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读书之道 │ 小川糸
原文载于 WEB本の雑誌
访谈:作家の読書道 第88回:小川糸さん
取材・文:瀧井朝世
小编拙译,略作参考,不当谬误之处还请斧正。
原文链接:http://www.webdoku.jp/rensai/sakka/michi088_ogawa/index.html
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译文仅作学习和交流用途,请勿以任何商业形式转载使用。
因出道作品《蜗牛食堂》而备受瞩目的作家小川糸,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沉稳气息,从小热爱写作、喜欢烹饪、同时也作为一名作词家活跃中……但她在成为作家的道路上也曾波澜起伏。结合小川以往读过的书籍,让我们来仔细倾听小川糸的作家之路。
/“比起读书,我更喜欢写作”/
——请讲一下小时候关于读书的回忆吧。
小川:我记得那个时候家里虽然没有什么绘本,但是隔壁家的孩子和我年纪相当,我经常在他们家翻看《古利和古拉》、《可爱的鼠小弟》这些绘本。几年前我画绘本的时候,在书店逛,想看看都有哪些作品,看到《第一次看家》时,心想,“咦,这个我知道”,翻开一看,就回想起小时候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读它的场景。讲的好像是有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熊娃娃看家,邮局的人还是谁来了留下了可怕的回忆……最后,妈妈买了布丁回来,那个布丁看起来超级好吃(笑)。
——绘本里面的食物看起来都很好吃耶。
小川:《古利和古拉》不用说了,里面的食物真的是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哦。我觉得就是从那之后,自己就开始喜欢吃的东西了。
——那是小川的原点啊(笑)。顺便问一下,你是哪里人呢?
小川:我是山形的人。因为是山形市,虽然自然环境很好,但也不是那种有山,能追着山路放开奔跑的环境。基本上只有布娃娃作伴,一个人在玩。
——进入小学之后,读的书倾向于?
小川:我很喜欢写读书感想。我现在只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就《不说话的兔子》这本书写了读后感,为了想起这本书讲的什么,最近我又把这本书看了一遍,果然里面有讲吃的(笑)。讲的是一只不爱说话的兔子和一只超爱讲话的兔子成了好朋友,一起吃它们自己在田里种的菜的故事。
——那个时候你是怎么选择要读的书的呢?
小川:我也去图书馆,但是我觉得我读的基本上都是老师布置的要写读后感的书。念小学的时候读过的书我已经不太记得了。实际上,有可能也没有读过那么多。那个时候每天去学校都要交日记,比起读书,我更喜欢写作。
——日记和读后感。没有尝试写故事或者诗歌之类的吗?
小川:小学一二年级的日记估计也就是写的“今天做了什么什么”之类的吧,但是我也写了一些脱离现实,像诗歌那样的东西。
——“今天在云上漫步”之类的?
小川:对,对,对(笑)。像科幻类的那种。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家里没有书,周围也借不到书,于是自己写了一些故事来让自己开心。在脑袋里想象,然后就觉得很快乐。
——以前写的东西,现在还留着吗?
小川:现在正在让老家的人帮我整理带过来(笑)。前几天在山形开签售会的时候,小学和中学的老师也来了。还带来了我以前写的作文。应该是重新打印的我当时手写的作文。但很遗憾的是,那些真的就是很普通的作文,读了会“哎”的那种(笑)。这么说起来,之前我妈妈帮我整理我以前写的日记,她打电话过来,本来好像是想要表扬我的,说:“(日记)和现在完全没有变哦!”她竟然说我小学二年级的作文“和现在完全没有变”,我也是无言以对(笑)。但是,我觉得我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喜欢写作这件事了。写完后交上去,老师就会给评语。有可能会被表扬,也有可能会被说“这样写不好”,评语不同,给我的影响就不同。因为要是被表扬了,就会想再继续写下去。那个时候的体验真的很重要。
/“将来的梦想是专栏作家”/
——中学的时候怎么样呢?
小川: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也是为了写读后感,读了《说不完的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讲的是那些(译者按:《说不完的故事》是一部幻想类的童话),但那是我第一次有自己完全进入到故事里面的感觉。我感觉到文章向我流动过来。在读书的时候就像在做梦一样,这种感觉让我自己十分惊讶。那个时候写的读后感还得了全国大奖。
——好厉害!
小川:之后还读了同样是恩德写的《毛毛》,还读了《小王子》等等。前几天去了一趟朋友家,他家有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他的书架上就有本《说不完的故事》。我心里想,原来这是这么小的孩子看的书啊(笑)。
——对了,初二、初三的读后感是写的哪些呢?
小川:初二的时候写了《母亲遭受了枯叶剂》的读后感,感触很深。初三的时候读的书就不记得了。
——那个时候有想过将来要当什么吗?
小川:隐约记得想成为专栏作家,然后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对我说:“想要实现这个梦想的话就必须考上一个好大学,因此你必须考上一个好高中。”从老师那里就只得到了这种弱弱的建议(笑)。
——那样啊(笑)!尽管如此,不是想要当作家或者记者,而是想成为专栏作家,这很有趣啊。
小川:家里有那种把《天声人语》整理成册的书,我应该是读了那个吧。(译者按:《天声人语》是日本权威报纸《朝日新闻》编辑部集体撰写的时事类短文,内容涉及日本社会的所有方面)
——接着,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升学之后的高中时代怎么样呢?
