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文化|小满未满
在我国古代,人们为了表现季节的迁移,在农历中标注了二十四个特定的节令。这些节令有的反映四季变化,有的反映气温的差别,还有的表现了作物、气候的变化,小满便是反映气候的节令之一。
每年的5月20日至22日间,当太阳达到黄经60°,就是小满到来的时候。于2017年,小满的准确时间为北京时间5月21日的4点31分,也就是今天。
古书中曾有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每年一到小满时节,北方的夏熟作物陆续生长至颗粒饱满,但还没有成熟,因此称为小满。
“小满”这个称谓暗含着古人的审美。大家都知道,二十四节气中但凡“小”,多对应一个“大”,如小雪、大雪,小暑、大暑。只有小满,后面紧接着到来的节令是芒种,俗语中则有“小满不满,芒种开镰”一说。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无论什么事,做得太满都将导致亏损,只有那个将满未满的程度,如酒至半酣但还剩下一口,宴席至半而宾客还未散;又如稻谷刚刚丰硕,坠在枝头,将落未落,都是刚刚好的圆满。
小满有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麦秋至。这句俗语囊括了小满时节的三个气候变化特征。
第一候,苦菜秀。每到小满时节,产粮的作物尚未成熟,古时候的人们要如何饱腹呢?“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在这粮食不济的日子,苦菜刚好到了一年中最肥美的时节,常被采来充饥。苦菜虽然味苦,但好在可以填饱肚子。红军长征途中也曾用苦菜做食物,保证了战士们的食物需求,在战时发挥了极大作用,因此苦菜又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菜本身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有清热解毒、败火凉血的功效,时至今日,虽然已经没有食物不足的担忧,但是在小满时节吃吃苦菜,也是不错的养生方式。
第二候,靡草死。《礼记·月令》记载,“(孟夏之月)靡草死,麦秋至”。孔颖达疏:“以其枝叶靡细,故云靡草。”靡草是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喜阴植物。每到小满时节,夏季已经来临,日照也逐渐强烈,就会将这种喜阴的小草晒至草叶枯黄萎靡,正是小满时阳光日盛的标志。
第三候,麦秋至。这里原本说的是“小暑至”,后于《金史至》中做出修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这是说在这刚刚入夏的季节里,麦子已经金黄,小满正是代表着这些作物收获的秋季。对于庄稼人来说,小满正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日子。
为了庆祝这个丰收节气,每到小满,民间都会有丰富的民俗活动。
祭车神(又名:祭三车)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地。”三车指的是,水车、牛车、丝车。(又有说牛车为油车。)传说中掌管水车的车神是白龙。按照习俗,每逢节令,民间就会准备好大酒大肉,将其置放在车基上,同时摆上香烛等物祭拜车神。且祭品中必定放上白水一杯,在祭拜时泼水到农田中,以祝水源永旺。水是古时农业的立根之本,由这些旧俗,也可以看出那时农人对水源的重视。
抢水
按照旧例,水车要到小满时才能启动。在以农耕为主的农村,水车的排灌是大事。人们为了庆祝这项活动,例行要举办抢水仪式。每到这一天,黎明时村人就会群体出动,在车基上吃完自家带来的麦糕、麦饼,等到执事人一声令下,锣鼓传令,大家便击器响应,踏上水车。随后,数十上百人同心协力,将数十辆水车踏得一同转动起来,河水在这样的声势下被引灌进田地,一直到河沟里的水流光为止。
蚕神寿诞
“男耕女织”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自然分工模式,女织在北方以棉花为主,在南方则是缫丝养蚕。传说小满是蚕神诞辰,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因此每到这一天,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就变得十分热闹,人们用面粉或者米粉做出形似蚕茧的小吃,以此来祈祝今年蚕茧的丰收。
每到小满,紧伴着的便是天气日渐炎热,日照日渐强烈,防暑降温是我们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工作。当此时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苦味菜,如苦瓜、苦菜等,清热败火,消暑解毒,既应了节令,也是养生护理的不错选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 |
