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何办婚礼?(上)——婚前准备篇
看到很多博主都会更新自己婚礼的内容,我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题材。举行婚礼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只有5000粉丝的微博博主,想不到今时今日成长成时尚订阅号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可以说我的走红与我婚礼办得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今天写篇专题,说说如何在中国办一场时下流行的宴会型婚礼。
1.为什么要办宴会型婚礼
有人愿意在包机请亲友去海岛,有人也是小夫妻加上证婚人去哪个无人之地就把婚给结了。而我和小李,是人在英国的情况下得知我们将于2015年1月2日在半岛酒店举办婚礼。这句话有两个要点:一是上海的冬天,二是室内婚礼。另外,来宾构成是这样的:五桌我和小李的客人,二十五卓小李爸妈的客人。所以这注定了我们将拥有和大多数中国年轻人一样的宴会婚礼,不能在户外长时间活动,也无法营造自然、清新等氛围,更无法办出个自主创新万众创业。但是!那也要好好操办一番,尤其是我,整个2014年都处于闲置状态(虽然此前已经闲置了好多年),我理所应当为我俩的婚礼尽心尽力。
2.婚礼前的准备
以婚礼当天的时间节点来说,倒推前九个月你都会处于被所有人耳提命面“要多上点心”的阶段。但是实际上前八个月你都觉得很空闲,婚礼团队会告诉你不急,一切都会在最后一个月里被安排妥帖。这是真的,反正无论做成什么鬼样,你的婚礼都会如期举行。
但是前八个月还是有一些需要准备确认的事情,比如拍婚纱照。我自己的婚纱照是在伦敦找竹子lovestorage拍的,当时看过她拍的pre-wedding作品,很喜欢她把控视频的节奏感。最后出来的照片也特别好,基本预热了我整个婚礼前期的准备。每当我觉得操办婚礼麻烦,就翻出照片把玩一番,想到一旦婚礼结束就会有新的照片供我自己欣赏,因此而平添了很多勇气。
另外一件就是所有新娘们都很酷爱的,可能比拍照爱得更深刻的,选婚纱。外国新娘在这种场合一般只选一条wedding dress,讲究点的才加上reception dress和evening dress。那么在中国办婚礼的第一个好处便凸显出来了,新娘至少要三套衣服打底:出门纱,主纱和敬酒服。三次选择机会,刺不刺激?我天秤座,感到非常刺激了。
3.婚纱
我自己的婚纱是在Vera Wang定的,而且是我试的第一条。我觉得第一眼是有魔法的,后面试得再多还是觉得第一次穿的那条最好看。在这方面Vera Wang简直是太有优势了。你假设一下你要买婚纱,你第一个想去哪儿?Vera Wang对不对?不用动脑子,最好约,基本各个都市都有。
Vera Wang的婚纱价格大概最平的是5000美元一条,往上跑没边。但是真到了很高的级别,很少人会选择Vera Wang,因为它本身就是定位在中产的品牌。另外,我很惊讶它竟然是分号码的,从0号-16号(?),先定尺寸,然后婚纱做好了运到店里还要再次fitting,并且三次fitting还要加收850美元的改衣费。这好像离说好的量身定制相差得有些远。
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地穿上了这条经典款bridal wars,小李帮我选的。他几乎是第一次看我穿这种连衣裙,用剪裁突出了我唯一没有赘肉的肩胛骨,藏起了凸起的肚子和扁平的臀部,还遮住了弯腿,作为一个在婚纱店感受first look的男士,他被打动了。
▲这条裙子是Vera Wang为电影《Bridal Wars》设计的
