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勃拉姆斯 第四交响曲
这个时候,我估计,你也该毕业,或者接近毕业了。也刚好是又到了端午节,写这一篇,且先当此时你的毕业礼物了,希望你喜欢。
在写之前,我在想什么曲目,适合在这个时候推荐给你呢?该是气势如虹地一往无前,还是该若有所得般地回想,这个时候人会想到什么,还是什么都不想了呢。我却是对此思量了好一阵,最后我觉得,我最想提及的还是巴赫的平均律,由里赫特Richter演奏的那一版。那一种压迫感,还有舒缓交替中的十二平均律,就像人生所可能遇到的一切画卷,平铺延展开去。仿佛所有可以言语的,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总地来看,又是无言无声的,只是留给人某一种震慑感。但这个曲目之前已经写过了,于是还是需要来想想这一次又该是什么。
勃拉姆斯Brahms的作品我都挺喜欢,喜欢他作品的原因以前也和你提起过。他的作品不多,但几乎都是精品的范畴之中,这是他惜字如金的结果。风格上续接着古典主义,但处在浪漫主义风起云涌时期的他,也是不可避免地使得自己的作品,沾染上浪漫主义的色彩。只是他所写下的激情,更多是用形式来束缚,是藏在那规整之中的。勃拉姆斯只写过四部交响,而这第四交响曲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勃拉姆斯受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启发而创作的,此曲有着激动人心和悲壮强烈的首尾两个乐章。严肃,但是不刻板,缓缓地推进,让人更多地感受到的是那种形式的严谨,但有时又让人可以察觉到这种一板一眼的形式下,蕴含的那种感情。
这个曲目的演奏版本,也是多如牛毛。其中好的版本,也是如繁星一般,其实要争个优劣有时都是强求的。在这里,我只是写一下,我印象中较为深刻的几个版本。
卡拉扬Karajan带领他的亲兵团BPO,于80年代在DG留下的录音,算是把这勃四的霸气最为外露的一版。这一版的录音也很优秀,极为漂亮的铜管,很说服力的最强音,整个曲目的推进上,用一丝不苟来形容是毫不夸张的。但是我总会觉得这却是有些过分地外露,是很有说服力的演出版本,但是更多地沾染上了卡拉扬Karajan自己的指挥特点。稍显得有些夸张,但并不是缺点,只要能接受这个特质,这个版本是很爽快的一版。只是与我心目中勃拉姆斯的气息有些相悖,他该是一位少言语的人,而不是表现出来的如此雄辩。
切利Celibidache指挥慕尼黑交响乐团MPO在EMI的录音,则有些走向另一个极端。与BPO金光闪闪的声音相比,MPO在切利的指挥下有着几乎透明的音色。在他的指挥下,勃拉姆斯不再雄辩,但透明地仿佛也不再愿意言语。只是在那纤毫毕现的音符中,又似乎很容易就让人触碰到那种内心的感情。听切利的这一个版本,感觉就像是在高空中飘荡。
桑德林Kurt Sanderling带领德累斯顿Dresden交响乐团,在RCA公司留下的录音。具有雄心的,有一些外向,但总体而言温暖人心的演绎。录音质量也不错,是我现在常听的一版。可以说是不偏不倚,但又包含着那么一点进取向上的意思,这该是我自己强加上去的解释了。但的确挺合我对于勃拉姆斯的印象。
至于其他的,巴比罗利Barbillo在EMI的录音显得温吞了,但大概这也是英国人绅士气息的延伸?小克莱伯Keliber在DG的录音延续了他的小快板,极具连贯的指挥,几乎一气呵成。再其他,例如瓦尔特Walter或者富特文格勒Furtwangler的录音,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以后也可以找来一听,也是极好的,我在这里却是没有能力写下这么多了。最后,再祝你毕业快乐。
在写之前,我在想什么曲目,适合在这个时候推荐给你呢?该是气势如虹地一往无前,还是该若有所得般地回想,这个时候人会想到什么,还是什么都不想了呢。我却是对此思量了好一阵,最后我觉得,我最想提及的还是巴赫的平均律,由里赫特Richter演奏的那一版。那一种压迫感,还有舒缓交替中的十二平均律,就像人生所可能遇到的一切画卷,平铺延展开去。仿佛所有可以言语的,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总地来看,又是无言无声的,只是留给人某一种震慑感。但这个曲目之前已经写过了,于是还是需要来想想这一次又该是什么。
勃拉姆斯Brahms的作品我都挺喜欢,喜欢他作品的原因以前也和你提起过。他的作品不多,但几乎都是精品的范畴之中,这是他惜字如金的结果。风格上续接着古典主义,但处在浪漫主义风起云涌时期的他,也是不可避免地使得自己的作品,沾染上浪漫主义的色彩。只是他所写下的激情,更多是用形式来束缚,是藏在那规整之中的。勃拉姆斯只写过四部交响,而这第四交响曲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勃拉姆斯受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启发而创作的,此曲有着激动人心和悲壮强烈的首尾两个乐章。严肃,但是不刻板,缓缓地推进,让人更多地感受到的是那种形式的严谨,但有时又让人可以察觉到这种一板一眼的形式下,蕴含的那种感情。
这个曲目的演奏版本,也是多如牛毛。其中好的版本,也是如繁星一般,其实要争个优劣有时都是强求的。在这里,我只是写一下,我印象中较为深刻的几个版本。
卡拉扬Karajan带领他的亲兵团BPO,于80年代在DG留下的录音,算是把这勃四的霸气最为外露的一版。这一版的录音也很优秀,极为漂亮的铜管,很说服力的最强音,整个曲目的推进上,用一丝不苟来形容是毫不夸张的。但是我总会觉得这却是有些过分地外露,是很有说服力的演出版本,但是更多地沾染上了卡拉扬Karajan自己的指挥特点。稍显得有些夸张,但并不是缺点,只要能接受这个特质,这个版本是很爽快的一版。只是与我心目中勃拉姆斯的气息有些相悖,他该是一位少言语的人,而不是表现出来的如此雄辩。
切利Celibidache指挥慕尼黑交响乐团MPO在EMI的录音,则有些走向另一个极端。与BPO金光闪闪的声音相比,MPO在切利的指挥下有着几乎透明的音色。在他的指挥下,勃拉姆斯不再雄辩,但透明地仿佛也不再愿意言语。只是在那纤毫毕现的音符中,又似乎很容易就让人触碰到那种内心的感情。听切利的这一个版本,感觉就像是在高空中飘荡。
桑德林Kurt Sanderling带领德累斯顿Dresden交响乐团,在RCA公司留下的录音。具有雄心的,有一些外向,但总体而言温暖人心的演绎。录音质量也不错,是我现在常听的一版。可以说是不偏不倚,但又包含着那么一点进取向上的意思,这该是我自己强加上去的解释了。但的确挺合我对于勃拉姆斯的印象。
至于其他的,巴比罗利Barbillo在EMI的录音显得温吞了,但大概这也是英国人绅士气息的延伸?小克莱伯Keliber在DG的录音延续了他的小快板,极具连贯的指挥,几乎一气呵成。再其他,例如瓦尔特Walter或者富特文格勒Furtwangler的录音,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以后也可以找来一听,也是极好的,我在这里却是没有能力写下这么多了。最后,再祝你毕业快乐。
-
Flonn_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25 14: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