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日本·京都大阪
前言:关于地理决定论
世界上10%的活火山和世界上20%的六级以上的地震都在日本。地下没有任何资源,地上不断火山喷发。密集的人口生活在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
在科技没那么发达的过去,面对灾难,人们认为是上天对我们的惩罚。日本人的隐忍、虔诚似乎是延续了过去的观念。敬畏上天,敬畏神明。
日本街道干净如新
日本的街道虽然不设垃圾桶,但能保持常年干净如新......

其实不设置垃圾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反恐和环保
日本因为奥姆真理教袭击,东京的垃圾桶被撤掉。
在日本,除了公园,地铁,便利店,不设垃圾桶。因为垃圾都是要分类的,而在街头不可能有那么细致的分类和处理,后面都需要通过投入大量人力再次进行分类。 有一个例外,就是饮料的自动贩卖机旁边也会有垃圾桶,方便人在喝完之后,根据塑料瓶,罐子等不同的类型分类丢弃。 (就连塑料瓶的瓶盖、瓶身、上面包装纸都要放进不同类别的垃圾桶)
日本有一个著名的段子:“日本的垃圾分类的标准:如果你的袜子丢了一只,那就只是可燃垃圾。如果你的袜子一双完好,且没有洞洞,那么恭喜这双袜子!它们是可回收衣物。”
日本的干净,更重要的源于对儿童从小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会被教育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耳濡目染,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日本是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
还要说的是,在二战结束后,日本一片废墟,这时百业待兴,日本政府在这时出台了一部法律《轻犯罪》,就是针对日本人的各种陋习,警察有权管理,乱吐痰,乱扔垃圾,骑车没有车灯等等,只要一发现有违反法律的行为,警察可以制止,并且给当事人警告,或者处罚。如果情节恶劣的,还可以带去建议裁判所,给与判刑处罚。只有法律的震慑,才有了今天日本人养成的好习惯。
这有点像《生活中的定律》里的破窗理论:没修复的破窗,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在我们周遭的生活中,许多的事情都是在环境暗示和诱导下行事的结果。就像我们去到日本,在优雅洁净的场所,也会将垃圾装在自己的塑料袋里,等回到酒店再扔。
日本人的秩序
日本随处可见的上行电梯,所有不走动的人会站在扶梯的左边。

在日本这个自控力极强的国家,电梯上秩序分明,其实反映出日本人的一种生活状态,约束、自制。联想到日本男人所处的职场环境。
这里引用一段韩国辉先生对日本的“偏见”。
日本男人所处的职场环境是一个等级森严、上升通道狭窄的系统,整个体系严格到各级之间、各层之间层级分明,没有人会逾越。来得早的人站在高的地方,来得晚的人位置自然就低一点。努力的、不愿停着的人都从右边往上走,即使是右边的行走道,大家也是排着队的。一排容得下两个人站的扶梯没有给人们太多的选择空间。
严格的秩序体系,约束的生活状态,给日本人很重的生活压力。只有到了晚上酒后,沉默的日本人才有放松自我的机会。
居酒屋里的日本男人
逐渐夜深,居酒屋愈发热闹。 在这里的日本人,一反平日里安静、拘谨、不善交际的性格,在热络喧嚣声中度过难得的欢乐时光……

日本很多的女性结婚之后,都留在家庭成为家庭主妇。日本男人的生活压力就愈发增加。居酒屋成为了白天严谨规矩的日本男人一个放松的地方。很多来居酒屋喝酒的,都是西装革履的上班族。
他们不只是为了抒发苦闷的情绪,更多是为了社交和精神上的交流。落座后每人先点上一杯自己爱喝的酒,举杯示意并说道“お疲れ様(辛苦了)”,之后便开始闲聊,不会再互相敬酒,更不会劝酒,而是悠哉悠哉地喝着杯中的酒。喝完就再点,喝不完也没人强迫你,想喝什么酒都随自己的心情喜好,这样喝酒便不再是单纯地为了某种仪式、某种目的,而是为了促进大脑里的多巴胺分子的产生,从而得到自我的愉悦。
从侧面可以看出日本压抑的民族性,这是个及其需要发泄的民族......(战争中的暴行是否也有关于民族性的一点原因)
坚持工作的日本老爷爷
在日本的街头,随处可见满头银发的爷爷奶奶还在坚持工作......

综合日媒报道,日本政府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年龄超过80岁的日本老人数量已经突破一千万大关,而据估算到2060年,日本年龄超过65岁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40%。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日本社会无法回避的现代危机,而由于劳动力短缺,不少日本雇主将老年人视为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在日本,年近80岁但仍坚守在工作岗位的老人十分常见。
除了日本老年化的问题严重之外,坚持工作至死的观念更与老人的生活态度、个人从属集体的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生悬命”这个词有日本人全部的人生价值。
古日语中“一生”写作“一所”,原意是一块领地。“一所悬命”就是镰仓时代武士不惜生命来保卫祖传的领地,即在自己的职位上,花费毕生精力,拼命地努力。
用毕生精力做好一件事,这也是为什么匠人多出自日本。
再者,个人从属集体。从小日本人就被灌输集体主义观念,追求一致,不提倡个性。也能解释日本人的服从命令的性格。(为什么在战争中日本人能无条件服从天皇的命令...对比德国面对纳粹的反抗...)
日本人的英语都很烂
日语是一种公认的混种语。受汉语和英语的影响都很大。日本人不是不会说英语,而是日语里夹杂了太多的英文在里面,日本人自己都会搞混。我们中国人,就算不懂日文,也能根据字面猜测到一部分内在的意思。
(题外话:汉语是语言分支里一条没有相近语系的语言;而英语、西班牙语等属于同一语系的不同分支,所以说为什么外国人学语言容易点,也是有道理哒~)

参考文献:
[1]高晓松.晓说-东瀛日本
[2]韩国辉.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M].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日本的居酒屋文化
[4] 日本老龄化严重 80岁老人仍出门工作.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To be continued ......
-
纲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25 10: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