小川:我可能连书都没有在读了。那个时候在做棒球部的经纪人。不是很愿意去学校,但一想到不去学校就会引发其他很多麻烦,于是就算不喜欢也每天都去上学,心里想着做一些能把我和学校连接起来的事情吧,况且我觉得对自己严格一点是好事。不过我倒很喜欢待在学校的图书室里。我喜欢那种被书包围起来的状态,喜欢在图书室里发发呆,或者在书架间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有时候,如果看到哪本书的标题很有意思,也会翻翻看。除了学校,图书馆是我学习的地方,所以经常会去。
——你特意选择了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实际上真的逼得很紧吗?
小川:很紧(笑)。但是,要是真的选择不去上学,必须要向周围的人解释,这也很麻烦。我认为只要参加了社团活动,可以打发掉放学后的时间,回到家之后也很累了,就可以什么都不想,倒头就睡,这样也很好啊。
——就那么不喜欢学校吗?
小川:大家都在努力学习,义无反顾地学。虽然我们学校是当地的重点中学,但我只是单纯地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为什么就可以学成那个样子。不擅长的科目我真的就是弄不明白,老师的课到底在讲什么,我也完全不懂。我当时觉得很浪费时间。我觉得要是那个时候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考了艺术相关的学校的话,这三年就不会浪费掉了。
/“大学的专业是古代文学”/
——那之后,考上大学来到东京的吗?
小川 :是的。我的两个姐姐也是那样的,所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学习”是这个样子的。到目前为止,我所做的那不叫“学习”,叫“应试”。我是个认真的大学生哦。放学后都在图书馆里查东西,聚会之类的一次也没有参加过。大学进入的社团是万叶集研究会。一周一次,每次选一首诗歌,每个人都就这首诗歌给出自己的解读。非常质朴,是个像研讨会一样的社团。
——专业也是学的那个领域吗?
小川 : 在国文专业学的《古事记》。当初决定专业的时候,虽然想法也是模模糊糊的,但决定了将来我要写故事。于是想往日语写作的原点探去,一路探究到古代,我觉得那样会非常有意思,于是选择了这个专业。
——真正读过之后觉得怎么样呢?
小川 :可以说比我想象的还要梦幻。想象力十分丰富,里面描写了和真实的人一样的神灵。单单只看表面的话,全是汉字,很难的样子,其实内容讲的都是非常生动的故事。《万叶集》也是这样,思念他人的心情被很真实地表现出来。怎么说呢,描写了文化中的人、原始的人本身。
——哦哦,躲在岩户(译者按:《古事记》中记载天照大神赌气躲进天岩户里,天地陷入黑暗,恶鬼群集,灾祸继发)里什么的。
小川 :裸着出来什么的笑死我了。充满了人情味呢。另外,寻找词源也很有趣。“あ”“い”“う”虽然都是我们平时经常在用的,例如“あ”是“嗚呼(译者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的“あ”,“あはれ(译者按:哀伤、悲哀之意)”的“あ”,等等(译者按:“嗚呼”“あはれ”发音的第一个假名皆为“あ”)。知道了这些之后,似乎就能知晓某种藏于语言深处的、像种子一样的东西。虽然这些都只是感官上的感受,但也正因如此而别有了一番趣味。
——那么说到你的读书生活的话……
小川 :花在读与研究相关的释义书籍上的时间比较多呢。但是,要说当时研究的内容放在当今生活中还留下什么的话,如同消失了一般……(笑)。只是,一个个的词汇拥有着各自的意味和词源,如同色彩,如同味道,它们作为一种感受而被感知。比作是声音的话,有具有攻击性的声响,也有具有包容力的声响……我能够感受得到这些。
——我认为那是很难得的体会。话说回来,那个时候你自己有想要实际地写故事吗?
小川 :那时我没有在写哦。但我觉得将来一定会写,而在那之前,用自己的眼睛亲眼去看,亲自去体会,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 “被图书公司解雇!”/
——大学毕业之后呢?
小川 :那时正值就业的冰川期,是个大家都难以就业的时代。但我勉强在一个营销公司找到了工作。工作内容虽然是写报告,但是非常快乐。
——是个靠写的工作啊(笑)。调查结果、整理数据之类的吗?
小川 :是的。做的商品开发相关的。上司是位非常优秀的人。但是,那时我很想待在书的世界里,想待在有书的地方。因此,我又转职到了图书公司。结果,在营销公司只待了几个月而已。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辞职,我觉得那个“现在的年轻人”肯定就是指的我(笑)。虽然和营销公司的上司分开这件事让我感到想要大哭般的难受,但换了公司,我开始了情报杂志撰稿人的工作。结果我刚写好第一个作品,就停刊了,我就被解雇了。
——啊啊啊?!
小川 : 说是要解散小组,但我又没有打算进入那个小组,当时还想既然马上就要停刊的话一开始就不要成立嘛。当时真的就是决定再也不要进入编制内在谁的手下工作了。所以在那之后,就没有去找工作,一直在兼职打工。我还在书店打过工。那间书店在我家附近,是一间只卖建筑、设计相关书籍的特殊的书店。因为平时基本上没有客人来,所以比较随意,我平时都在读店里的那些书。一起工作的也都是建筑专业的人,能让我开启新世界的大门我也很开心。那个时候起,想成为一个写故事的人的意愿变得很强烈,于是正式开始写作了。反正被解雇的时候满脑袋想的都是“再也不要去公司上班了!”
