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
无意看到的一本书,可能觉得那段时间的生活挺无趣的,于是便拿起书,开始还觉得这样的书名有点落于俗套,再细看是周国平写的。其实不太了解周国平,隐约记得高中时的一个同桌曾引用了他的话而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大概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一句,之后也听说过他,但是一直没看过他的书。
或许是缘分吧,不经意的相遇总是带着些浪漫的色彩,写下这些文字的此刻大概是第四次捧起这本书,只看了一半。
此刻,坐在西西弗,右边坐着一个少年,大概是高中生吧,左边是一位有些秃头的爷爷,在我与他之间,有辆婴儿车,里面安静地躺着一个小男生,偷偷转头瞧了瞧,他并没有睡着,就那样安静地躺着,我想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窗外,一对年轻男女正在吸烟,晚风轻轻吹动着女生橘色的连衣裙,他们走了。
大概进书店前喝的那杯去冰红茶战胜不了我的困倦,看了一小时书,只在眼神与文字相遇的那一刻大脑有些许思考,这一刻我怎么也想不起上一刻我看了些什么。我想动笔摘抄一些我认同的句子,无奈没带本子和笔,于是我萌生了下一次再来书店一定要带本小本子来的念头。
我的思想总是那么混乱,其实上面的文字都不是我要写下这篇日记的原意,我只是看到了书中这样一句话“……不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的体悟……”,我突然就很想做一件事情,就是记录一件事,而这件事并不是我看了这本书。
我想到了最近常常出现在我生活中的一样东西,确切说是一种动物,那就是蚕。我不确定是什么时候的经历让我特别反感这一类无脊椎动物,喜欢的人就是觉得它们可爱,但是我就是忍受不了哪怕看它一眼。
最近的一次关于蚕的消息是一个初中同学发的一条朋友圈,两个小孩子在帮忙摘蚕茧,大概现在是收获蚕茧的季节。上一次是收假前,班上的一个小女孩让我猜她手中那团纸盖住的是什么东西,我立马想到了蚕宝宝,可是一年级还没有科学课,也不懂她们怎么就开始养蚕了。再之前就是特色课上学生带着她们养肥了的蚕到教室,我看到立马让她把躺着桑叶上蠕动的肥蚕收起来,我内心的厌恶到底来源于哪?再然后就是同事发的金色蚕茧了。
思路依旧有些混乱,我又突然想起有一次把车停在办公室楼下时,在图书角无意看到一本有关动物的科普类书籍,随手翻到了蚕为什么吃桑叶那一页,忘记了具体原因,只记得跟某种气味有关,研究人员还特地从桑叶中提取了那种气味置于其他介质上,我想收假了我得再去找到那本书,看看具体说了些什么,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而我想选择的媒介就是豆瓣,但是我又想到书中的那句话,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要珍视生活本身,如果仅仅是弄懂蚕为什么只吃桑叶好像还不够,我好像对于那只金色蚕茧保留着好奇,我还要去查资料弄清楚它们为什么会结出金色的蚕茧,我猜大概是因为色素,但是具体原因我一点想法都没有。我也想着既然能结金色的蚕茧,是不是其他颜色的蚕茧也有呢?显然,我对蚕不了解,这种生命多次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可是我却一直忽视它们,我想我有必要去结识这样一位我从内心深处反感的朋友,说不定了解之后还能治了我这心病。
大概红茶起了作用,编辑着文字竟不断清醒了,可是此刻非常想去wc,又担心走了之后位置被人占了。管不了那么多了,总之,写下这篇日记的目的就是想要记录我对蚕的了解,或许不止是为了知识,更是为了去了解一种生命。这样的开始,希望是一个好开始。
我想我得把话说完,因为又突然想起了朱赢椿,我总是容易思维涣散,或许我只是觉得要记录某一种动物得提到朱赢椿这个人,或许我应该写一篇关于朱赢椿的文字。写完以上,突然觉得自己的失忆症不再那么严重了,看来要多写。
我做了一个决定,让身边的少年帮我提醒要来这个位置的读者,比人暂时离开五分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