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往事三部曲》读后感
大刘的代表作(《三体》 《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不仅荣获“雨果奖”实至名归,在我国乃至世界掀起“硬科幻”热,创造了现象级的文化产品,更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推开这扇神奇的大门,仿佛被吸入了黑洞,我的面前出现的是星空,是宇宙,是文明的无限可能和自我颠覆。
《地球往事三部曲》犹如一幅宏大精美的画卷,它徐徐展开,层层迭进,波澜壮阔,不可思议。读罢,教人直欲拍案叫绝,却又哑然失声。这是一部寓意深刻的现代史,也是一部以光年为尺度的未来史。
其实我认为,这部书之所以如此成功,之所以不论文理科出身的读者都对它爱不释手,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是一部难得的发人深省的社会乃至哲学佳作。
书中不仅有华丽逼真的科技呈现,让人眼前一亮;也有充满史诗感的文明演进,令人伏案沉思;既有宏伟盛大的景象描写,让人脑洞大开;又不乏生动细腻的比喻,令人心尖一颤。可以说,这些是作者科学严谨的理论基础、具有批判性的逻辑思维、充满想象力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人文情怀的综合体现。
叶文洁、罗辑、章北海、维德、程心甚至 “智子”。。。各色鲜明的人物形象刻在读者闹钟声挥之不去的同时,也在拷问着人性。究竟何谓普世价值观,何谓道德?如何战胜劣根性?如何避免重蹈失败覆辙?关键时刻,是牺牲良心,还是牺牲生命?是敌,是友?人性,还是兽性?面对选择,何去何从?。。。
更为深刻的,是贯穿其中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政治体制、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文明演化、社会变革、科技发展、思想教育,宗教信仰等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抓住些甚么。
下面谨从个人角度总结一下印象最深刻的几个方面,以及本书中最吸引我的部分。
1、时间线。本书宏大叙事的宇宙观,从其中一些时间线可见一斑:危机纪元、威慑纪元、广播纪元、掩体纪元、银河纪元、星系黑域纪元,“第647号小宇宙”,还有,“时间之外的往事”。。。我们仿佛在不断打怪升级,逐渐从一个狭隘的虫子变成客观冷静的上帝视角。
2、科学和技术。作为一部有口皆碑的“硬科幻”佳作,令人拍案叫绝、目不暇接的科技盛宴当然不容错过:脱水、冬眠、宇宙探测器、穿梭机、引力波、中微子、核聚变、反物质、“水滴”、“智子”、超膜、曲率推动、“光粒”、二向箔,神经元计算机、宇宙扩张和坍缩。。。我们仿佛经历一个酣畅淋漓的解题过程,总是在自以为是的沾沾自喜后遭遇昆式暴力的致命打击,在错愕中倔强不甘,匍匐前行,又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找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3、面壁者与破壁人。相信很多朋友都对这一设计情有独钟。我认为除去丰富的内容支撑以外,这种设置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定式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纠缠,一种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的对峙,同时也透露着思想和文明多样性和深刻性。本书中与此相近的设置还有很多,包括“地球三体组织”中的“降临派”和“拯救派”,再到震慑失败后的“地球治安军”和“地球抵抗运动”成员,直到宇宙中的“战争派”和“归零者”。。。正如书中表达的那样,无论是在哪一层级的文明中,都会有理想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激进主义者。。。而历史只不过是由无数个偶然走向串起来的必然。
4、宇宙公理和定律及其推理。其中包括大多数读者最为喜爱的“黑暗森林法则”,而放眼宇宙,被低熵体以生命为代价才窥得一角、几经纠结质疑才被小心奉为圭臬的定律也只不过是更高级文明中一个地位低下的“歌者”的日常清理活动的工作准则而已。在宇宙的战争中,神级文明都是直接拿宇宙规律当武器等,或者说用物理、数学等规律作为攻击和防御手段。而人类穷极潜能所发展出的尖端科学技术也不过就是勉强够建造一座暗域的“牢笼”,以自我囚禁的方式苟且偷生。即便破釜沉舟侥幸搭上了通往宇宙的“快车”,面对早已濒临干涸的“海”和怒甩人类上亿光年的“大鱼”们,也是微不足道。
5、三个童话故事。这是本书最令我惊喜的部分,在故事之中再讲一个故事本身就很难,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大刘把这个故事讲得很好,简直是太好了!《王国的新画师》《饕餮海》《深水王子》,这三个故事本身都是很美的童话,有着丰富的意象和内涵,本身就足够引人入胜,而它们又共同组成了一套向人类传递加密情报的信息载体,覆盖着重重隐喻和影射,毫不牵强地织就一张布满重重机关的大网,每一步行差踏错都可能是地雷或彩蛋,这就仿佛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片融合了推理、悬疑和谍战题材,完美地镶嵌在史诗级科幻的大背景之中,让读者跟随书中的科学工作者和各类解谜专家们一起,剥开“云图”般的层层迷雾,挣脱亦真亦幻的“盗梦空间”,寻求探索真相的巅峰体验。
6、宇宙维度。作者在书中不止一处好不吝惜笔墨地铺陈和描写多维空间,以及带给人的震撼心理体验。从三体世界制造“智子”探索过程,到一心想当圣女的拜占庭女巫“隔空取物”,到“万有引力号”和“蓝色空间号”从翘曲点穿越往返“四维碎块”的奇幻经历、再到最终被“二维化”降级消灭的太阳系。。。这种超出日常经验的认知不仅带来无比炫酷的画面感,也带给我们极强的心理冲击,正如同书中人物每一次升维体验都像是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一般,重塑了人类的思想、文明和价值观,即便再回到低维,一切也再不可能一样。
但我想说的是,在我们阅读这三部曲的过程中,其实我们自身的视角也在不断变动升级之中——从对西方世界抱有一丝防备的中国人,到心系家园安危的地球人,或许再到太阳系人、银河系人。。。最终成为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批判者和思想者。也许我们的立场也在不断变化——对叶文洁,从同情她的苦难,到怪她偏激,再到感激她传递了一颗希望的火种;对章北海,从不解他的偏执,鄙夷他的手段,到钦佩他的先见之明,再到慨叹他最终的功败垂成;甚至对“智子”,从最初恐惧“她”的未知强大,轻视“她”的见风使舵,感激“她”的握手言和,惊愤“她”的背信弃义,甚至或许钦佩“她”的忍辱负重,再到最后与“她”成为相濡以沫、命运与共的同伴。。。因此,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可以说我们自身的思想维度也在不断跨越拓展,内心的某一个角落得到了调试、重启、沉淀或升华,那么,或许足矣。
总之,以《三体》为代表的《地球往事三部曲》循序渐进、一气呵成,可谓打破极限、气势恢弘的翘楚之作。说它单纯,却又寓意深广,说它简约,却又包罗万象,而留给读者那简洁而深邃的尾音,厚重如整个宇宙,也轻翩若整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