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盛会 - 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2017
从上周五以来,加班加点看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的实况,比看奥运会轻松不到哪里去。虽然对音乐懂得不多,但我对体育也懂得不多,照样跟着提心吊胆瞎着急。看钢琴比赛也是这样。
此奖是美国著名钢琴家范.克莱本Van Cliburn在1962年创办的,每四年一次在得克萨斯州的沃斯堡市举行(都是大选后的那一年)。提一下克莱本这位传奇人物。克莱本生在路易斯安那州,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钢琴,他母亲也不含糊,曾经是李斯特的学生的学生。克莱本6岁时随父母搬到得克萨斯州,17岁进入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20岁得了Leventritt大奖,并首次在卡内基演出。克莱本的最高荣誉无疑是24岁(1958年)参加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一等奖。当时正值冷战,要确定得奖人时,前苏联的裁判们必须得到赫鲁晓夫的批准才敢把一等奖给美国人,赫鲁晓夫问:“Is he the best? 他是最好的吗?”
克莱本拿上头奖,回到纽约成了凯旋而归的英雄,收到纽约市民的夹道欢迎,至今他依然是唯一收到这一殊荣的音乐家。那一周的时代周刊封面是克莱本头像,一个黄色横幅是:“一个德克萨斯人征服了俄罗斯。” 这本过期周刊目前的市价是26.55美元。从1958年直到克莱本2013年去世,他为每一任美国总统演出过。克莱本多次回到莫斯科演出,媒体评论:“克莱本和俄罗斯观众相互爱慕是显而易见的。” 克莱本是gay,那个时候是同志还是有压力的,克莱本的个人生活并不幸福顺利。克莱本78岁的时候在得克萨斯的沃斯堡市去世。
克莱本国际钢琴赛到今年已经举行15次了,本届是第15届,5月25号开始,6月10号结束,决赛今天开始。每次大赛选30名钢琴家参赛,一等奖5万美金,二等奖2.5万。这次的三十名选手来自16个国家,其中有中国的Yutong Sun(网上查不到他的中文名,不知哪两个字),香港的张纬晴Rachel Cheung。孙Yutong进入了半决赛,没进入决赛。张纬晴状态极佳,顺利进入半决赛,也是唯一进入决赛的女性。我绝对是张纬晴的粉丝,脸书上也follow她。
中国选手不是第一次参加这个钢琴赛,2009年在第十三届克莱本钢琴比赛上,19岁的上海选手张昊辰和一位日本选手共同获得克莱本奖第一名。 Yeah!
本届大赛的时间和曲目规定是:
- 第一轮演奏时间45分钟,曲目自选,但必须有4-6分钟的马克安德烈哈梅林。第一轮刷掉10名选手。
- 1/4赛也是45分钟,曲目自选,但不可重复第一轮演奏过的曲目。1/4赛刷掉8名选手。
-半决赛分两个阶段,第一段时间不可超过一小时,自选一首recital,但不可重复前面演奏过的曲目; 第二段是和沃斯堡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指挥是英国老将Nicholas McGegan(很可爱的老头,很棒)。
-决赛只剩下6人,也分两段。大赛第一段和布伦塔诺弦乐四重奏团Brentano String Quartet合作演奏一首钢琴五重奏(布伦塔诺创始于朱莉娅,非常有名);第二段由大名鼎鼎的指挥伦纳德.斯特拉金指挥沃斯堡交响乐团,演奏整部钢琴协奏曲,曲目自选。
从规则可以看出,选手们准备曲目还是需要动点脑筋,也要一点运气。要么,就实打实,把所有可能的曲目都谈得滚瓜烂熟。贝多芬是人人都弹的,这几天我把贝多芬,莫扎特听饱了。这次最亲切的,要数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的钢琴协奏曲No 1, 《展览会之画》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大学的时候常常用一个walkman听,没撑到毕业就把磁带听破了。虽然越来越喜欢巴赫,但还是以柴可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最能感染我,感情流露自由奔放,但是巴赫的确能让我安静,有时心酸流泪。