除了Vera Wang之外,我还试过的牌子有三个:Elie Saab, Pronovias, Jenny Packham。
Pronovias是西班牙那挂婚纱的代表,修身剪裁和大量运用蕾丝。我觉得它适合那种身材完美肤色健康的地中海女生。
Elie by Elie Saab是Elie Saab为Pronovias设计的婚纱线。我拿着Pronovias与Elie Saab设计思路一样但是价格相差五倍的两条裙子比较,发现Elie Saab上身之后确实更出色,差在了质地和手工刺绣上,另外无论是腰线的设计还是伞裙的轮廓都更修身,也适合宴会厅婚礼。
▲Elie by Elie Saab (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Atelier Pronovias是旗下另一条高端线,价位与Vera Wang基本款差不多,今年这条线的走秀系列我很喜欢,也是最近比较红的婚纱款式。
▲Atelier Pronovias
Jenny Packham就是那个“凯特王妃最爱”礼服设计师。(其实凯特王妃真的是一个人顶十几个网红在用)整体走的是轻盈文艺路线。我觉得穿去海岛结婚就挺合适,放在中国式婚礼的语境下可能会不太搭。
▲Jenny Packham
在主纱确定的情况下,我开始琢磨出门纱。这个概念也很独一无二,是中式习俗与西式婚礼交配后的产物。潮汕新娘在这种时刻简直是必备龙凤褂,否则跟那满身的金镯子不配套。我妈也没想着给我买金镯子,所以我自然也没有穿龙凤褂的需求。(事实上,如果有这个需求我就不结婚了)
在出门纱这个价位,我尝试了更多。主要是我当时人在国外,发现2000美金以内的婚纱选择虽然多,但是看上去总有些差强人意。比如蕾丝/纱的质地太硬,或者点缀的花瓣龟缩成一团。
最后我还是在White by Vera Wang买了一条,主要是因为它便宜。不用2000美金,1000美金以内就能搞定,我买的那条因为是last piece还额外减价了200美金。在这儿我给所有被White by Vera Wang美轮美奂的catalogue打动过的女生提个醒,这条副线虽然设计是VW出的,但是从生产到出售都是由David's在操作。而我步入David's的第一感觉,是这是婚纱界的Costco。
▲我那条买了并没有穿的
我回国之后感觉并不太合适,因为这其实是适合做主纱的一条裙子,穿着它来应付整个白天的流程实在太不方便了。在实体考察了几家上海的定制婚纱店之后,我欣喜地发现完全可以租一条。而在wecouture和shine moda之间选择了后者,一般来说租的价格是买价的4折,考虑到这家店的定制价格只是2w左右,所以租条出门纱更为经济环保。
▲Shinemoda 2016AW collection
4.礼服
礼服这方面我就更乏善可陈了。虽然看上了很多家礼服,但是他们都太贵了。
绿色satin的这条是我最后一次去Vera Wang fitting的时候,在店里刚好看到的。绿色是我最喜爱的颜色,也是我婚礼的主色调,低腰身的设计也刚好有几分类似《赎罪》里迷住过我的那条礼服。
此外还有一条红色蕾丝裙是敬酒时候穿的,被公认为当晚最好看的一条裙子。为什么呢?因为真的是很本土的一个礼服工作室做的,裙子非常能够衬托亚洲女性寡淡的身材线条,帮助最大的是试衣服的店员经验老道,指点我去买一个假胸和假屁股。一下子就把我从辛苦的健身运动中解救出啦了。没办法在短短两个月内练出一个挺翘的臀部?没关系我可以假装练出来了。
▲没有全身照很难想像这衣服本身长什么样
我发个这件裙子的明星同款
最后,first dance的时候我选了一条全亮片连衣裙,之前在年会礼服的时候提到过。这儿再提一遍,教跳舞的老师一再表示这条裙子太俗,我心想你懂个屁,我堂堂Miranda Kerr同款。至于我到底喜欢不喜欢Miranda Kerr,不重要,反正是个名人同款就行。
▲又一次名人同款了,服不服?
