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hi,原来你也在这里“ 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
晚上独自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看完了“追风筝的人”。当看到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之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那么纯粹的友情和忠诚,和阿米尔的狭隘和虚荣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心灵的震撼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朋友说,看完这本去看“摆渡人”吧。于是,又开始了新的故事。
刚开始看摆渡人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共鸣点,一直看到中间还是抓不到点,每次都是看了几页,觉得兴趣索然,就又搁在一边,断断续续的终究还是看完了。不清楚为什么这本书会有这么高的评价,会有这么多人推荐。这本书的特别在于一直要等到书的末尾才会发现。
追风筝是在回忆往事,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代入感非常强。而摆渡人却是想象小说,想象在遇难之后,生死未卜的时候,灵魂的一种旅行,最后回归身体的故事,要说故事,我更喜欢把它描述成历险记或者灵魂的游记。
曾经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根据不同书的分类和艰涩度,制定出不同的攻略,这本书也挺有意思的。对于哲学书,法律书,医学书,科技类等专业性特别强的都非常有用。我记得想象文学应该也有比较抓重点的方式去看,但看这本的时候没有用太多的方法和技巧,还是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从头到尾翻一遍,哈哈哈。
其实不太清楚作者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是在想象人死后灵魂究竟存不存在?还是生活的不如意在故事中得到了补缺?又或者是在暗示要勇于克服生活的困难,即使是死了之后,我们的灵魂也会要战胜所有的困难,才能得到安放?死之后,灵魂一路需要客服很多困难,这些都是心境的反射,在活着的时候你讨厌的,逃避的都会在这里出现,不管如何,无论是活着的肉体还是死去的灵魂都需要克服这些困难,才会得到安放。
书的亮点在于迪伦和崔斯坦之间的爱情,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最后一句“hi,原来你也在这里“,遇难之后重生的轻快,还有爱情的纯粹和执着,伴随着这样的基调,故事结束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说它是励志小说,励志在哪?可能是因为想象小说而非真实故事情节,我一直都感受不到所谓的曲折和励志。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懵懂的爱情故事。青春期的爱情,简单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