——能让平时看起来十分稳重的小川说出那样的话,看来那个时候真的是非常愤怒啊(笑)。
小川 :当然也是因为我那时太年轻,什么都不懂,才选择了那个公司。很受打击,心想,原来还有这种成年人啊。
——那个时候,听说你在读现代小说,是什么样的作品呢?
小川 :啊啊,被解雇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啊啊?!我又震惊了!
小川 :正好那个时候遇到了现在的老公,当时想,只有去他那里住了。要是行李太多的话会给他造成困扰,于是扔掉了很多东西,也扔了很多书,只搬了一个纸箱的行李过去,开始了新生活。从那以后,读的就是他家里有的书了。他很喜欢向田邦子,我也是之前就已经很喜欢了,在读过他书架上的那些书以后就更加喜欢向田邦子了。书架上有很多村上春树的书,我还读了很多吉本芭娜娜和山田咏美的书。当然,在那之前就已经读过的哦。我记得吉本芭娜娜的《TUGUMI》一上市,我就马上去买来看了。是我姐姐推荐给我的,里面有个人物叫阳子。我姐姐的名字虽然汉字写出来不一样,但也是“YOKO”(译者按:“阳子”的发音也是“YOKO”),总觉得两个人给人的感觉很相似。
——说到喜欢的作家的话……
小川 : 向田邦子。喜欢《啊·嗯》(译者按:书名为『あ・うん (文春文庫)』)。我并没有读过她很多的书,但是我喜欢的书我就会反复读好几遍。《啊·嗯》也许是我反复读过最多遍的书。我很喜欢向田邦子作品中那种如同正义感的东西。她将人性中的脆弱与坚强都写得很好。
——反复地去读喜欢的书啊。
小川 :我认为读书和人际关系很相似,比起范围广而肤浅地打交道来说,我更想范围小而深刻地去和人接触。只读一遍书的话无法吸收到它的全部,还有很多东西是读了很多遍之后,最终才能够体会到的。其中的奥妙很深,一次是收获不完的,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探寻到的东西。
——你重复读的都是哪些地方呢?
小川 :和大的故事主线无关,通常都是些很小的细节。为了某一句话而读完了整本书之类的。有可能都是些作者都完全没有去在意的地方吧(笑),不经意的描写呀、语言表现呀、人物的反应等等。不,我真的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刻意去写它们(笑)。
/“为了成为作家而努力地写”/
——然后开始写小说,投稿。
小川 :我向一个小说杂志投稿,得了一个小小的奖,还写了三篇短篇小说,但后来就怎么都继续不下去了。在那之后真的是很痛苦啊。
——那时写的短篇与现在写的很不一样吗?
小川 :我觉得不一样。对事物的见解不一样吧。因为是自己内心的东西,具体的我不是很清楚。之后也持续写了下去,有时候参加文学比赛,有时候拿去出版社投稿。
——也是那个时候,以作词家“春岚”的身份参与到音乐制作团队Fairlife中开始活跃的对吗,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小川 :我记得是2000年的时候经朋友介绍加入的。那时虽然写作的意愿很强烈,但我觉得作词这件事也不错,对我来说就像是绕个路走的感觉。我认为小说又是另外独立的一回事,于是加入了Fairlife。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换了一个名字。
——“春岚”这个笔名是基于什么想法呢?
小川 :把“春岚”的汉字拆开来看,就是“三”“人”“日”“山”“风”对吧。“三”是一个基础的数字,有人,有太阳,有山也就是有绿植,吹着风。有这些的话,最基本的需求就齐了吧。
——原来如此!那之后不仅仅是作词,还出了绘本《蝴蝶》。插图是小井沼夕贵。这是……
小川 :作为作词人活动的时候,拜托过小井沼为我们画CD封面。也是因为我本来就很喜欢小井沼的画,所以后来就变成了一起创作作品。
——那就又从事了一些,与成为作家所要做的稍微不同的工作呢。你很喜欢绘本和童话吗?
小川 :这样说起来的话,成年之后我变得喜欢读童话了。不是单纯只面向小孩子的那种。荒井良二的《今天这一天》呀,还有以前芬兰的一个叫《玫瑰巷的小姑娘》的童话之类的。《年老的鳄鱼》虽然是读过的人都说可怕的童话,但它们都具有一种真实感,虽然是童话但也很有深度。我喜欢这种童话。
——你是在哪里发现这些作品的呢?
小川 :在图书馆的杂志区域,或者在书店里。其他的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读到的一些菜谱和有实际用处的书。
——读了《蜗牛食堂》和《喋喋喃喃》后就觉得作者一定是非常喜欢做菜吧。在这么多料理书里面你都会选择哪一种呢?
小川 :看了很多料理书之后,你会发现,做菜会反映出做菜那个人的性格、生活方式、考虑事物的角度以及价值观。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以前经常读高山直美,现在非常感兴趣的是村濑明道尼的料理书。我喜欢真挚地面对生活的料理人。
/ “话题作《蜗牛食堂》,以及新作品《喋喋喃喃》”/
——处女作及畅销书《蜗牛食堂》是根据什么样的想法诞生的故事呢?