5.婚鞋
婚礼那天是我第一次穿高跟鞋站立超过一个小时。我之前在自己微博上写过:“高跟鞋的寿命有两天,一天是刚买回来时在家里一直穿着,恨不得洗澡都能踩着它,并且自信在外面能至少穿满一个晚餐时间。另一天是真的穿去吃晚饭了然后饭后蹒跚着走向停车场,下楼时紧紧抠住楼梯扶手。”所以可想而知我穿高跟鞋的经历既不丰富,过往历史又很有些心理阴影,选一双舒服的鞋比好看对我来说更重要。
基于这个原则,选了Manolo Blahnik Hangisi。十厘米的高跟鞋中很难找到比这双更舒服的了,在尖头鞋中它算鞋头宽大不会给脚掌造成太多压迫的。至于能不能穿足一整天呢?哎呀不穿怎么办呢,难道光着脚么?
▲穿这双鞋就是跟世界一半人口撞款,我的摄影师根本不稀得照我高跟鞋,搞得我只能去pinterest上盗图
下面这些高跟鞋通通都是摆设,当时配得时候想得可好了。蝴蝶结louboutain配绿礼服,裸色蕾丝gianvito rossi配米色婚纱,红色缎面sophie webster再配红色敬酒裙。是不是完美?心灵合一。实际上其他几双根本没穿过,当晚我换一遍衣服恨不得有八个人进化妆间来催我,谁还顾得上让我换鞋?别说这几双了,我特意准备的十二厘米坡跟鞋都没用上,脚往刑具里一塞就走。
那么来自婚鞋的建议可能是:1. 尽量早点买配婚纱的鞋子因为后期fitting的时候需要穿上;2. 虽然实际上只要一双鞋子就够了,但是你爱买多少买多少。婚纱礼服以后就穿不上了,但是鞋子就不同了(依然是骗人,之后也不会穿); 3. 实在怕痛的人买一个Compeed防水泡膏涂上,不过我保证忙起来你会忘记脚痛。
6.首饰
在中国,办一场婚礼的最高准则就是中西合璧,东方不亮西方亮,哪儿的风俗你喜欢你就用。非常粗俗非常一锅烩,但是情况确实是这样的,新人们只能直面这样的热闹混沌,在杂乱无序中挣扎出一个顺序。这点在下篇流程筹备中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体现到首饰这一方面,就是我可能是小时候看了太多亦舒的言情小说,对“一点新一点旧一点借来的一点蓝”这个风俗记得很牢固。在选搭配的首饰时灵光一现,坚持要体现蓝色。
最后选了两条项链,一个是在香港品牌Madia找了一颗合心意的round brilliant cut单钻,一个是毫无新意的Tiffany key。其实我之前一直想要在婚礼上戴的是Chaumet josephine系列的项链,但是路过Tiffany的时候正好看见了这条项链上有蓝宝石点缀,我妈也挺喜欢就送我了。
婚礼上戴这种首饰其实很吃亏,呈现在照片上或者远远看过去都不够乍眼,无法营造星光灿烂的效果。但是我觉得买那种婚嫁钻石系列不值得,就是全部碎钻镶嵌老大一坨环绕在脖子上。大概几十万能搞定全套,不过是真正的一次性投资,戴完一次就绝对不就出现第二次了。
上次参加宴会婚礼朋友戴了好多造型不错的首饰,在灯光下被闪到了。后来我问她(本着被吓到了心想这得多贵的心理)在哪儿买的,她说是apm monaco,因为婚礼当天后台来往人太杂乱,选这个就算丢了也不心疼。这个真的很聪明,我羡慕得捶胸顿足,推荐所有新娘们将其列为首选。
▲当然她本人就是一个大写的美,跟首饰关系不大
7.其他准备
身材稍微过得去的这一栏都可以不看,比如上图里的那位就根本不用看一眼。我专为和我一样无论各方面都很过不去的人写的。
一个假胸,我买的是台湾vstyle 波波小姐,可以充气效果非常好,推荐多买几个贴片在家自己试试。我就没试当天很有些手忙脚乱,好在有结过婚的朋友当仁不让地站出来了,亲手帮我戴上了还充了气。(没有链接也没有图)
