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
王阳明的集子里有个著名的故事:王阳明带着学生游南镇,也就是现在的会稽山。他的学生问:“先生总说心外无物,那山上那么多的花在你的心里还是在心外?”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哲学问题。王阳明并没有正面回答花在心外还是心里,他只说:“当我看此花时,此花与我心一时明白起来;当我没有看此花的时候,此花与吾心一时寂灭下去。”他这就是在讨沦心物的关系,而我们的很多宗教其实也是在讨论心物的关系。你心中没有这个物,你对这个物就不会有一点感觉,你心中有了这个物,你就要得到它或者丢掉它,这个物在你的脑子里就显现出来了。我们过去一直批评佛教所讲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法为识所现,三界唯心所造”是彻底的唯心主义。可问题是,我们现在越来越认识到,世界所呈现的面貌,完全是由人的意识所规定的。至于这个世界真实的面貌究竟是什么,我们是搞不清楚的。因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的面貌本就是由人的认识和意识去规定的。所以世界的运动变化、对世界的认识是脱离不了人的意识的。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