小川 :最初的想法是,想写女主人公一心一意地做菜的故事。从想写故事这个想法萌生开始,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也是思考各种各样的事情的一个时期。当时想,这样写下去要是不行的话就干脆放弃写作,于是最后就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来说最熟悉的主题——料理。
——主人公失去爱情、失去财产、失去声音。完全沉浸在一种绝望的状态里啊。
小川 :因为考虑到当时自己本人的状况,也不是一个非常happy的状态(笑)。
——因此,这也是一个关于重生的故事。不仅仅如此,它也相当直接地正视痛苦的现实。
小川 :人活着,不只是有快乐的事情。人与人相处,没有办法避免伤害。不要从这一点上把视线移开,我想写一个真实的故事。
——虽然这部作品参加了蒲蒲兰出版社小说大赛的评选没能入选,但却得到了编辑的赏识进而出版。是小说大赛颁奖结果公布之后联系你的吗?
小川 :没错。我一度忘了公布结果的时间,心想反正没联系我的话就是没有得奖嘛,就在那个时候接到出版社的联络,反而被吓了一跳。
——书出版的时候是否和绘本出版的时候有不同的感慨呢?况且那本书还成为了畅销之作。
小川 :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变成了实体之物,那还是第一次。因此书出来的时候,心里想的是,竟然直到今天都还在坚持没有放弃……真是一段了不起的路途。当自己的书变成热门话题时,心想还可以这样啊……像与自己无关似的非常惊讶(笑)。
——想到之前被解雇后的种种,真是太好了……(笑)。然后与此同时还启动了一部长篇连载对吧。也就是新作《喋喋喃喃》。以留有东京古街风情的谷中为创作背景。主人公小笺开了一家古董和服店。你很喜欢谷中这个地方吗?
小川 :虽然我住在完全不同的地方,但有时间的话我会去那边玩。不知怎的,我很理解那种氛围,我认为谷中流动的空气和季节感是十分有魅力的。那里的人都很沉稳,有一种双脚踩在地上生活着的感觉。
——小川也穿和服吗?
小川 :一个月穿一次吧。和服的穿法是通过读书自学的。
——自学啊!那么,这次的作品是有关于爱情的故事。书名的“喋喋喃喃”是形容“男女之间卿卿我我、轻声低语的样子”对吧。
小川 :我是几年前知道这个词的,查了它的意思之后觉得这是个美好的词汇。这次在写作的时候,听起来的感觉很好,字面意思也很美好,于是将它选做了书名。
——但是,我是说但是哦,他们相遇时,对方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闪着光,她是知道的对吧。
小川 :主人公的小笺也好,春一郎也好,都曾是离那个世界最远的人。但是,他们那样的人也会爱上别人,爱情本来就有无法解释的部分。我自己是尽量让大家不要那样子去想他们的,但是在这样的人物设定下,也会留下出轨、纠缠不清等印象。但他们本人的情感中也有纯粹的部分,我不想在心中去强行划分出什么。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爱情的形式也是。我认为人与人变得亲近时,具体要以一个什么样的形式,这取决于他们自己觉得以什么样的关系待在一起是最舒适的,那样就很好,不是吗。
——除了两人之间的恋情,还描写了老街的人情世故、小笺复杂的家族关系、之前的恋人等等。
小川 :因为人与人的关系背后往往藏着更多的羁绊。我希望我能把各个登场人物写得不过分干涉彼此的生活,互相保留一个合适的距离感。
——话说回来,每天有固定地去安排写作和阅读吗?
小川 : 在写连载的时候,写作是安排在上午的。必须要做打扫,要出去丢垃圾,会有工作上的电话打来,必须要做的事情还挺多的,所以读书时间是安排在做完家务之后的下午,一个钟头左右。还有就是睡觉前的时间。现在因为有很多不得不读的资料堆在那里,所以都在读那些资料。写《喋喋喃喃》的时候,我读了很多越川礼子的描写江户做派的书。她的新书《不知趣的人、机灵的人》很不错。这样说起来,《蜗牛食堂》出版之后,责任编辑的吉田跟我说“你应该会喜欢”,然后向我介绍了《小森林》这本漫画。就是《海兽之子》的作者五十岚大介的漫画。我基本上不看漫画的,这是我第一次看的漫画。
——啊,第一次看漫画?
小川 :我不知道漫画的画和文字应该先去看哪个(笑)。但是这一本我有好好看完。是讲的一个住在东北的村庄里自给自足的女孩子的故事。
——那么,今后打算写一些什么样的作品呢?