一个假屁股,戴厚海绵的内裤,婚纱店大姐力荐,对我简直是一帖神药。如果早一点想到世上还有这样的东西,说不定我也能大胆挑战鱼尾款礼服婚纱。(没有链接也没有图)
一个假腰,我买的是spanx塑形内衣,但是我通过两个月的辛勤锻炼,腰部赘肉已经大幅减少了,穿它不是为了瘦腰,是为了矫正一下驼背和以防坐在椅子上时腰部起褶不好看。(没有链接也没有图)
8.上部结束语
虽然题目写的是操办婚礼,主要还是聚焦在新娘本人的穿戴上了。身为一个时尚博主,我感觉不把这方面唠明白了,等于本职工作没做好。下部开始着重说说如何和婚庆工作人员交流合作以及确定和执行流程。
新人在国内办一场婚礼,很大程度上都是将时间花在平衡自己与各方需求上。但是这中间的热闹与情感都是实打实的,都会在那一天猛烈爆发出来并推向最高点,经历其中的人很难不对此记忆深刻,并在事后几十年中一再回味。对于我来说,婚纱可能是长这么大穿过的最好看的裙子了,光是这一点,就让我对婚礼这事葆有深情厚谊,更别提还涨粉了呢。
既然说到涨粉了,我公司最近对我提了个不大不小的要求,让我推一推我司的官方微信号。这是一个聊动漫的公众号,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不感兴趣只感兴趣我在哪儿上班的也可以去看看。连我在哪儿上班都不感兴趣的但是就特别喜欢我的人更应该去看看,让公司看看我堂堂一个大号的实力与号召力,谢谢大伙儿了啊。
微博
搞艺术一横
1.为什么要办宴会型婚礼
有人愿意在包机请亲友去海岛,有人也是小夫妻加上证婚人去哪个无人之地就把婚给结了。而我和小李,是人在英国的情况下得知我们将于2015年1月2日在半岛酒店举办婚礼。这句话有两个要点:一是上海的冬天,二是室内婚礼。另外,来宾构成是这样的:五桌我和小李的客人,二十五卓小李爸妈的客人。所以这注定了我们将拥有和大多数中国年轻人一样的宴会婚礼,不能在户外长时间活动,也无法营造自然、清新等氛围,更无法办出个自主创新万众创业。但是!那也要好好操办一番,尤其是我,整个2014年都处于闲置状态(虽然此前已经闲置了好多年),我理所应当为我俩的婚礼尽心尽力。
2.婚礼前的准备
以婚礼当天的时间节点来说,倒推前九个月你都会处于被所有人耳提命面“要多上点心”的阶段。但是实际上前八个月你都觉得很空闲,婚礼团队会告诉你不急,一切都会在最后一个月里被安排妥帖。这是真的,反正无论做成什么鬼样,你的婚礼都会如期举行。
但是前八个月还是有一些需要准备确认的事情,比如拍婚纱照。我自己的婚纱照是在伦敦找竹子lovestorage拍的,当时看过她拍的pre-wedding作品,很喜欢她把控视频的节奏感。最后出来的照片也特别好,基本预热了我整个婚礼前期的准备。每当我觉得操办婚礼麻烦,就翻出照片把玩一番,想到一旦婚礼结束就会有新的照片供我自己欣赏,因此而平添了很多勇气。
![]() |
![]() |
![]() |
![]() |
另外一件就是所有新娘们都很酷爱的,可能比拍照爱得更深刻的,选婚纱。外国新娘在这种场合一般只选一条wedding dress,讲究点的才加上reception dress和evening dress。那么在中国办婚礼的第一个好处便凸显出来了,新娘至少要三套衣服打底:出门纱,主纱和敬酒服。三次选择机会,刺不刺激?我天秤座,感到非常刺激了。
3.婚纱
我自己的婚纱是在Vera Wang定的,而且是我试的第一条。我觉得第一眼是有魔法的,后面试得再多还是觉得第一次穿的那条最好看。在这方面Vera Wang简直是太有优势了。你假设一下你要买婚纱,你第一个想去哪儿?Vera Wang对不对?不用动脑子,最好约,基本各个都市都有。
