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庐随笔
中国古文化的精深,令人振奋,然而清末以后,西方科技的引入迅速挫败了中国。五四时期的文人,虽然批判旧的文化,不过他们本身有着很深的古文化根底,本身就是继承者。可是再到后来,尤其当代的文艺青年们,早已把老祖宗的东西置若罔闻,才会轻如浮萍,迷茫空虚。西方的科技暂时战胜了我们,可是文化不行,这是一定的。可怜的是,大多数年轻人还是找不到方向,西方的文艺本身没有问题,可是由于你自己无根,才会漂泊无依,零落四散。还是希望有志之人,重新发扬古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今天天气冷,到一个邻居家稍坐,他家里有一本医书,是一个老中医通过易经的象和数来治病的,大体是把人体的各种病痛归纳,按照不同的病,得出不同的数,再让患者用心诵念这些数字,用来治愈病痛。我知道易经的象数是最难的,也是应用最广的。许多大学问家都认为,易经的象数可以解决太阳系乃至宇宙间的所有问题。但我也很怀疑,数理可以这样治病,不过邻居讲,已经临床实验过了,每一例病患都已痊愈。不管是不是真有用,六十四卦能这样拿来实践,真是开了眼界。
百家讲坛有一个教授讲历史,说到崇祯年间,有一次火星在白天出现,皇帝慌了,开会找大臣们商量对策。教授站在讲台前,一肚子的学问,接着却说:在古代,人们迷信,认为天象的变化影响人间,火星在这时出现会有战乱。其实,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是十分发达的,我们老祖宗能从星辰的运行和亮度来预测人类的命运,是非常震撼的星象学。不管姜子牙,还是诸葛亮,或者刘伯温,都深懂这些学问。皇帝身边也常有天官,去解天机。如今人们已经把这些抛弃了,把这些作为迷信对待。现代人大多不懂这个,即便饱读书籍的教授,也说这是迷信。不懂的东西就称为迷信的话,你本身就是迷信。
修道的人,打坐,几个月不吃不喝,实在是高人。闭关的时候,不动念,就不会有饥饿。如果你吃树木花草,那都算不得高人。这样的事情,西方文化是解释不了的。然而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传说。中医用的是易经的法则,在它的理论里,不存在治不好的病,不过中医也没落了,不提也罢。
易经,简单的讲,分为五术——山,医,命,卜,相。我所修者,命,卜,相也。每学得一点,都很新奇有用,十分高兴。却也常遇阻力。这些东西,厚重如山,也许穷毕生精力,也不得其要。然而虽为初学,假若之前的数年如浓云遮月,寻路无门,那么眼下这些日子,仿佛突然间云雾散开,看到许多清晰的路。这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五术之中,医为大道。其实细讲的话,易经所延伸之学问太多,旁门八百,左道三千。但我认为中医是人间大道。我之所以不选择中医,也是因为这条道路比余者都要艰难。我坦白,我尚且缺乏勇气。不过我对中医师十分尊敬,在我的意识里,最好的中医分三种:——为民者,为神医;为国者,为国医;事天者,为天医。易经是最人道的哲学,所以,生出中医这门学问来。从医者,除了技艺外,还要有极高的道德标准。医者父母心,五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之所以说这些,还是忘不了前不久在网上和一个麻木却又亢奋的外科手术大夫之间的骂战。至于细节,则不赘述。
涉及到文学,我是拼命崇尚过西方的。西方的小说在百年来达到很辉煌的地步。尤其是在形式上的追求。然而翻译过来,到底有点水土不服。文学的美感没有了。但中国作家们也写出了很多形式上近乎完美的作品。以至于我曾觉得,像先锋派作家们所说,文字真的表达得不够,只有靠其他途径去弥补。可是,最近在读古书时,才渐渐发现,古文是无所不能表达的。古代汉字的微妙,完全可以承载各种诉求。所以我还是建议去读古书。把古人祖先们的东西重新拾起。发扬光大。
每个人都要静下心来做些什么,并且一直有事做。我十四五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每一天都会有一个新的梦想。可是现在实现的不多。我从没觉得一个人可以干很多事情,可是我也从没想到一个人可以干的事情有这么少。不如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好。把心里的重量放下,让泰山归还泰山。让渔夫打渔,柴者肩柴,做生意的安心去做生意,打工的人,实实在在打工。各安其位。各正其名。你我都是天地间一颗卒子,永远逆不了天。然而,在能看书的时候还是要多看书。有人说了,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为的是有一条前行的路,并且这路越来越清晰。顺天方能承运。埋下头来,更利于前进。此外,今天还读到一句话,让我站在窗前,心潮澎湃,而且迟迟不能安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2014年春)
