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日箱根的细碎记忆

Hello大家好,你们是不是已经上班了呀?而我还在泰国休假,哈,哈,哈。
节前跟团队吃饭聊天,说起端午节的安排,大多人都有自己的旅行计划。聊起彼此旅行中的难忘记忆,觉得也是个不错的选题方向,这个公众号实用主义的内容居多,但我想偶尔也需要一些“美好的无意义”来调剂。于是我对这个系列的定位并不是攻略,而是用文字还原的记忆映像,细碎的,主观的,充满毫无参考价值的私人意见。第一篇就来分享,冬日的箱根。
壹 · 雨雪
这个春节假期我过得有点奢侈,先是去三亚呆了一个礼拜,又到东京玩了几天。半年后回想起来,这长达半个月的旅途中最深刻而美好的记忆,就是在箱根的那两日。
刚到东京的时候艳阳高照,先在新宿住了两天,第三天上午便动身前往箱根。天气阴阴的,刚坐上小田急浪漫特快,零星又下起雨来。却也是最让人舒服的那种阴雨,细细的雨丝层层叠在透明的空气之上,铅色的天空飘着浅白的云。日本给人的印象本就是淡淡的,这下子更像是被雨洗褪了颜色。

列车不疾不徐的前行,要让雨丝斜斜地打在窗上,又很能够看清路旁的景色。尖尖顶的日式小房子,房门口盛开的早樱,一帧帧消退,又一幕幕袭来。好像只能听到雨滴擦到玻璃上的唰唰声,却比安静更静。邻座两位阿姨几乎是用唇语在交流,前座的银发老爷爷,捧着Kindle阅读一本竖版的日文小说。
车程大概2个小时,箱根站到了,雨丝摇身一变,就成了雪花。不出车站就有一个很值得逛的伴手礼商店,各种精致到不行的果子礼盒,我买了几瓶巴掌大的樱花酒送闺密,还有一小瓶留给自己,至今没舍得打开。又买了一小袋炒栗子,颗颗饱满硕大,热腾腾冒着香气。
贰 · 私汤
搭乘巴士上山,一路盘旋陡峭,海拔越高,雪花越大。到了半山腰,干脆就积雪压低树桠,处处银装素裹了。下了车没几步就走到了酒店,门口竖着一块木色的牌子,旁边还开了几簇艳红色的花,映着雪色煞是好看。

我这次订的是私汤房,在一个独栋的二层,开锁不用门卡,而是一把栓着小木牌的钥匙。屋内的设施很简单,大概就只有日式的榻榻米,小方桌,和一个壁挂电视。两套素色的和服整整齐齐的叠放在玄关。
私汤设在室内,但有一个木制百叶的窗子,向外推开,万籁俱寂。只看得到很多棵树的上半身,和漱漱落下的雪花。汤池是用石头砌成的,竹制的进水管不知疲倦的汩汩注入温泉水,空气中淡淡的弥漫着一股让人踏实的硫磺气息。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热爱泡汤却也泡不了多久,只是痴迷于“跳进去”的那一瞬间快感。特别是在冬日的半露天汤池,先让裸露的皮肤充分感知空气中的凛冽清冷,倏地浮起细密的鸡皮疙瘩,再缓缓没入热腾腾的温泉水中,只剩下脑袋露在外边,无福消受这份快乐。唉,可怜的脑袋。
中途觉得水温不够热,打电话用蹩脚的日语请人来调节,不消半刻就有一个日本大爷恭恭敬敬的拿着扳手立在门外,调好水温后又笑容可掬的跪在地上帮我擦了半天地,我裹着和服杵在一边简直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没完没了的跟他进行着“真是辛苦了呀”“您太客气了”之类的对话。
私汤的好处是可以泡得很任性,一天跳进去200次也是可以的吧。总之第二天一早,我就分别在起床后、出门吃早饭前、回房拿行李时见缝插针的跳进去了三次。最终拖着箱子离开房间的时候简直愁绪满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再来。
叁 · 美术馆
箱根其实是个美术馆云集的艺术区,退房后从酒店溜达到玻璃美术馆,也就5分钟。这日的天气又晴得乖巧,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玻璃美术馆本身就是blingbling的存在,加上积雪的映衬,更加如梦似幻。凭着免费的咖啡券坐在室外的花园椅上啜饮一杯黑咖啡,礼貌的服务生送来一条格子盖毯,轻轻搭在我腿上。

从玻璃美术馆出来后又搭几站车,逛了逛小王子博物馆。我对这个故事并无太多情结,走马观花,买了一本日文版原著做纪念。博物馆对面有一家不起眼的居酒屋,鳗鱼饭简直惊艳,还有一个知道我是中国人后为我在桌子上摆了个中国国旗、并送了我一只纸鹤的服务小哥。酒足饭饱从小酒馆出来,看到艳阳晴空,只觉得这世界,很温柔。

关于这次箱根之旅,我能记住的,就只有这些细碎的记忆片段。但这次旅行让我觉得,人与城市之间,也有着奇妙的缘分。缘分到了,它就会营造出一系列的刚刚好,只为迎接你的探寻和感受。然后你也会深深的记住它,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那些细碎而私密的感受,就像是你跟这个城市的约定,下次造访,便可如老友般默契,只管踏忆追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