![]() |
Vera Wang的婚纱价格大概最平的是5000美元一条,往上跑没边。但是真到了很高的级别,很少人会选择Vera Wang,因为它本身就是定位在中产的品牌。另外,我很惊讶它竟然是分号码的,从0号-16号(?),先定尺寸,然后婚纱做好了运到店里还要再次fitting,并且三次fitting还要加收850美元的改衣费。这好像离说好的量身定制相差得有些远。
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地穿上了这条经典款bridal wars,小李帮我选的。他几乎是第一次看我穿这种连衣裙,用剪裁突出了我唯一没有赘肉的肩胛骨,藏起了凸起的肚子和扁平的臀部,还遮住了弯腿,作为一个在婚纱店感受first look的男士,他被打动了。
![]() |
![]() |
![]() |
▲这条裙子是Vera Wang为电影《Bridal Wars》设计的
除了Vera Wang之外,我还试过的牌子有三个:Elie Saab, Pronovias, Jenny Packham。
Pronovias是西班牙那挂婚纱的代表,修身剪裁和大量运用蕾丝。我觉得它适合那种身材完美肤色健康的地中海女生。
![]() |
![]() |
Elie by Elie Saab是Elie Saab为Pronovias设计的婚纱线。我拿着Pronovias与Elie Saab设计思路一样但是价格相差五倍的两条裙子比较,发现Elie Saab上身之后确实更出色,差在了质地和手工刺绣上,另外无论是腰线的设计还是伞裙的轮廓都更修身,也适合宴会厅婚礼。
![]() |
![]() |
▲Elie by Elie Saab (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Atelier Pronovias是旗下另一条高端线,价位与Vera Wang基本款差不多,今年这条线的走秀系列我很喜欢,也是最近比较红的婚纱款式。
![]() |
▲Atelier Pronovias
Jenny Packham就是那个“凯特王妃最爱”礼服设计师。(其实凯特王妃真的是一个人顶十几个网红在用)整体走的是轻盈文艺路线。我觉得穿去海岛结婚就挺合适,放在中国式婚礼的语境下可能会不太搭。
![]() |
![]() |
![]() |
▲Jenny Packham
在主纱确定的情况下,我开始琢磨出门纱。这个概念也很独一无二,是中式习俗与西式婚礼交配后的产物。潮汕新娘在这种时刻简直是必备龙凤褂,否则跟那满身的金镯子不配套。我妈也没想着给我买金镯子,所以我自然也没有穿龙凤褂的需求。(事实上,如果有这个需求我就不结婚了)
在出门纱这个价位,我尝试了更多。主要是我当时人在国外,发现2000美金以内的婚纱选择虽然多,但是看上去总有些差强人意。比如蕾丝/纱的质地太硬,或者点缀的花瓣龟缩成一团。
最后我还是在White by Vera Wang买了一条,主要是因为它便宜。不用2000美金,1000美金以内就能搞定,我买的那条因为是last piece还额外减价了200美金。在这儿我给所有被White by Vera Wang美轮美奂的catalogue打动过的女生提个醒,这条副线虽然设计是VW出的,但是从生产到出售都是由David's在操作。而我步入David's的第一感觉,是这是婚纱界的Costco。
![]() |
![]() |
![]() |
