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
年少的时候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看十年前的日记,看了什么电视剧、广播里听了什么好听的歌、吃了什么、淘宝上买了什么、动批买了什么、收到一盒巧克力、漂亮的装修图片、风景图片、小猫小狗的图片、地铁哪里要新开一站……都写进去。好像自己还是个成长中的孩子,所以长一点点见识,都值得骄傲似的。如今再看,就觉得自己也太小儿科了,确实是没见识。那时候有那么多时间,怎么不去奋斗不去受虐不去赚钱呢。
那时候很爱看书,觉得世界又大又美,好像自己的生活还没有开始,自己还有无限的可能、反正这世界会等着我似的。
记得那时候有一次和闺蜜去参加豆瓣上报名的心灵成长活动,将信将疑,回来没有什么收获。到了去年,去参加家排,就哭得稀里哗啦的了。真是生活饶过了谁。当时青春年少,不识愁滋味罢了。
跟我爸妈说起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候大概12岁左右,跟爸爸和姑姑去看奶奶的坟,在自家地头,是一个土包,也没有碑之类。姑姑那几年过得不如意,姑父出了车祸失去了自理能力,于是看到平日里漂亮、和蔼的姑姑跪下去就开始嚎啕大哭,哭得瘫倒在地扶不起来,嘴里叫“娘啊娘”,其他的话只是听不懂,我爸也落泪了。爸爸让我和姑姑家的弟弟跪下磕头,我俩同岁,跪下之后,两个人互相看看,竟然憋不住笑了。当然爸爸姑姑也不怪罪,毕竟爸爸14岁奶奶就去世了,我们连奶奶的面也没有见过。
如今,自己也经历了许多,经济拮据、结婚、生子、事业或生活不如意,想想姑姑曾经的遭遇唏嘘不已,感同身受。不过她现在的生活已经过得很好了。
12岁的时候,懂的什么?还以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34岁了,刚看明白一点,天大地大,你随便蹦跶,反正也没人在意你。
最近几年,忽然间丧失了对生活的兴趣。觉得人生凄苦,好像过不过也就这么回事,就像《呼兰河传》里写的,发生再大的事情,第二天起来也得该吃吃该喝喝。
人可能就是这么不知足,缺衣少穿的时候,大概每天眼巴巴就是吃饱饭活下去,大概不会像我这么胡思乱想,多愁善感。
从去年开始慢慢重拾对生活对生命的热情,爱自己多一点。想要创造些什么,寻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几天住院,同屋雇的50岁护工大姐,轮休时候穿衣打扮描眉化妆好了走进来,我都没认出来,穿一条旗袍样式的裙子、坡跟凉鞋、烫卷发、喷了香水,我不敢相信是同一个人,真漂亮。我在想这么蓬勃的生命力,真好,真羡慕。
我是怎么一点点丢掉了的,也怎么再一点点拾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