小川 :《喋喋喃喃》的主人公穿着和服,所以跑不起来。一步一步,步子迈得很小,也正因如此,她的每一步都显得沉甸甸。所以在下一次的作品中,我想让主人公奔跑起来。
(完)
欢迎了解《喋喋喃喃》
访谈:作家の読書道 第88回:小川糸さん
取材・文:瀧井朝世
小编拙译,略作参考,不当谬误之处还请斧正。
原文链接:http://www.webdoku.jp/rensai/sakka/michi088_ogawa/index.html
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译文仅作学习和交流用途,请勿以任何商业形式转载使用。
![]() |
小川糸 |
因出道作品《蜗牛食堂》而备受瞩目的作家小川糸,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沉稳气息,从小热爱写作、喜欢烹饪、同时也作为一名作词家活跃中……但她在成为作家的道路上也曾波澜起伏。结合小川以往读过的书籍,让我们来仔细倾听小川糸的作家之路。
/“比起读书,我更喜欢写作”/
——请讲一下小时候关于读书的回忆吧。
小川:我记得那个时候家里虽然没有什么绘本,但是隔壁家的孩子和我年纪相当,我经常在他们家翻看《古利和古拉》、《可爱的鼠小弟》这些绘本。几年前我画绘本的时候,在书店逛,想看看都有哪些作品,看到《第一次看家》时,心想,“咦,这个我知道”,翻开一看,就回想起小时候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读它的场景。讲的好像是有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熊娃娃看家,邮局的人还是谁来了留下了可怕的回忆……最后,妈妈买了布丁回来,那个布丁看起来超级好吃(笑)。
![]() |
《古利和古拉》 作者:なかがわ りえこ |
![]() |
《第一次看家》 作者:しみず みちを |
——绘本里面的食物看起来都很好吃耶。
小川:《古利和古拉》不用说了,里面的食物真的是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哦。我觉得就是从那之后,自己就开始喜欢吃的东西了。
——那是小川的原点啊(笑)。顺便问一下,你是哪里人呢?
小川:我是山形的人。因为是山形市,虽然自然环境很好,但也不是那种有山,能追着山路放开奔跑的环境。基本上只有布娃娃作伴,一个人在玩。
——进入小学之后,读的书倾向于?
小川:我很喜欢写读书感想。我现在只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就《不说话的兔子》这本书写了读后感,为了想起这本书讲的什么,最近我又把这本书看了一遍,果然里面有讲吃的(笑)。讲的是一只不爱说话的兔子和一只超爱讲话的兔子成了好朋友,一起吃它们自己在田里种的菜的故事。
![]() |
《不说话的兔子》 作者:安房 直子 |
——那个时候你是怎么选择要读的书的呢?
小川:我也去图书馆,但是我觉得我读的基本上都是老师布置的要写读后感的书。念小学的时候读过的书我已经不太记得了。实际上,有可能也没有读过那么多。那个时候每天去学校都要交日记,比起读书,我更喜欢写作。
——日记和读后感。没有尝试写故事或者诗歌之类的吗?
小川:小学一二年级的日记估计也就是写的“今天做了什么什么”之类的吧,但是我也写了一些脱离现实,像诗歌那样的东西。
——“今天在云上漫步”之类的?
小川:对,对,对(笑)。像科幻类的那种。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家里没有书,周围也借不到书,于是自己写了一些故事来让自己开心。在脑袋里想象,然后就觉得很快乐。
——以前写的东西,现在还留着吗?
小川:现在正在让老家的人帮我整理带过来(笑)。前几天在山形开签售会的时候,小学和中学的老师也来了。还带来了我以前写的作文。应该是重新打印的我当时手写的作文。但很遗憾的是,那些真的就是很普通的作文,读了会“哎”的那种(笑)。这么说起来,之前我妈妈帮我整理我以前写的日记,她打电话过来,本来好像是想要表扬我的,说:“(日记)和现在完全没有变哦!”她竟然说我小学二年级的作文“和现在完全没有变”,我也是无言以对(笑)。但是,我觉得我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喜欢写作这件事了。写完后交上去,老师就会给评语。有可能会被表扬,也有可能会被说“这样写不好”,评语不同,给我的影响就不同。因为要是被表扬了,就会想再继续写下去。那个时候的体验真的很重要。
/“将来的梦想是专栏作家”/
——中学的时候怎么样呢?
小川: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也是为了写读后感,读了《说不完的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讲的是那些(译者按:《说不完的故事》是一部幻想类的童话),但那是我第一次有自己完全进入到故事里面的感觉。我感觉到文章向我流动过来。在读书的时候就像在做梦一样,这种感觉让我自己十分惊讶。那个时候写的读后感还得了全国大奖。
![]() |
《说不完的故事》 作者:Michael Ende |
——好厉害!
小川:之后还读了同样是恩德写的《毛毛》,还读了《小王子》等等。前几天去了一趟朋友家,他家有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他的书架上就有本《说不完的故事》。我心里想,原来这是这么小的孩子看的书啊(笑)。
![]() |
《毛毛》 作者: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 |
![]() |
《小王子》 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
——对了,初二、初三的读后感是写的哪些呢?
小川:初二的时候写了《母亲遭受了枯叶剂》的读后感,感触很深。初三的时候读的书就不记得了。
![]() |
《母亲遭受了枯叶剂——二恶英的伤痕》 作者:中村梧郎 |
——那个时候有想过将来要当什么吗?
小川:隐约记得想成为专栏作家,然后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对我说:“想要实现这个梦想的话就必须考上一个好大学,因此你必须考上一个好高中。”从老师那里就只得到了这种弱弱的建议(笑)。
——那样啊(笑)!尽管如此,不是想要当作家或者记者,而是想成为专栏作家,这很有趣啊。
小川:家里有那种把《天声人语》整理成册的书,我应该是读了那个吧。(译者按:《天声人语》是日本权威报纸《朝日新闻》编辑部集体撰写的时事类短文,内容涉及日本社会的所有方面)
——接着,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升学之后的高中时代怎么样呢?
