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它去精神角落
查看话题 >"世界正在去‘中心化’,但又在‘集中化’”
本文来源于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冯叶 首发时间:2017-05-23
《发现的时代:21世纪风险指南》一书即将在中国上架。该书入围了《金融时报》/麦肯锡最佳商业图书奖,诺贝尔经济奖得主 A. 迈克尔·斯宾塞称赞这本书是“精彩著作”。
该书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当下的时代(自1990年冷战结束以来),是一个“新文艺复兴时代”,在很多重要方面,跟500年前的第一次文艺复兴时期非常相似。
该书有两位作者——伊恩·戈尔丁(Ian Goldin)与克里斯·柯塔纳(Chris Kutarna)。前者是牛津大学马丁学院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等;后者现为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研究员,也是戈尔丁的研究助理。
近日,克里斯·柯塔纳来到中国,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访问。
南方周末:2016年年初,你们在全球商业领袖云集的场合自信地做出了两个预测。首先,英国人会通过投票选择“脱欧”。其次,唐纳德·特朗普将当选为美国总统。你们是如何精准预测的?
克里斯·柯塔纳:某种程度上,这是“全球化”25年后的结果。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少数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却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好处。现在这些群体想要获得改变,“脱欧”与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恰好顺应了这种呼唤。这种出乎意料也与文艺复兴时期非常相似。
南方周末:你在书中同时提到了世界正在变得“去中心化”和“集中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看似的矛盾?
克里斯·柯塔纳:这同样也是“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世界就像一个雪山,本来财富只集中在最顶端,由于“全球化”的到来,雪山开始消融,也就是“去中心化”,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基地。但雪山融化以后的水并不是肆意流淌的,而是流进了一个个已有的坑洼,所以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集中化”也在这些坑洼里同时发生。
南方周末:接下来,印度和非洲是否会迎来中国此前经历过的高速发展期?
克里斯·柯塔纳:我想印度奇迹正在发生,它正在经历一系列变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从人口的角度来看,印度的人口一直在高速增长,但中国可能会经历一个人口老龄化时期。不过,印度的劣势在于,它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在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高度统一。非洲的问题则是,有的国家很富,有的国家特别穷,它们需要团结起来才能抓住机会,但目前来看,它们缺乏一个像中国一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去调配资源。
南方周末:书中称,资本集中化以后,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金融风险,因为蓬勃发展的金融部门在总体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有什么建议可以改善这一问题吗?
克里斯·柯塔纳:这个问题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差不多。比如现行的计税方法并不合理,在各个国家基本都是赚多少钱然后给出一个固定税率,但这种粗略的计税模式或许漏掉了很多成本。比如共享单车,非常方便,但同时也侵占了大量的公共道路,实际上侵占的是人民的共有物资,共享单车有没有为此付出成本呢?所以我想,随着大数据等科技发达以后,这些问题都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南方周末:你在书中写道,当下与文艺复兴时期一样,是一个群星闪耀的年代。那么在中国,你认为谁是那颗最亮的星星?为什么?
克里斯·柯塔纳: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创新的国家,就像前两天我在一个活动上遇到的一个创业者,他才21岁,那么年轻,却立志要把人类送上火星。他目前获得了一项硅谷奖学金,据我所知是非常昂贵的课程,我觉得他很了不起。
本文已获得《南方周末》转载授权,未经允许禁止他人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