今天天气冷,到一个邻居家稍坐,他家里有一本医书,是一个老中医通过易经的象和数来治病的,大体是把人体的各种病痛归纳,按照不同的病,得出不同的数,再让患者用心诵念这些数字,用来治愈病痛。我知道易经的象数是最难的,也是应用最广的。许多大学问家都认为,易经的象数可以解决太阳系乃至宇宙间的所有问题。但我也很怀疑,数理可以这样治病,不过邻居讲,已经临床实验过了,每一例病患都已痊愈。不管是不是真有用,六十四卦能这样拿来实践,真是开了眼界。
百家讲坛有一个教授讲历史,说到崇祯年间,有一次火星在白天出现,皇帝慌了,开会找大臣们商量对策。教授站在讲台前,一肚子的学问,接着却说:在古代,人们迷信,认为天象的变化影响人间,火星在这时出现会有战乱。其实,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是十分发达的,我们老祖宗能从星辰的运行和亮度来预测人类的命运,是非常震撼的星象学。不管姜子牙,还是诸葛亮,或者刘伯温,都深懂这些学问。皇帝身边也常有天官,去解天机。如今人们已经把这些抛弃了,把这些作为迷信对待。现代人大多不懂这个,即便饱读书籍的教授,也说这是迷信。不懂的东西就称为迷信的话,你本身就是迷信。
修道的人,打坐,几个月不吃不喝,实在是高人。闭关的时候,不动念,就不会有饥饿。如果你吃树木花草,那都算不得高人。这样的事情,西方文化是解释不了的。然而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传说。中医用的是易经的法则,在它的理论里,不存在治不好的病,不过中医也没落了,不提也罢。
易经,简单的讲,分为五术——山,医,命,卜,相。我所修者,命,卜,相也。每学得一点,都很新奇有用,十分高兴。却也常遇阻力。这些东西,厚重如山,也许穷毕生精力,也不得其要。然而虽为初学,假若之前的数年如浓云遮月,寻路无门,那么眼下这些日子,仿佛突然间云雾散开,看到许多清晰的路。这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五术之中,医为大道。其实细讲的话,易经所延伸之学问太多,旁门八百,左道三千。但我认为中医是人间大道。我之所以不选择中医,也是因为这条道路比余者都要艰难。我坦白,我尚且缺乏勇气。不过我对中医师十分尊敬,在我的意识里,最好的中医分三种:——为民者,为神医;为国者,为国医;事天者,为天医。易经是最人道的哲学,所以,生出中医这门学问来。从医者,除了技艺外,还要有极高的道德标准。医者父母心,五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之所以说这些,还是忘不了前不久在网上和一个麻木却又亢奋的外科手术大夫之间的骂战。至于细节,则不赘述。
涉及到文学,我是拼命崇尚过西方的。西方的小说在百年来达到很辉煌的地步。尤其是在形式上的追求。然而翻译过来,到底有点水土不服。文学的美感没有了。但中国作家们也写出了很多形式上近乎完美的作品。以至于我曾觉得,像先锋派作家们所说,文字真的表达得不够,只有靠其他途径去弥补。可是,最近在读古书时,才渐渐发现,古文是无所不能表达的。古代汉字的微妙,完全可以承载各种诉求。所以我还是建议去读古书。把古人祖先们的东西重新拾起。发扬光大。
每个人都要静下心来做些什么,并且一直有事做。我十四五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每一天都会有一个新的梦想。可是现在实现的不多。我从没觉得一个人可以干很多事情,可是我也从没想到一个人可以干的事情有这么少。不如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好。把心里的重量放下,让泰山归还泰山。让渔夫打渔,柴者肩柴,做生意的安心去做生意,打工的人,实实在在打工。各安其位。各正其名。你我都是天地间一颗卒子,永远逆不了天。然而,在能看书的时候还是要多看书。有人说了,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为的是有一条前行的路,并且这路越来越清晰。顺天方能承运。埋下头来,更利于前进。此外,今天还读到一句话,让我站在窗前,心潮澎湃,而且迟迟不能安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2014年春)
-
四七47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18 16: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