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纵有千种风景,更与何人说?——怎么选才算对的人生呢?
![]() |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景,更与何人说?
❀❀❀❀❀
这首词,少有人不知的。
作者柳永,柳三变,也少有人不知的。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在词作上的成就,有目共睹。
他出入烟花柳巷,他游走繁华都市,他一生宦游沉浮,他将一切心绪抒发到词中。
只他一人,创作慢词87首、调125首,是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
凭他一人之功,便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得以平分秋色。
牛逼哉。
(注: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慢曲子”是相对于“急曲子”而言的,慢与急是按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宋初的词主要是小令。在柳永以后,长篇的慢词才开始流行。)
当年第一次读到这首词,便被惊艳到:
“执手相看泪眼,便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杨柳岸,晓风残月”、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短短一首词,便生产出这么多脍炙人口的金句,字字含情,句句爽口。
牛逼哉。
令人心颤。
当年虽然没深体会过词中所写的深情厚谊,但每诵读到最后一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时,总会把“说”拉的长一点,意犹未尽的看看远处,好像自己真的有“千种风情”,没人共享一样。
后来,年久,便将之作为一首字别致情凄美的“离别词”放在记忆里。
再后来,了解了一些作者柳永的生平,再去读这首词,突然发现,人生很有意思。
你想得到的,终其一生没有得到。你不想成就的,却偏偏成就了你。
柳永的一生是拧巴的一生。
柳永,原名柳三变。
由于家中所有人都是公务员,从小被教育要考功名,做公务员。
科举之路,对于柳三变来说,是一条必走的人生成功之路。
但他第一次科考,失败了。
失败了不要紧,关键是他很自信自己“定然魁甲登高第”,落榜对他是第一重打击。
第二重打击是,当时的皇帝宋真宗先生,还特意批示柳三变“属辞浮糜”,这意思厉害,就是说他“浮夸骚包”。
面对这两重打击,柳三变愤慨至极,他第一时间写了一篇文来“回敬”皇上的评语。
这篇文就是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词中云:“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啥意思?
翻译过来就是说:功名有什么了不起?这些浮名老纸才不稀罕。老纸自己逛青楼搂姑娘喝酒唱歌风流快活,岂不更畅快?
这就是怼皇上啊,不得了,这首词瞬间阅读量就上升到10万+,一时间成了爆款文章。真宗同志自然也知道了。
第一局PK,柳三变虽然落榜,但凭一首词名满天下,胜。
发泄完牢骚和不满后,柳永便当真混迹烟花柳巷,和众多花红小翠们弹词风流,浅斟低唱去了。
但这种日子过久了,第一次考试的风波,柳三变也渐渐淡忘之后,他做公务员的梦想又浮上心头——童年家庭教育很重要,从小树立的梦想也很重要啊。
于是,三年后,柳永第二次去参加了科考。
这一次很好,他非常顺利的通过了笔试。只等最后皇帝朱笔御批。
但此时,宋真宗想起来他之前写的那篇10万+文章,于是牙齿一咬,朱笔一挥,批示道:“好去浅斟低酌,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好嘛,这第二局PK又铿锵的火花四射。
柳三变也不是软弱的人,他见皇帝如此讥讽,干脆就给自己封了“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名号,然后光明正大、变本加厉地到青楼红楼中去寻翠红柳绿去了。
他和歌妓们谈人生谈理想,他为她们填词,他为她们发声。这期间,柳三变才思如泉涌,创作了大量字艳情也丽的名篇佳作。
说实话,他写词很好,即使只靠写词,他也完全能养活自己,能立足于世。
而且,他但凡为某个歌妓写词,哪个歌妓立刻就能声名鹊起。
写谁谁火,推谁谁红,他简直成了“娱乐界最著名的经纪人”啊。
可是,每一个深夜,柳三变的“功名梦”总是会袭上心头。
写词再好,在柳三变的眼里,终是副业,终是不入流。
浮名再差,在柳三变的眼里,终是主业,终是值得一生追求的正途。
他又一次参加了科考。落榜。漂泊天涯。
他再一次参加了科考。落榜。愤而离京,浪迹天涯。
而这首非常著名的《雨霖铃》就写于此期间。
心碎不心碎。
不甘心啊。
“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任词名如日中天,任怀抱软玉温香热烈欢迎,都不能抚平他心头的悲伤和失意。
后来一直到宋仁宗亲政,为了多多招纳有用之才,那一年朝廷放宽了录取尺度。
柳三变急急赶赴京师。柳三变改名“柳永”。
终于,他及第了。
这一年,他五十岁多,已然晧首苍颜,但他仍是喜悦地不得了啊。
公务员,我终于考到了!
客观来说,柳三变做官不错,为民着想。但是做官后的他,却仕途不顺。
不处重要岗,升迁也缓慢。
六十多岁的他,依然在为改官之事到处奔波求告。
最终,“一生赢得是凄凉”,郁郁而终。
“念浮生,不满百。虽照人轩冕,润屋珠金,于身何益。一种劳心力”,这是他做了官之后的感慨。
不做官,愤懑。
做了官,悔恨。
柳永的一生,真是每一分钟都拧巴到了极点。
此时,再读“便总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心头是不是有别样的凄凉。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选择哪条路,都各有代价妥协,也都需不同努力。
柳永的一生一直生活在别处,他心向公务员事业,却又放纵天性,不懂隐忍,赌气填词,得罪当权者。
他才气横溢,无意走上作词的逍遥之路,却又无法放心享受温柔乡,口上说着不要浮名,却一次又一次投身科举,一朝为官,又受羁于仕途之绊产生悔恨心理。
玩也没玩好,学也没学成。
有多少风情,有多少人愿意听他说,他也难以快乐起来啊。
但,不管其生平心情如何,他留下的词,后世之人赞不绝口。
他描写男女之间感情的词,他漂泊流浪以及羁旅期间写的词,他在慢词上的贡献,字字在册。倒是应了“人生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始工”。
苏东坡说:“柳郎中词,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也算无心插柳柳成荫,才气纵横千古,遮掩了他一生失衡愤懑的心绪。
不过,我们读词看人生,从柳永的一生,可以怀思一二。
既做公务员,又想享有大放厥词的潇洒不羁,既选了自由职业的自由,又想享受体制内的保障和荣耀,并孜孜以求,夜夜企盼,又因不得而愤懑痛苦,纯属在浪费生命。
选定了一条路,就认真并快乐地走下去,就接受并享受这条路上所有的风景和烦恼,不要过多纠结犹豫。
浮生一瞬,左右纠结拧巴间,也就很快过去了。
总是做着此事,想着彼事,怀抱大山,想着大海,那怎么能不“良辰好景虚设”,怎么能不“千种风景,更与何人说”呢?
哪有什么理想正确的人生呢,看清自己的心,放脚去走,用心去体会期间酸甜苦辣,不摇摆不悔恨,也就算“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了。
柳永若能换个想法和心态,人生心境或有不同。
选择重要,选择之后坚定走下去更重要啊。
(首发公众号:锦时志 jinshizhi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