▲我那条买了并没有穿的
我回国之后感觉并不太合适,因为这其实是适合做主纱的一条裙子,穿着它来应付整个白天的流程实在太不方便了。在实体考察了几家上海的定制婚纱店之后,我欣喜地发现完全可以租一条。而在wecouture和shine moda之间选择了后者,一般来说租的价格是买价的4折,考虑到这家店的定制价格只是2w左右,所以租条出门纱更为经济环保。
![]() |
![]() |
![]() |
▲Shinemoda 2016AW collection
![]() |
![]() |
4.礼服
礼服这方面我就更乏善可陈了。虽然看上了很多家礼服,但是他们都太贵了。
绿色satin的这条是我最后一次去Vera Wang fitting的时候,在店里刚好看到的。绿色是我最喜爱的颜色,也是我婚礼的主色调,低腰身的设计也刚好有几分类似《赎罪》里迷住过我的那条礼服。
![]() |
![]() |
此外还有一条红色蕾丝裙是敬酒时候穿的,被公认为当晚最好看的一条裙子。为什么呢?因为真的是很本土的一个礼服工作室做的,裙子非常能够衬托亚洲女性寡淡的身材线条,帮助最大的是试衣服的店员经验老道,指点我去买一个假胸和假屁股。一下子就把我从辛苦的健身运动中解救出啦了。没办法在短短两个月内练出一个挺翘的臀部?没关系我可以假装练出来了。
![]() |
▲没有全身照很难想像这衣服本身长什么样
我发个这件裙子的明星同款
![]() |
最后,first dance的时候我选了一条全亮片连衣裙,之前在年会礼服的时候提到过。这儿再提一遍,教跳舞的老师一再表示这条裙子太俗,我心想你懂个屁,我堂堂Miranda Kerr同款。至于我到底喜欢不喜欢Miranda Kerr,不重要,反正是个名人同款就行。
![]() |
![]() |
▲又一次名人同款了,服不服?
5.婚鞋
婚礼那天是我第一次穿高跟鞋站立超过一个小时。我之前在自己微博上写过:“高跟鞋的寿命有两天,一天是刚买回来时在家里一直穿着,恨不得洗澡都能踩着它,并且自信在外面能至少穿满一个晚餐时间。另一天是真的穿去吃晚饭了然后饭后蹒跚着走向停车场,下楼时紧紧抠住楼梯扶手。”所以可想而知我穿高跟鞋的经历既不丰富,过往历史又很有些心理阴影,选一双舒服的鞋比好看对我来说更重要。
基于这个原则,选了Manolo Blahnik Hangisi。十厘米的高跟鞋中很难找到比这双更舒服的了,在尖头鞋中它算鞋头宽大不会给脚掌造成太多压迫的。至于能不能穿足一整天呢?哎呀不穿怎么办呢,难道光着脚么?
![]() |
▲穿这双鞋就是跟世界一半人口撞款,我的摄影师根本不稀得照我高跟鞋,搞得我只能去pinterest上盗图
下面这些高跟鞋通通都是摆设,当时配得时候想得可好了。蝴蝶结louboutain配绿礼服,裸色蕾丝gianvito rossi配米色婚纱,红色缎面sophie webster再配红色敬酒裙。是不是完美?心灵合一。实际上其他几双根本没穿过,当晚我换一遍衣服恨不得有八个人进化妆间来催我,谁还顾得上让我换鞋?别说这几双了,我特意准备的十二厘米坡跟鞋都没用上,脚往刑具里一塞就走。
![]() |
那么来自婚鞋的建议可能是:1. 尽量早点买配婚纱的鞋子因为后期fitting的时候需要穿上;2. 虽然实际上只要一双鞋子就够了,但是你爱买多少买多少。婚纱礼服以后就穿不上了,但是鞋子就不同了(依然是骗人,之后也不会穿); 3. 实在怕痛的人买一个Compeed防水泡膏涂上,不过我保证忙起来你会忘记脚痛。
![]() |
6.首饰
