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恐惧
今天读的文章讲的是关于不确定的容忍度(ambiguity tolerance)。有的人对不确定的容忍度较高,会将不确定的情境当做挑战,并对此充满好奇心。他们是不确定性倾向(uncertainty-oriented)的人。有的人则对不确定的容忍度较低,认为不确定的情境是一种威胁,他们是确定性倾向(certainty-oriented)的人。
我就是确定性倾向的人。遇到不确定的事情就两种选择:回避(avoidance)和主动选择坏的结果。
造成无法忍受不确定的不良思维模式有9个,我看了一下,我竟然占了8个。
1. 过滤(filtering):我会主动过滤所有可能是好的消息,只留下并放大坏的细节,这样我就只能想到坏的结果。
2. 极端思维(black and white thinking):我看任何事情都是非黑即白,忽略了人事物的复杂性和连续性。
3. 过度概况(overgeneralization): 仅仅根据一个小细节或小缺陷就概括对方的好坏。
4. 情绪化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因为对某事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就认为这件事是真实的,忽略其他证据。
5. 灾难化(catastrophizing):爱用假设性句子问自己,沉浸在灾难性结果的设想中。
6. 不公平比较(unfair comparison):跟比自己好的人比较,得出自己很差的结论。
7. 度人之心(mind reading):坚信自己很懂对方的心思,不考虑其他可能性。
8. 个性化(personalization):认为所有的失败都是自己造成的,看不到他人的因素。
天,这八条我每条都占了。而且我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已经陷入了这些想法中,正是这些错误的认知让我感到恐惧。
如何改善呢?
1. 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尝试与自己展开内部对话,以此检验那些负面的自我陈述和想象,你会发现,很多你担忧的事情结果并未发生。
2. 正念(mindfulness)。培养自己独处的能力,在独处时提升专注力,避免坐立难安。
积极提升对不确定的容忍度,才会不断走出comfort zone,不断探索更大的世界。生活就是关于未知的,关于不得不改变,把握眼前这一刻,尽可能享受它。
里尔克说:要对你心里尚未解决的事情有信心,要去爱问题本身。不要急于寻找那些此刻你无法获得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去尝试所有事情。由此,你带着问题去生活,生活会逐渐、不知不觉地,在一段时间后越来越接近你要的答案。
我就是确定性倾向的人。遇到不确定的事情就两种选择:回避(avoidance)和主动选择坏的结果。
造成无法忍受不确定的不良思维模式有9个,我看了一下,我竟然占了8个。
1. 过滤(filtering):我会主动过滤所有可能是好的消息,只留下并放大坏的细节,这样我就只能想到坏的结果。
2. 极端思维(black and white thinking):我看任何事情都是非黑即白,忽略了人事物的复杂性和连续性。
3. 过度概况(overgeneralization): 仅仅根据一个小细节或小缺陷就概括对方的好坏。
4. 情绪化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因为对某事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就认为这件事是真实的,忽略其他证据。
5. 灾难化(catastrophizing):爱用假设性句子问自己,沉浸在灾难性结果的设想中。
6. 不公平比较(unfair comparison):跟比自己好的人比较,得出自己很差的结论。
7. 度人之心(mind reading):坚信自己很懂对方的心思,不考虑其他可能性。
8. 个性化(personalization):认为所有的失败都是自己造成的,看不到他人的因素。
天,这八条我每条都占了。而且我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已经陷入了这些想法中,正是这些错误的认知让我感到恐惧。
如何改善呢?
1. 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尝试与自己展开内部对话,以此检验那些负面的自我陈述和想象,你会发现,很多你担忧的事情结果并未发生。
2. 正念(mindfulness)。培养自己独处的能力,在独处时提升专注力,避免坐立难安。
积极提升对不确定的容忍度,才会不断走出comfort zone,不断探索更大的世界。生活就是关于未知的,关于不得不改变,把握眼前这一刻,尽可能享受它。
里尔克说:要对你心里尚未解决的事情有信心,要去爱问题本身。不要急于寻找那些此刻你无法获得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去尝试所有事情。由此,你带着问题去生活,生活会逐渐、不知不觉地,在一段时间后越来越接近你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