盘山公路晃到快要吐了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标志性的国门,鼎鼎大名的西部边疆第一哨所就在眼前。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的英雄主义,一下车就被脚下深过膝盖的积雪来了个下马威,好冷啊!一排排雪峰层峦叠嶂,罡烈的朔风呼啸而过,吹起山顶的积雪,飘散在空中漫天飞舞,大概是昆仑上的西王母在开PARTY吧。
不管电影拍得再浪漫,真的身临其境,才体会到这些坚守边疆的护卫者多么不容易。我们常说鸟不拉屎来形容一个地方荒芜,可这个地方连鸟都没有,真正的千山鸟飞绝。大概平时也没有什么游客来这个地方,所以除了执勤的哨兵坚守岗位之外,几个战士也慢慢的走过来和我们攀谈起来。一问才知道,这些战士大多二十左右,最大的也不过才二十三岁,来自五湖四海,日夜坚守在这群山之中,他们才是正宗的冰山来客。

正当我们一边躲着脚一边呼哧呼哧对外喷着白汽的时候,一个眼尖的小战士指着远处说:“对面的巴基斯坦哨兵在冲着你们招手你!”
“啊?还有这等事?”
“嗯,这地方比较无聊,有时候他们会过来打牌,顺便换烟抽。”
打牌?!我不由自主的脑补了一下两国士兵汇聚一堂,热火朝天的切磋牌技场面,这是不是巴基斯坦被称为“巴铁”的最有力的作证呢?

长期以来,国内的媒体一直在不遗余力的鼓吹中巴友谊万万岁,最好的作证就是二〇〇八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巴基斯坦把国内所有的帐篷全部捐献了给中国,不知道是真有其事还是媒体渲染,还加了一句“不好意思,我们有的只有这么多了,实在对不起!”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已经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恨不得把自己家里所有的家底也全部搬出来。

只可惜国际地缘政治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算计,连温情脉脉的面纱都懒得伪装。
翻开巴基斯坦地图看看就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有“巴铁”这么一个好伙伴。
西面,是伊朗。虽然两国没有大的地域边界冲突,但是一个致命的宗教问题横亘在民众之间。巴基斯坦国内信奉伊斯兰教,但是逊尼派占有绝对优势人口88.7% ,什叶派仅为8%,而伊朗是众所周知的什叶派老大,而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敌视堪比十字军东征期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仇恨;
西北面,阿富汗,虽然历史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曾是被各方势力鱼肉的对象,但是今天巴基斯坦却一直试图对于深陷战火的阿富汗施加类似宗主国一样的影响力。无奈被前苏联,塔利班,基地组织以及各国占领军折磨的残破不堪的山地之国恐怕更像是一个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更别说骁勇善战的普什图族人还一直想和巴基斯坦境内的族人组成一个新的国家,比如重建吐火罗?
南面,一片汪洋大海,虽然由于平直的海岸线导致良港匮乏,但是怀璧其罪,不远处就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线汇聚地霍尔木兹海峡,那里穿梭不息的超级油轮决定着全世界很多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说的就是巴基斯坦啊;
国内,俾路支省一直吵着闹着要独立,毕竟手里握着巴基斯坦几乎所有的天然气储备,信德省的印度教徒也一直吵着闹着要回归印度,毕竟在巴基斯坦谁也不喜欢他们,西北面的那些克什米尔王公们更是闹心,总是一直吵着闹着要重建克什米尔王国,毕竟人家也是有历史的国家,并非一群乌合之众。

如果这些还不够闹心的话,那么最大的麻烦在东面。
东面,巴基斯坦一生的世仇,印度。1947年,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省的“蒙巴顿方案”,印度教徒为主的叫印度,伊斯兰教徒为主的叫巴基斯坦,包括今天的孟加拉国。不知道仓皇离去的英国人无心恋战,忙中出错呢,还是老奸巨猾的大不列颠殖民主义者故意使坏,总而言之,留了一地鸡毛之后就溜之大吉。然后,就是三次印巴战争,从克什米尔打到孟加拉,死伤无数,仇恨似海。无奈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战略纵深,或者运气,似乎都站在了印度一边。一时间,亡国灭种对于巴基斯坦也不是什么太遥远的事情。

这个时候,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现了。
六二年藏南地区一战,让阿三知道了谁才是真正的山地之王;
阿克塞钦地区,一片荒芜人烟的不毛之地,却是悬在新德里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这么说吧,九九式主战坦克一路开过去是不用加油的;
西藏密密麻麻的那些高原机场可不是单单为了发展旅游业的;
不是说要在雅鲁藏布江修个大坝截留发电养鱼嘛?那么下游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的稻田怎么办呢?
有道是一山难容二虎,龙象之争在所难免。不过,打起架来的时候多个小狼狗作为帮手,那也是极好的。
所以,中国也需要巴基斯坦,不仅仅是一个瓜达尔港的出海口。
拥有中国的友谊,其实是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可以存活于地球之上的最重要的保证之一。

对于每日忙着操持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头老百姓来说,国际政治,宗教纠纷,合纵连横可能都远了点,很难有那种切肤之痛,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来描述好了。
想想在朝鲜被砸掉的志愿军历史纪念碑;
想想战死在老山,者阴山,永远埋在麻栗坡的十万忠魂;
想想惨死在雅加达,泗水,亚庇街头的印尼华人;
想想外蒙古喊麦歌词中赤裸裸的仇恨和敌视;
带着几分稚嫩面孔的边防战士看我冲着边境那端还在热情招呼的巴基斯坦人发楞,冷不丁来了一句,指着脚下的公路说:“这条公路是中国人修的,一直通到印度洋海边,公路两边的学校和医院也全是中国人捐献的。”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永远都对!

看着屹立在冰天雪地中的界碑,从石头城第一批建城的拓荒者开始,千百年来那些先祖的呐喊回响在群山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所谓真理,只是存在于大炮射程之内。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延伸阅读

深溪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二零二四年的读书记忆 (2人喜欢)
- 二零二四年过去了,我会记住这十部电影。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