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
查看话题 >捕鱼摸虾的那些事
平常人赴宴,吃食无外乎鸡鸭鱼肉。但由于生活在水乡,自小鱼没少吃,所以长大以后一直对吃鱼不怎么感兴趣,每每上席,贪馋的目光只会盯着肉类。
小时捕鱼的方式五花八门,比起现在垂钓的方式那有趣多了。
姑妈家住在老圩心里,沟汊密布,鱼自然多,多到你只要敢下到水里,就会有鱼敢咬你脚。小时候只要放假,我就会到姑妈家住几天,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姑妈家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所以日子比较好过,吃得肯定比在家好。顺便说一句,我家是五个男孩,又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能吃到什么?再一个原因,那就是跟表弟抓鱼,那真是特别好玩。
一种方式,是找一个小沟渠,先把涵管一堵,然后从另一端用一根竹杆赶鱼。觉得差不多了,就再用泥巴筑个小坝。然后就两个人用脸盆从渠里向外戽水。戽水是个枯燥的力气活,为了有趣味点,我们会把水朝着不同的方向来运输。或者在中途去哪个瓜田里弄个菜瓜啃啃。等到水快见底了,那就是快乐的捉鱼的时光。我这里的任务就是坐在田埂上接受胜利果实,因为我捉不住鱼。表弟是鱼的天生对头,看着他脚一踩,两手一伸,一条黑鱼就出了水面,很老实的样子。那些鲫鱼他是手一抓就一条,都不用脚。看鱼捉差不多,我们就扒了水坝回家了。
表弟还有一种捕鱼的绝招,就是叉鱼。那得晚上,带上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和一柄钢叉,到大河边上去。那里的河里水很清的,还长着一些水草,那些水草割上来晒干了,可以喂猪的。表弟说那些鱼晚上一般就待在河半中间的水草里睡觉。表弟左手拿着手电筒在河面上巡视着,右手的钢叉斜斜地紧握在手中,对着河面的光圈。在我还什么没看到的时候,他的钢叉飞快地插到水里,轻轻一收,一条大鱼就会在叉尖上抖动着了。
再说捕虾的事。先说捕河虾。捕河虾需要用一种专门的工具,叫虾钓子。表弟用的是一张一平方米见方的纱布,再用两根竹片作为对角线,把纱布的四个角绑在竹片上。在竹片交叉点再绑一个长约十厘米,宽约五厘米,厚约二三厘米的砖块,砖块中间挖个圆孔。这块小砖的作用一是能让虾钓子沉入水中,别外一种作用,就是在圆孔中放入钓饵。诱虾的饵是用炒熟的米面再用香油拌下,放一点点在砖块的圆孔中就行。这个虾钓子再用绳子、竹杆组合就可以放在河里了。一般是放在河边踏埠边上,因为那儿经常淘米洗菜,虾子比较多。虾钓子放一会,再轻轻提出水面,那透明铮亮的虾子就在纱布里跳跃了。
还有一种是小龙虾,我们那叫海虾。河汊稻田里特别多。表弟说他一般不喜欢捉这种虾子,说没什么技术含量。我说还是很好吃的,于是他就会拿个家里装化肥的空塑料袋,出门了。我就跟在他后面晃荡着。他下到稻田里,两手在田埂下水里摸,我拿着口袋在上面装。不到一个时辰,大半口袋的海虾就弄回家了。表弟一家人都不吃这种虾子,姑妈为了我,把这些虾子洗干净,然后放一大铁锅里,再放些水、盐、生姜、酱油等,用柴火慢慢烧,烧好了,就用大脸盆盛起来,放在院子里的凉床上,边上放一小碗醋。我就一个人对着这一盆海虾傻干上了,最后吃得是满嘴生香,心满意足,长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