每年的5月20日至22日间,当太阳达到黄经60°,就是小满到来的时候。于2017年,小满的准确时间为北京时间5月21日的4点31分,也就是今天。
古书中曾有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每年一到小满时节,北方的夏熟作物陆续生长至颗粒饱满,但还没有成熟,因此称为小满。
“小满”这个称谓暗含着古人的审美。大家都知道,二十四节气中但凡“小”,多对应一个“大”,如小雪、大雪,小暑、大暑。只有小满,后面紧接着到来的节令是芒种,俗语中则有“小满不满,芒种开镰”一说。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无论什么事,做得太满都将导致亏损,只有那个将满未满的程度,如酒至半酣但还剩下一口,宴席至半而宾客还未散;又如稻谷刚刚丰硕,坠在枝头,将落未落,都是刚刚好的圆满。
![]() |
小满有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麦秋至。这句俗语囊括了小满时节的三个气候变化特征。
第一候,苦菜秀。每到小满时节,产粮的作物尚未成熟,古时候的人们要如何饱腹呢?“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在这粮食不济的日子,苦菜刚好到了一年中最肥美的时节,常被采来充饥。苦菜虽然味苦,但好在可以填饱肚子。红军长征途中也曾用苦菜做食物,保证了战士们的食物需求,在战时发挥了极大作用,因此苦菜又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菜本身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有清热解毒、败火凉血的功效,时至今日,虽然已经没有食物不足的担忧,但是在小满时节吃吃苦菜,也是不错的养生方式。
![]() |
第二候,靡草死。《礼记·月令》记载,“(孟夏之月)靡草死,麦秋至”。孔颖达疏:“以其枝叶靡细,故云靡草。”靡草是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喜阴植物。每到小满时节,夏季已经来临,日照也逐渐强烈,就会将这种喜阴的小草晒至草叶枯黄萎靡,正是小满时阳光日盛的标志。
第三候,麦秋至。这里原本说的是“小暑至”,后于《金史至》中做出修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这是说在这刚刚入夏的季节里,麦子已经金黄,小满正是代表着这些作物收获的秋季。对于庄稼人来说,小满正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日子。
为了庆祝这个丰收节气,每到小满,民间都会有丰富的民俗活动。
祭车神(又名:祭三车)
![]() |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地。”三车指的是,水车、牛车、丝车。(又有说牛车为油车。)传说中掌管水车的车神是白龙。按照习俗,每逢节令,民间就会准备好大酒大肉,将其置放在车基上,同时摆上香烛等物祭拜车神。且祭品中必定放上白水一杯,在祭拜时泼水到农田中,以祝水源永旺。水是古时农业的立根之本,由这些旧俗,也可以看出那时农人对水源的重视。
抢水
![]() |
按照旧例,水车要到小满时才能启动。在以农耕为主的农村,水车的排灌是大事。人们为了庆祝这项活动,例行要举办抢水仪式。每到这一天,黎明时村人就会群体出动,在车基上吃完自家带来的麦糕、麦饼,等到执事人一声令下,锣鼓传令,大家便击器响应,踏上水车。随后,数十上百人同心协力,将数十辆水车踏得一同转动起来,河水在这样的声势下被引灌进田地,一直到河沟里的水流光为止。
蚕神寿诞
“男耕女织”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自然分工模式,女织在北方以棉花为主,在南方则是缫丝养蚕。传说小满是蚕神诞辰,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因此每到这一天,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就变得十分热闹,人们用面粉或者米粉做出形似蚕茧的小吃,以此来祈祝今年蚕茧的丰收。
每到小满,紧伴着的便是天气日渐炎热,日照日渐强烈,防暑降温是我们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工作。当此时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苦味菜,如苦瓜、苦菜等,清热败火,消暑解毒,既应了节令,也是养生护理的不错选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