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夜的歌词时间
不知是不是因为到了焦虑的年纪,最近常常失眠。奇怪的是,平日里常希望能多读书多看电影,失眠时反而觉得什么都不想看。硬闭上眼,睡不着的长夜显得格外漫漫。明明拥有了许多“多出来”的时间,却因此而痛苦。
只好听歌。人在深夜变得敏感,许多歌听起来跟白天是两个颜色。白日听歌在意的是旋律,夜深人静则更留意歌词。我很喜欢好妹妹乐队的《你飞到城市另一边》,这首歌听了几年,深夜里,才注意到之前一直忽略掉的,歌曲开头的一段念白,一个有点低沉、有点温柔、又有点儒雅的声音:“你飞到城市另一边,你飞了好远好远,飞过了灰色的地平线,飞过了白天黑夜。”查了一下,这个声音的主人,叫姚谦。
姚谦,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细细一看他的作品列表,才发现不是“似曾相识”这么简单,说“伴我成长”更为贴切。姚谦,华语流行歌坛写词人,制作人,获得过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也拿下过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歌词作品包括王菲《我愿意》、蔡健雅《陌生人》、《深信不疑》、李玟《Di Da Di》、刘若英《原来你也在这里》、莫文蔚《电台情歌》《爱情》、曲婉婷《爱的勇气》、王心凌《爱的天国》、萧亚轩《最熟悉的陌生人》、辛晓琪《味道》、徐怀钰《水晶》……还有那首从小到大,我每次听都想要落泪的《鲁冰花》。
这才知道那么多我爱的歌词,竟然都出自同一人之手。这种惊喜,像突然挖到宝藏的快乐,带着后知后觉的猛醒。所以看到豆瓣时间推出“姚谦写词课”时,便毫不犹豫地下单。我竟有些不舍得在白天听豆瓣时间,而是选择把它留给一个又一个的失眠夜。
每首歌词,先由姚谦亲自读一遍,再听无歌词的吟唱,最后听姚谦老师的台湾腔娓娓道来,分析那些熟悉歌词的构成,介绍创作的八卦和背景。姚谦的声音与宁静的夏夜特别相衬,就这样,失眠的焦躁夜晚忽然变得温柔充实起来。
于是知道了《我爱夏卡尔》是先有曲后有词的作品,知道江美琪在拿到歌词之后曾因姚谦的一句“你知道夏卡尔吗?”而偷偷哭泣——她那时不熟悉夏卡尔,担心自己演绎不好这首歌。后来姚谦为此专门送给江美琪一本夏卡尔画作,再后来便有了这首歌的完美演绎。听了这个故事后,我对江美琪的印象都变更好。原来一首歌背后有那么多认真在支撑,远远不是按曲唱词那么简单。
于是知道了好妹妹乐队的新歌《平常邮件》是先有词后有曲,而这词正来自姚谦对日常生活的点滴感悟。当写信变成令人怀念的事,姚谦寻得将书信体变成歌词的可能。我闭着眼,听姚谦讲他写词时的孤独和思考,听秦昊讲述他和张小厚给这首“非常规”歌词谱曲的体验。好像亲历歌曲一点一点诞生的过程,再听时,觉得整首歌都亲切许多。
于是知道了李宗盛《生命中的精灵》诞生时华语流行音乐的时代背景,知道了歌词韵脚起伏与旋律所需用字结构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样一首从头到尾都没提过“爱”字的歌,是怎样在字里行间表达出诚恳隐约却强烈的情感,怎样在白话歌词中将叠句运用出独有的精彩。
于是知道了萧亚轩《窗外的天气》歌词素材来源于台北夏日天气,连专辑将于夏天发行这件事在写词时都被考虑进去。明白歌词里为什么要用到泰戈尔的诗句,明白该如何通过描述挣扎和无奈来诠释悲伤情绪,又如何利用旋律结构将故事灵感分解布局。
……
姚谦说,透过抽离的创作,可以帮助自己看见自己。
除了讲解歌词以外,姚谦还会推荐一些延伸阅读的内容。他讲画家夏卡尔的爱情与乡愁,讲朦胧诗派的特征,朗读德国诗人里尔克的《秋日》……我听到的不仅是一堂堂写词课,更是姚谦多年来的品味沉淀。终于知道一个那么优秀的作词人,平日里在读些什么看些什么想些什么,他离我那么远,又这么近。像一位老师,又像一位老友,赶走失眠带给我的焦虑与烦躁,带我进入那些与歌词相关的平行时间。
我仍然痛恨失眠,却不再害怕失眠。
如果你也失眠,推荐戳这里订阅《姚谦写词课》
当然,愿你永远不必失眠。
PirateQ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紧急撤离 (10人喜欢)
- ChatGPT阅读了我的豆瓣日记并对我进行了一次人格侧写 (6人喜欢)
- 2024年的最后一天,我翻了下今年的手帐 (15人喜欢)
- 今年的豆瓣年度报告让我吓了一跳 (9人喜欢)
- 从“暖气不热”看到我妈逆来顺受的一生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