整个赛事The Cliburn网站medici.tv实况直播,这是音乐爱好者们宅家get high的大好时光。我就是享受啦,并不懂,也不参加评论,但我很爱看屏幕上滚动的评论,很多人自己就是钢琴演奏者,大多是学音乐的人,有些人边听边读乐谱,评论很专业也很挑剔,作为旁观者能学到不少知识。
这次的主持是一对享誉美国,欧洲以及东南亚的钢琴二重奏家piano duo,Greg Anderson and Elizabeth Roe, 这一对在年轻观众里已经被爱到不能更被爱的程度,他俩在朱莉娅相识开始合作,多次得奖,特别是Liz Roe,得过几项古典的国际钢琴大赛的奖。他俩走遍世界传播音乐,在世界一流的富丽堂皇的音乐厅演奏,也在柏林纽约的大街上演奏。不过生活里他们不是伴侣,Greg Anderson已经有了自己丈夫,是一位医生,他们七年前在康州结为百年之好,Liz当然是Greg的伴娘噢。
决赛今天晚上开始,这是一流的电视音乐盛会。半决赛时有来自62个国家的2百多万人趴在网上看实况,难以想象今后这三天会有多少人。对于严肃音乐,有这么观众很不错的。我肯定会看到最后一分钟,看谁赢第一名。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除了个人风格和理解不同外,每个选手都非常棒,技艺精湛,大赛赛的是心理承受力和现场表现能力。
对于一等奖获奖金5万美元,我很有感慨,一个音乐家最早可能从三五岁开始学琴,其中的艰苦,枯燥,挫折,耐力,压力…都是无与伦比的,不比运动员轻松,但运动员成名后年薪少则几百万多则千万,音乐家只能赚到他们的零头。记得村上那本和小泽征尔对话的音乐书,小泽当了纽约爱乐乐团伯恩斯坦的助手和副指挥时,一个月工资才400美金,房租就花掉120美金,他穷的只能租地下室的公寓住。成名后小泽的收入也不算很高,很多年自己家里都没有钢琴。难道音乐家带给人们的快乐不必运动员更多吗?流行文化永远富文化,如何评判公平?
大赛实况链接:http://cliburn2017.medici.tv/en/
本次大赛日程和曲目选择规则:https://www.cliburn.org/2017-cliburn-competition/2017-competition-schedule/
此奖是美国著名钢琴家范.克莱本Van Cliburn在1962年创办的,每四年一次在得克萨斯州的沃斯堡市举行(都是大选后的那一年)。提一下克莱本这位传奇人物。克莱本生在路易斯安那州,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钢琴,他母亲也不含糊,曾经是李斯特的学生的学生。克莱本6岁时随父母搬到得克萨斯州,17岁进入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20岁得了Leventritt大奖,并首次在卡内基演出。克莱本的最高荣誉无疑是24岁(1958年)参加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一等奖。当时正值冷战,要确定得奖人时,前苏联的裁判们必须得到赫鲁晓夫的批准才敢把一等奖给美国人,赫鲁晓夫问:“Is he the best? 他是最好的吗?”
克莱本拿上头奖,回到纽约成了凯旋而归的英雄,收到纽约市民的夹道欢迎,至今他依然是唯一收到这一殊荣的音乐家。那一周的时代周刊封面是克莱本头像,一个黄色横幅是:“一个德克萨斯人征服了俄罗斯。” 这本过期周刊目前的市价是26.55美元。从1958年直到克莱本2013年去世,他为每一任美国总统演出过。克莱本多次回到莫斯科演出,媒体评论:“克莱本和俄罗斯观众相互爱慕是显而易见的。” 克莱本是gay,那个时候是同志还是有压力的,克莱本的个人生活并不幸福顺利。克莱本78岁的时候在得克萨斯的沃斯堡市去世。
![]() |
克莱本国际钢琴赛到今年已经举行15次了,本届是第15届,5月25号开始,6月10号结束,决赛今天开始。每次大赛选30名钢琴家参赛,一等奖5万美金,二等奖2.5万。这次的三十名选手来自16个国家,其中有中国的Yutong Sun(网上查不到他的中文名,不知哪两个字),香港的张纬晴Rachel Cheung。孙Yutong进入了半决赛,没进入决赛。张纬晴状态极佳,顺利进入半决赛,也是唯一进入决赛的女性。我绝对是张纬晴的粉丝,脸书上也follow她。
![]() |
中国选手不是第一次参加这个钢琴赛,2009年在第十三届克莱本钢琴比赛上,19岁的上海选手张昊辰和一位日本选手共同获得克莱本奖第一名。 Yeah!
