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话
这个命题,如果不是必须每周组织一次共修,我可能永远不会有兴趣想要去尝试看看或者去研究应用,毕竟作为一头猫头鹰,最喜欢的是有规则可寻,最讨厌的是爱开屏的孔雀。 表现并没有什么错,只是拙略的表现令人生厌罢了。但每周共修后,我都要厌弃自己乏味和丧气,时长从一个小时到一天不等。 因而,我最先应该纠正的就是对别人拙略的嘲笑与不耐烦啊~~~~ 以李笑来的《我也有话要说》,辅之《奇葩说》第四季的输入,还有学会各位知名讲者的录音,我发觉我所喜欢的人都展现了以下两点:一个是平和的态度,一个是真诚地分享。 平和的态度,只是一种展现,而后暗含其实是能够“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其实这与佛法的内核可以说是一样的:真相是什么?面对真相,你将如何? 但真相总是残酷的,但勇于面对是最便捷的一条路,也是最终能够解决的路。 对于新手,演讲(当众发言)的真相是什么呢? 1)气氛不怎么热烈; 2)你说的话观众没办法理解; 3)观众的提问,你没听懂,或者听懂了,但是你的回答也不能令人满意; 4)你的提问可能没有人回应,一方面可能没听懂,另一方面可能正在思考; 5)思维混乱之际,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但即便是10秒的空白也让你感觉非常恐怖,会不自觉地胡说八道 6)时间无法掌控 坦然接受,是避免无意义的懊恼与各种逃避转移的最佳途径,但是臣妾做不到啊啊啊。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不过这个咒语可以让“做了便了”的速度稍微加快一些。 很多时候,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大多数听者并不CARE现场,太过无聊就可以拿出手机去玩些其他的,很多时候只因为讲者过于的紧张而引发了现场的尴尬。记得有节课,讲者现场提问时候,虽然下面大概有三分钟都是寂静的,而讲者依然面带微笑如如不动,,,这就是平和的气场啊,,,当时我身在现场除了赞叹之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你不适。 面对真相,我要做些什么呢? 1)感觉不那么好,但是这个一项必须要干下去的事情,所以只有一边坚持一边尝试各种解决方法; 2)其实根本问题是自己也还没懂,具体解决方案:针对一个问题,训练自己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寻找寻权威依据,内化为自己的逻辑及语言; 3)不急于回答,多问几次,请其他人帮忙解读,课后再讨论; 4)多角度启发,或引入小组讨论; 5)适当留白,给听者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另外,还有一个真相:十秒钟的停顿对于讲者来说可能是十分钟,对于听者也许只有三秒。 6)设定最低目标,一次能深入一个问题足矣。 真诚的分享,这里包含了一个最重要的内核:你分享的是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不是自己真心觉得的好东西? 如果是,那才能叫做真诚!那也才是分享! 如果不是,充其量叫做平淡的转发。 因而,真诚的分享就是要将自己的各种零散的体验与思维碎片中提取、摔打、糅合成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团子,然后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大家。 以真换真,以心换心,有了真诚的分享,上面那些方法那就是锦上添花,没了这个“真”,方法再多也不过就只是个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