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端午文化,共颂端午情怀——记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我们的节日·端午”专题道德讲堂活动
2017年3月19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于田家炳楼开展以“传承端午文化,共颂端午情怀”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旨在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增进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活动由社会历史学院2016级承办,年级副主席黄晴芳同学担任主持。
首先,同学们观看了一个关于端午节活动的小视频,在短片中,划龙舟的选手们奋力拼搏,同学们专心致志地观看视频并由衷地赞叹选手们的拼搏精神。视频过后,郑远锋同学和黄紫晗同学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家乡——广东地区和福建泉州地区的端午节传统习俗,紧接着,孙隽雅同学补充了关于端午节传统中的饰品、活动、食物等一系列有趣的知识,同时讲解了端午节的起源,以及屈原的出生、取名和经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屈原和端午节之间的渊源。介绍完端午节的故事后,张译匀同学慷慨激昂地朗诵了余光中的《淡水河边吊屈原》,伴随着激昂的朗诵声,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话题为“传承端午文化,共颂端午情怀”的微博互动,发表自己的对端午节文化的感悟。最后,学院团委负责人巫志峰老师为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不仅分享了自己家乡的端午节传统习俗,而且强调参与端午节的重要性,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端午节,为家人带去一份温情问候。
本次活动通过端午节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深化了同学们对祖国和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情感。社历儿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和弘扬端午节传统文化,从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供稿/社会历史学院 曾凤娟
首先,同学们观看了一个关于端午节活动的小视频,在短片中,划龙舟的选手们奋力拼搏,同学们专心致志地观看视频并由衷地赞叹选手们的拼搏精神。视频过后,郑远锋同学和黄紫晗同学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家乡——广东地区和福建泉州地区的端午节传统习俗,紧接着,孙隽雅同学补充了关于端午节传统中的饰品、活动、食物等一系列有趣的知识,同时讲解了端午节的起源,以及屈原的出生、取名和经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屈原和端午节之间的渊源。介绍完端午节的故事后,张译匀同学慷慨激昂地朗诵了余光中的《淡水河边吊屈原》,伴随着激昂的朗诵声,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话题为“传承端午文化,共颂端午情怀”的微博互动,发表自己的对端午节文化的感悟。最后,学院团委负责人巫志峰老师为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不仅分享了自己家乡的端午节传统习俗,而且强调参与端午节的重要性,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端午节,为家人带去一份温情问候。
本次活动通过端午节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深化了同学们对祖国和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情感。社历儿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和弘扬端午节传统文化,从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供稿/社会历史学院 曾凤娟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