本届大赛的时间和曲目规定是:
- 第一轮演奏时间45分钟,曲目自选,但必须有4-6分钟的马克安德烈哈梅林。第一轮刷掉10名选手。
- 1/4赛也是45分钟,曲目自选,但不可重复第一轮演奏过的曲目。1/4赛刷掉8名选手。
-半决赛分两个阶段,第一段时间不可超过一小时,自选一首recital,但不可重复前面演奏过的曲目; 第二段是和沃斯堡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指挥是英国老将Nicholas McGegan(很可爱的老头,很棒)。
-决赛只剩下6人,也分两段。大赛第一段和布伦塔诺弦乐四重奏团Brentano String Quartet合作演奏一首钢琴五重奏(布伦塔诺创始于朱莉娅,非常有名);第二段由大名鼎鼎的指挥伦纳德.斯特拉金指挥沃斯堡交响乐团,演奏整部钢琴协奏曲,曲目自选。
从规则可以看出,选手们准备曲目还是需要动点脑筋,也要一点运气。要么,就实打实,把所有可能的曲目都谈得滚瓜烂熟。贝多芬是人人都弹的,这几天我把贝多芬,莫扎特听饱了。这次最亲切的,要数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的钢琴协奏曲No 1, 《展览会之画》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大学的时候常常用一个walkman听,没撑到毕业就把磁带听破了。虽然越来越喜欢巴赫,但还是以柴可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最能感染我,感情流露自由奔放,但是巴赫的确能让我安静,有时心酸流泪。
整个赛事The Cliburn网站medici.tv实况直播,这是音乐爱好者们宅家get high的大好时光。我就是享受啦,并不懂,也不参加评论,但我很爱看屏幕上滚动的评论,很多人自己就是钢琴演奏者,大多是学音乐的人,有些人边听边读乐谱,评论很专业也很挑剔,作为旁观者能学到不少知识。
![]() |
这次的主持是一对享誉美国,欧洲以及东南亚的钢琴二重奏家piano duo,Greg Anderson and Elizabeth Roe, 这一对在年轻观众里已经被爱到不能更被爱的程度,他俩在朱莉娅相识开始合作,多次得奖,特别是Liz Roe,得过几项古典的国际钢琴大赛的奖。他俩走遍世界传播音乐,在世界一流的富丽堂皇的音乐厅演奏,也在柏林纽约的大街上演奏。不过生活里他们不是伴侣,Greg Anderson已经有了自己丈夫,是一位医生,他们七年前在康州结为百年之好,Liz当然是Greg的伴娘噢。
![]() |
决赛今天晚上开始,这是一流的电视音乐盛会。半决赛时有来自62个国家的2百多万人趴在网上看实况,难以想象今后这三天会有多少人。对于严肃音乐,有这么观众很不错的。我肯定会看到最后一分钟,看谁赢第一名。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除了个人风格和理解不同外,每个选手都非常棒,技艺精湛,大赛赛的是心理承受力和现场表现能力。
对于一等奖获奖金5万美元,我很有感慨,一个音乐家最早可能从三五岁开始学琴,其中的艰苦,枯燥,挫折,耐力,压力…都是无与伦比的,不比运动员轻松,但运动员成名后年薪少则几百万多则千万,音乐家只能赚到他们的零头。记得村上那本和小泽征尔对话的音乐书,小泽当了纽约爱乐乐团伯恩斯坦的助手和副指挥时,一个月工资才400美金,房租就花掉120美金,他穷的只能租地下室的公寓住。成名后小泽的收入也不算很高,很多年自己家里都没有钢琴。难道音乐家带给人们的快乐不必运动员更多吗?流行文化永远富文化,如何评判公平?
大赛实况链接:http://cliburn2017.medici.tv/en/
本次大赛日程和曲目选择规则:https://www.cliburn.org/2017-cliburn-competition/2017-competition-sche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