在中国,办一场婚礼的最高准则就是中西合璧,东方不亮西方亮,哪儿的风俗你喜欢你就用。非常粗俗非常一锅烩,但是情况确实是这样的,新人们只能直面这样的热闹混沌,在杂乱无序中挣扎出一个顺序。这点在下篇流程筹备中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体现到首饰这一方面,就是我可能是小时候看了太多亦舒的言情小说,对“一点新一点旧一点借来的一点蓝”这个风俗记得很牢固。在选搭配的首饰时灵光一现,坚持要体现蓝色。
最后选了两条项链,一个是在香港品牌Madia找了一颗合心意的round brilliant cut单钻,一个是毫无新意的Tiffany key。其实我之前一直想要在婚礼上戴的是Chaumet josephine系列的项链,但是路过Tiffany的时候正好看见了这条项链上有蓝宝石点缀,我妈也挺喜欢就送我了。
![]() |
婚礼上戴这种首饰其实很吃亏,呈现在照片上或者远远看过去都不够乍眼,无法营造星光灿烂的效果。但是我觉得买那种婚嫁钻石系列不值得,就是全部碎钻镶嵌老大一坨环绕在脖子上。大概几十万能搞定全套,不过是真正的一次性投资,戴完一次就绝对不就出现第二次了。
上次参加宴会婚礼朋友戴了好多造型不错的首饰,在灯光下被闪到了。后来我问她(本着被吓到了心想这得多贵的心理)在哪儿买的,她说是apm monaco,因为婚礼当天后台来往人太杂乱,选这个就算丢了也不心疼。这个真的很聪明,我羡慕得捶胸顿足,推荐所有新娘们将其列为首选。
![]() |
![]() |
![]() |
▲当然她本人就是一个大写的美,跟首饰关系不大
7.其他准备
身材稍微过得去的这一栏都可以不看,比如上图里的那位就根本不用看一眼。我专为和我一样无论各方面都很过不去的人写的。
一个假胸,我买的是台湾vstyle 波波小姐,可以充气效果非常好,推荐多买几个贴片在家自己试试。我就没试当天很有些手忙脚乱,好在有结过婚的朋友当仁不让地站出来了,亲手帮我戴上了还充了气。(没有链接也没有图)
一个假屁股,戴厚海绵的内裤,婚纱店大姐力荐,对我简直是一帖神药。如果早一点想到世上还有这样的东西,说不定我也能大胆挑战鱼尾款礼服婚纱。(没有链接也没有图)
一个假腰,我买的是spanx塑形内衣,但是我通过两个月的辛勤锻炼,腰部赘肉已经大幅减少了,穿它不是为了瘦腰,是为了矫正一下驼背和以防坐在椅子上时腰部起褶不好看。(没有链接也没有图)
8.上部结束语
虽然题目写的是操办婚礼,主要还是聚焦在新娘本人的穿戴上了。身为一个时尚博主,我感觉不把这方面唠明白了,等于本职工作没做好。下部开始着重说说如何和婚庆工作人员交流合作以及确定和执行流程。
新人在国内办一场婚礼,很大程度上都是将时间花在平衡自己与各方需求上。但是这中间的热闹与情感都是实打实的,都会在那一天猛烈爆发出来并推向最高点,经历其中的人很难不对此记忆深刻,并在事后几十年中一再回味。对于我来说,婚纱可能是长这么大穿过的最好看的裙子了,光是这一点,就让我对婚礼这事葆有深情厚谊,更别提还涨粉了呢。
既然说到涨粉了,我公司最近对我提了个不大不小的要求,让我推一推我司的官方微信号。这是一个聊动漫的公众号,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不感兴趣只感兴趣我在哪儿上班的也可以去看看。连我在哪儿上班都不感兴趣的但是就特别喜欢我的人更应该去看看,让公司看看我堂堂一个大号的实力与号召力,谢谢大伙儿了啊。
微博
搞艺术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