小川:我可能连书都没有在读了。那个时候在做棒球部的经纪人。不是很愿意去学校,但一想到不去学校就会引发其他很多麻烦,于是就算不喜欢也每天都去上学,心里想着做一些能把我和学校连接起来的事情吧,况且我觉得对自己严格一点是好事。不过我倒很喜欢待在学校的图书室里。我喜欢那种被书包围起来的状态,喜欢在图书室里发发呆,或者在书架间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有时候,如果看到哪本书的标题很有意思,也会翻翻看。除了学校,图书馆是我学习的地方,所以经常会去。
——你特意选择了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实际上真的逼得很紧吗?
小川:很紧(笑)。但是,要是真的选择不去上学,必须要向周围的人解释,这也很麻烦。我认为只要参加了社团活动,可以打发掉放学后的时间,回到家之后也很累了,就可以什么都不想,倒头就睡,这样也很好啊。
——就那么不喜欢学校吗?
小川:大家都在努力学习,义无反顾地学。虽然我们学校是当地的重点中学,但我只是单纯地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为什么就可以学成那个样子。不擅长的科目我真的就是弄不明白,老师的课到底在讲什么,我也完全不懂。我当时觉得很浪费时间。我觉得要是那个时候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考了艺术相关的学校的话,这三年就不会浪费掉了。
/“大学的专业是古代文学”/
——那之后,考上大学来到东京的吗?
小川 :是的。我的两个姐姐也是那样的,所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学习”是这个样子的。到目前为止,我所做的那不叫“学习”,叫“应试”。我是个认真的大学生哦。放学后都在图书馆里查东西,聚会之类的一次也没有参加过。大学进入的社团是万叶集研究会。一周一次,每次选一首诗歌,每个人都就这首诗歌给出自己的解读。非常质朴,是个像研讨会一样的社团。
——专业也是学的那个领域吗?
小川 : 在国文专业学的《古事记》。当初决定专业的时候,虽然想法也是模模糊糊的,但决定了将来我要写故事。于是想往日语写作的原点探去,一路探究到古代,我觉得那样会非常有意思,于是选择了这个专业。
——真正读过之后觉得怎么样呢?
小川 :可以说比我想象的还要梦幻。想象力十分丰富,里面描写了和真实的人一样的神灵。单单只看表面的话,全是汉字,很难的样子,其实内容讲的都是非常生动的故事。《万叶集》也是这样,思念他人的心情被很真实地表现出来。怎么说呢,描写了文化中的人、原始的人本身。
——哦哦,躲在岩户(译者按:《古事记》中记载天照大神赌气躲进天岩户里,天地陷入黑暗,恶鬼群集,灾祸继发)里什么的。
小川 :裸着出来什么的笑死我了。充满了人情味呢。另外,寻找词源也很有趣。“あ”“い”“う”虽然都是我们平时经常在用的,例如“あ”是“嗚呼(译者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的“あ”,“あはれ(译者按:哀伤、悲哀之意)”的“あ”,等等(译者按:“嗚呼”“あはれ”发音的第一个假名皆为“あ”)。知道了这些之后,似乎就能知晓某种藏于语言深处的、像种子一样的东西。虽然这些都只是感官上的感受,但也正因如此而别有了一番趣味。
——那么说到你的读书生活的话……
小川 :花在读与研究相关的释义书籍上的时间比较多呢。但是,要说当时研究的内容放在当今生活中还留下什么的话,如同消失了一般……(笑)。只是,一个个的词汇拥有着各自的意味和词源,如同色彩,如同味道,它们作为一种感受而被感知。比作是声音的话,有具有攻击性的声响,也有具有包容力的声响……我能够感受得到这些。
——我认为那是很难得的体会。话说回来,那个时候你自己有想要实际地写故事吗?
小川 :那时我没有在写哦。但我觉得将来一定会写,而在那之前,用自己的眼睛亲眼去看,亲自去体会,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 “被图书公司解雇!”/
——大学毕业之后呢?
小川 :那时正值就业的冰川期,是个大家都难以就业的时代。但我勉强在一个营销公司找到了工作。工作内容虽然是写报告,但是非常快乐。
——是个靠写的工作啊(笑)。调查结果、整理数据之类的吗?
小川 :是的。做的商品开发相关的。上司是位非常优秀的人。但是,那时我很想待在书的世界里,想待在有书的地方。因此,我又转职到了图书公司。结果,在营销公司只待了几个月而已。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辞职,我觉得那个“现在的年轻人”肯定就是指的我(笑)。虽然和营销公司的上司分开这件事让我感到想要大哭般的难受,但换了公司,我开始了情报杂志撰稿人的工作。结果我刚写好第一个作品,就停刊了,我就被解雇了。
——啊啊啊?!
小川 : 说是要解散小组,但我又没有打算进入那个小组,当时还想既然马上就要停刊的话一开始就不要成立嘛。当时真的就是决定再也不要进入编制内在谁的手下工作了。所以在那之后,就没有去找工作,一直在兼职打工。我还在书店打过工。那间书店在我家附近,是一间只卖建筑、设计相关书籍的特殊的书店。因为平时基本上没有客人来,所以比较随意,我平时都在读店里的那些书。一起工作的也都是建筑专业的人,能让我开启新世界的大门我也很开心。那个时候起,想成为一个写故事的人的意愿变得很强烈,于是正式开始写作了。反正被解雇的时候满脑袋想的都是“再也不要去公司上班了!”
