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区与湖畔诗人
位于英格兰西北坎布里亚郡(Cumbria County)的湖区(Lake District)被称为“英国的后花园”,连绵不绝的湖光山色和世外桃源般的小镇风情使它成为英国最著名的自然风景区。这里的美景也启迪了生活在这里的诗人们,他们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被称为“湖畔诗人”(Lake Poets)。

湖区是英国最大的国家公园,占地2362平方公里,是达特穆尔国家公园的两倍多。这里也是英格兰地势最高的地方,英国最高峰斯科费尔·派克峰(Scafell Pike,978米)就在湖区境内。湖区因为湖泊多而得名,一共19个湖泊。这些湖泊里除了有一个是以“lake”命名外,其它全都以“mere”或者“water”命名,例如温德米尔湖(Windermere,英国最长的湖,长18公里),沃斯特湖(Wast water,英国最深的湖,最深处79米)。

今年三月我们从伦敦出发, 沿M1和 M6高速公路一路北上,行驶了约500公里来到了湖区。5个多小时里一路都是平坦的牧场,到傍晚时分看见道路正前方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青山,我们就知道湖区已经到了。与达特穆尔不同,湖区的山高了许多,视线被四周的高山紧紧包围,去路也隐匿在了山中,不知去向何处。

整个湖区也被称为坎布里亚尔山脉,过去200万年里冰川因重力沿山坡下滑,反复侵蚀山体,在这里形成了许多U形谷。山谷间的低地里也形成了一个个狭长的湖泊。除了牧场,这里的山上布满了橡树和针叶林。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许多山顶都有皑皑白雪。

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又不似达特穆尔那般的荒凉,湖区的景色宁静怡人又鲜活灵动,这里是诗人们隐居的好去处。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出生于湖区,并且在湖区度过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他的诗歌将湖区的美描写得细腻又感性,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的情感密不可分。《我像一朵云孤独地漫游》(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是华兹华斯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也叫《黄水仙》(Daffodil):
“......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于是,黄水仙成为了最能代表湖区的花朵,现在每年在湖区都会有水仙花展。华兹华斯对湖区的热爱不只体现在诗歌上,他还特意编写了《湖区指南》(Guide to the Lakes),旨在指导游客和居民正确地保护湖区。但他的诗歌和指南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到湖区,这里反而变得更加商业化,与诗人的愿望背道而驰。

慕名而来的还有其他的诗人,其中就有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和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 1774-1843)。他们和华兹华斯被认为是“湖畔诗人”中最重要的三位。

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城市人口迅速扩张,商业迅速发展。一部分人感到极其不适应,厌恶城市生活的物质化和利益化,更加向往和亲近大自然。正如华兹华斯就非常不喜欢种成排的落叶松,不喜欢铁路修进湖区,不喜欢湖边不和谐的大别墅。这些情绪也反映在了文学上,于是开启了新的文学风格。

1789年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标志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开端,直至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位标志了它的结束。在三位湖畔诗人之后,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中迎来了三位更加广为人知的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

湖区给予了诗人们灵感,诗人们赋予湖区诗意,看过湖区的美景再来读读这些诗,又更加耐人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