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山居修行只为一支舞,这群中国面孔连《纽约时报》都敬畏
![]() |
何为勇者?
传说,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有勇气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尤荣。
在台湾现代舞团“优人神鼓”的舞蹈中,你会突然明白,真正的勇者,手中的剑,不是指向别人,而是克服自己的怯弱。
舞者手中的棍棒即是剑,在繁复的击鼓声中,带自己找到生命的勇气。鼓声点点,就是一个人孤独地面对自我时,向苍天发出最深的问。
![]() |
就连《纽约时报》都惊赞:“伟大而繁复的击鼓、声响和寂静之美”。台湾作家龙应台看过她们演出后说:“优人的表演,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表演,什么是剧场、音乐和舞蹈。”
如果你了解这场舞蹈的诞生过程,或许就会明白龙应台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场舞剧的名字叫“勇者之剑”。和许多舞蹈不同,这场舞是刘若瑀和她的“优人神鼓”用20多年的时间,在台湾原始山林中孤独修行生活的结果。
他们束起长发,静坐修行,赤脚行走,击鼓蓄力,他们在暴雨洗刷的山谷中寻找力量,在映月的江水中看见自己。就这样,舞者的身体动作异常通透、轻盈、流畅。在“勇者之剑”的剧场里,长棍,成了他们的剑,神鼓,成了他们用来对抗孤独修行的勇气。
![]() |
![]() |
一棒如金刚王宝剑
梵音,天降,剧场的黑暗被一束光刺破,咚咚、咚咚咚......,一阵阵铿锵有力的鼓点瞬时响起,由远而近,如惊蛰春雷般从舞台的四面八方涌来,一个赤裸着上身的舞者,手持一根长棍,有着古代战士的身姿和坚毅目光,精准而有力地击响大鼓。
![]() |
忽然,棒起棒落间,他大喝一声,所有人的心跳都为之一振,似乎置身在一片空旷的战场,人们众志成城,手持金刚王宝剑,随时准备奋力一搏。
“透过一个表演让观众悟道,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在当下,你可以让观众意识到,刚才似乎没有太多的念头,我们一起共持宝剑,就好像共同拥有了勇气。”刘若瑀说道。
当很多人一起面对孤独的时候,或许就不再孤独,反而换得勇气。
![]() |
为何怯弱?
每个人的生命过程总会遇到阻碍、挫折,如何度过难关要靠内在的力量。《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也不可得。”
放下当下,不是就没了生活,而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我们能够直面活在当下,任何一剎那都是实实在在的,也就不会怯弱。
面对怯弱,舞者们用身体表达出人们不同的状态:一人执着谨慎,一人开朗嘲讽,一人持剑,一人无剑,他们仿佛步入未知的丛林中,小心翼翼地寻着蛇的踪迹。直至一声踞地狮子吼,声起声落,灯映灯灭,一切回到归处,直至找到生命中的“金刚心”。
![]() |
优,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指的是表演者;神,则是人在高度专注下,所进入的一种宁静、无我状态。“优人”是古老的表演者,“神鼓”指一个人在最大的放松和警觉中,透过内心的宁静,将击鼓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优人神鼓”从创立开始,走的就是一条勇敢之路。他们回到出生的土地,在最原始的自然山林中忘我奔跑,在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的脚印当中,蓄积起巨大的力量,再藉由鼓,完成一次又一次内心的平静。
![]() |
舞台上的优人们,像一股移动中的安静力量,像是被大自然紧紧包围的触动。他们远离尘嚣,接近大地,生活中,他们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但和天地、和自己靠得很近。
几十年过去了,刘若瑀和她的优人神鼓就是凭着这份勇气红遍了全世界。
![]() |
鼓声息,灯光歇,舞者一步一步走下去。而我们心中那份夯实的勇气,也将伴着我们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暮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一个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你的人生,无所畏惧。
![]() |
![]() |
﹏
优人神鼓《勇者之剑》
勇者手中的剑
不指向别人,而是指向自己的内心。
演出时间:2017年6月3 - 4日(周六 - 日)20:00
演出地点: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由「广州大剧院」授权提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