——能让平时看起来十分稳重的小川说出那样的话,看来那个时候真的是非常愤怒啊(笑)。
小川 :当然也是因为我那时太年轻,什么都不懂,才选择了那个公司。很受打击,心想,原来还有这种成年人啊。
——那个时候,听说你在读现代小说,是什么样的作品呢?
小川 :啊啊,被解雇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啊啊?!我又震惊了!
小川 :正好那个时候遇到了现在的老公,当时想,只有去他那里住了。要是行李太多的话会给他造成困扰,于是扔掉了很多东西,也扔了很多书,只搬了一个纸箱的行李过去,开始了新生活。从那以后,读的就是他家里有的书了。他很喜欢向田邦子,我也是之前就已经很喜欢了,在读过他书架上的那些书以后就更加喜欢向田邦子了。书架上有很多村上春树的书,我还读了很多吉本芭娜娜和山田咏美的书。当然,在那之前就已经读过的哦。我记得吉本芭娜娜的《TUGUMI》一上市,我就马上去买来看了。是我姐姐推荐给我的,里面有个人物叫阳子。我姐姐的名字虽然汉字写出来不一样,但也是“YOKO”(译者按:“阳子”的发音也是“YOKO”),总觉得两个人给人的感觉很相似。
![]() |
《TUGUMI》 作者:吉本芭娜娜 |
——说到喜欢的作家的话……
小川 : 向田邦子。喜欢《啊·嗯》(译者按:书名为『あ・うん (文春文庫)』)。我并没有读过她很多的书,但是我喜欢的书我就会反复读好几遍。《啊·嗯》也许是我反复读过最多遍的书。我很喜欢向田邦子作品中那种如同正义感的东西。她将人性中的脆弱与坚强都写得很好。
![]() |
《啊·嗯》 作者:向田邦子 |
——反复地去读喜欢的书啊。
小川 :我认为读书和人际关系很相似,比起范围广而肤浅地打交道来说,我更想范围小而深刻地去和人接触。只读一遍书的话无法吸收到它的全部,还有很多东西是读了很多遍之后,最终才能够体会到的。其中的奥妙很深,一次是收获不完的,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探寻到的东西。
——你重复读的都是哪些地方呢?
小川 :和大的故事主线无关,通常都是些很小的细节。为了某一句话而读完了整本书之类的。有可能都是些作者都完全没有去在意的地方吧(笑),不经意的描写呀、语言表现呀、人物的反应等等。不,我真的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刻意去写它们(笑)。
/“为了成为作家而努力地写”/
——然后开始写小说,投稿。
小川 :我向一个小说杂志投稿,得了一个小小的奖,还写了三篇短篇小说,但后来就怎么都继续不下去了。在那之后真的是很痛苦啊。
——那时写的短篇与现在写的很不一样吗?
小川 :我觉得不一样。对事物的见解不一样吧。因为是自己内心的东西,具体的我不是很清楚。之后也持续写了下去,有时候参加文学比赛,有时候拿去出版社投稿。
——也是那个时候,以作词家“春岚”的身份参与到音乐制作团队Fairlife中开始活跃的对吗,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小川 :我记得是2000年的时候经朋友介绍加入的。那时虽然写作的意愿很强烈,但我觉得作词这件事也不错,对我来说就像是绕个路走的感觉。我认为小说又是另外独立的一回事,于是加入了Fairlife。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换了一个名字。
——“春岚”这个笔名是基于什么想法呢?
小川 :把“春岚”的汉字拆开来看,就是“三”“人”“日”“山”“风”对吧。“三”是一个基础的数字,有人,有太阳,有山也就是有绿植,吹着风。有这些的话,最基本的需求就齐了吧。
——原来如此!那之后不仅仅是作词,还出了绘本《蝴蝶》。插图是小井沼夕贵。这是……
小川 :作为作词人活动的时候,拜托过小井沼为我们画CD封面。也是因为我本来就很喜欢小井沼的画,所以后来就变成了一起创作作品。
![]() |
《蝴蝶》 作者:小川 糸 |
——那就又从事了一些,与成为作家所要做的稍微不同的工作呢。你很喜欢绘本和童话吗?
小川 :这样说起来的话,成年之后我变得喜欢读童话了。不是单纯只面向小孩子的那种。荒井良二的《今天这一天》呀,还有以前芬兰的一个叫《玫瑰巷的小姑娘》的童话之类的。《年老的鳄鱼》虽然是读过的人都说可怕的童话,但它们都具有一种真实感,虽然是童话但也很有深度。我喜欢这种童话。
——你是在哪里发现这些作品的呢?
小川 :在图书馆的杂志区域,或者在书店里。其他的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读到的一些菜谱和有实际用处的书。
——读了《蜗牛食堂》和《喋喋喃喃》后就觉得作者一定是非常喜欢做菜吧。在这么多料理书里面你都会选择哪一种呢?
小川 :看了很多料理书之后,你会发现,做菜会反映出做菜那个人的性格、生活方式、考虑事物的角度以及价值观。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以前经常读高山直美,现在非常感兴趣的是村濑明道尼的料理书。我喜欢真挚地面对生活的料理人。
/ “话题作《蜗牛食堂》,以及新作品《喋喋喃喃》”/
——处女作及畅销书《蜗牛食堂》是根据什么样的想法诞生的故事呢?
小川 :最初的想法是,想写女主人公一心一意地做菜的故事。从想写故事这个想法萌生开始,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也是思考各种各样的事情的一个时期。当时想,这样写下去要是不行的话就干脆放弃写作,于是最后就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来说最熟悉的主题——料理。
![]() |
《蜗牛食堂》 小川 糸 |
——主人公失去爱情、失去财产、失去声音。完全沉浸在一种绝望的状态里啊。
小川 :因为考虑到当时自己本人的状况,也不是一个非常happy的状态(笑)。
——因此,这也是一个关于重生的故事。不仅仅如此,它也相当直接地正视痛苦的现实。
小川 :人活着,不只是有快乐的事情。人与人相处,没有办法避免伤害。不要从这一点上把视线移开,我想写一个真实的故事。
——虽然这部作品参加了蒲蒲兰出版社小说大赛的评选没能入选,但却得到了编辑的赏识进而出版。是小说大赛颁奖结果公布之后联系你的吗?
小川 :没错。我一度忘了公布结果的时间,心想反正没联系我的话就是没有得奖嘛,就在那个时候接到出版社的联络,反而被吓了一跳。
——书出版的时候是否和绘本出版的时候有不同的感慨呢?况且那本书还成为了畅销之作。
小川 :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变成了实体之物,那还是第一次。因此书出来的时候,心里想的是,竟然直到今天都还在坚持没有放弃……真是一段了不起的路途。当自己的书变成热门话题时,心想还可以这样啊……像与自己无关似的非常惊讶(笑)。
![]() |
《喋喋喃喃》 小川 糸 |
——想到之前被解雇后的种种,真是太好了……(笑)。然后与此同时还启动了一部长篇连载对吧。也就是新作《喋喋喃喃》。以留有东京古街风情的谷中为创作背景。主人公小笺开了一家古董和服店。你很喜欢谷中这个地方吗?
小川 :虽然我住在完全不同的地方,但有时间的话我会去那边玩。不知怎的,我很理解那种氛围,我认为谷中流动的空气和季节感是十分有魅力的。那里的人都很沉稳,有一种双脚踩在地上生活着的感觉。
——小川也穿和服吗?
小川 :一个月穿一次吧。和服的穿法是通过读书自学的。
——自学啊!那么,这次的作品是有关于爱情的故事。书名的“喋喋喃喃”是形容“男女之间卿卿我我、轻声低语的样子”对吧。
小川 :我是几年前知道这个词的,查了它的意思之后觉得这是个美好的词汇。这次在写作的时候,听起来的感觉很好,字面意思也很美好,于是将它选做了书名。
——但是,我是说但是哦,他们相遇时,对方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闪着光,她是知道的对吧。
小川 :主人公的小笺也好,春一郎也好,都曾是离那个世界最远的人。但是,他们那样的人也会爱上别人,爱情本来就有无法解释的部分。我自己是尽量让大家不要那样子去想他们的,但是在这样的人物设定下,也会留下出轨、纠缠不清等印象。但他们本人的情感中也有纯粹的部分,我不想在心中去强行划分出什么。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爱情的形式也是。我认为人与人变得亲近时,具体要以一个什么样的形式,这取决于他们自己觉得以什么样的关系待在一起是最舒适的,那样就很好,不是吗。
——除了两人之间的恋情,还描写了老街的人情世故、小笺复杂的家族关系、之前的恋人等等。
小川 :因为人与人的关系背后往往藏着更多的羁绊。我希望我能把各个登场人物写得不过分干涉彼此的生活,互相保留一个合适的距离感。
——话说回来,每天有固定地去安排写作和阅读吗?
小川 : 在写连载的时候,写作是安排在上午的。必须要做打扫,要出去丢垃圾,会有工作上的电话打来,必须要做的事情还挺多的,所以读书时间是安排在做完家务之后的下午,一个钟头左右。还有就是睡觉前的时间。现在因为有很多不得不读的资料堆在那里,所以都在读那些资料。写《喋喋喃喃》的时候,我读了很多越川礼子的描写江户做派的书。她的新书《不知趣的人、机灵的人》很不错。这样说起来,《蜗牛食堂》出版之后,责任编辑的吉田跟我说“你应该会喜欢”,然后向我介绍了《小森林》这本漫画。就是《海兽之子》的作者五十岚大介的漫画。我基本上不看漫画的,这是我第一次看的漫画。
![]() |
《不知趣的人、机灵的人》 越川 礼子 |
![]() |
《小森林(1)》 五十岚 大介 |
——啊,第一次看漫画?
小川 :我不知道漫画的画和文字应该先去看哪个(笑)。但是这一本我有好好看完。是讲的一个住在东北的村庄里自给自足的女孩子的故事。
——那么,今后打算写一些什么样的作品呢?
小川 :《喋喋喃喃》的主人公穿着和服,所以跑不起来。一步一步,步子迈得很小,也正因如此,她的每一步都显得沉甸甸。所以在下一次的作品中,我想让主人公奔跑起来。
(完)
欢迎了解《喋喋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