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最时髦的菜市场,你能发现什么?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
阳光、蓝天、白云居然出现在一直笼罩雾霾下的帝都,全身从头到脚痒痒痒。
在这窗外有蓝天的美好「食」光,唯爱与美食当然不可辜负啊!
于是带着那可耐的Sherlock在北京街头到处流浪。

三源里菜市场
这一天我们晃到了有北京最奢侈、最土豪之称的「三源里菜市场」。
三源里菜市场位在北京东三环三元东桥附近,而究竟「三元里」跟「三源里」有什么不同?
其实我们也不知道。
只知道这附近因为有各国的大使馆,聚集了不少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也使得餐厅种类多。
爱吃吃喝喝的我们,无聊没事的时候,就会跑到这附近来寻找各种美食。

菜市场是我们去每个城市中必朝拜的圣地,我们就爱边走边吃、爱吃各种小吃,所以举凡到哪一定会先找菜市场。
东京的筑地市场
像是东京的「筑地市场」啦!
年轻没有小鬼随行的时候,可以早上五点爬起来,几乎眼睛都没睁开的摸着黑过去,看看鱼贩们进货、甚至最早以前还可以看到鱼贩们拍卖金枪鱼;
有了Sherlock后,为了防止小孩的起床气,让一天的旅行愉快顺利,大家都开始睡到饱饱,养足体力再起床,所以就不怎么会逛到早市了。
不过猫妈喜欢早起,偶尔就丢下父子俩去外面寻找菜市场、公园或者可以自己偷偷喝咖啡的地方。

台湾的菜市场
或者回到台湾,家附近有一条很长的菜市场。
但是特别窄,菜市场的小路大概只容得下两个人并肩齐走,这个菜市场是所谓的「传统菜市场」。
除了可以买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所需的民生必需品,也有卖鲜花的啦、五金百货啦、更有那种路边叫卖、类似电视购物的场景。
会看到有一个人带着「耳麦」,开始喊着「来啊!来啊!婆婆妈妈照过来,看看我这个不沾锅,鱼怎么煎都不会黏锅、好冲好刷好洗不费力!」。
或者还有可以清除各种顽强油垢的神奇清洁剂、什么死角都可以拖干净的拖把。
其实不是只有婆婆妈妈会被这些叫卖吸引住,我们家的猫爸,每次逛菜市场,要是消失找不到人了,可以循着有婆婆妈妈的人群,其中必有一位怪大叔特别认真的听讲。
那就是他。
这些神奇的发明,猫爸足以收藏一个仓库了。

北京的菜市场
至于北京的菜市场,我们也是一有空到处逛。
举凡像是新发地菜市场、各地方的农贸市场等,最近常跑的就是这个三源里菜市场。
三源里菜市场真的可是经过「包装」规划过的,很可惜的是有点小,才感觉逛到兴头上就已经到尽头了。
好吧!就给他一个「小而美」的封号。
我们的菜市场情节!
从家乡饼开始
每回到这,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穿过水果摊附近的两家馅饼店,买块家乡饼,类似台湾的葱油饼。
先一饱口福,嘴里有东西吃,彷佛才有安全感,然后展开边走边吃,享受逛菜市场的乐趣。

法国面包店
由于这附近居住的外国人多,也经常看到很多外国人来买菜、买肉或者烘焙食材等等,入口的第一家店,是一家法国面包店。
一见到这个面包很亲切,大大颗的,外型非常的「朴实」,就是猫爸最擅长做的法式面包,标榜未加添加剂。
硬梆梆、要花很大力气啃下去,嚼劲十足啊。

进口水果和不知名蔬菜
进入市场后,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鲜艳,非常高级的进口水果摊,确实有很多的进口水果。
像这个哈密瓜,从日本来的,在东京百货公司地下超市常看见的,一颗要约一百多元人民币。

车厘子,那不用说了,随便一把也要一百多元。

这个椰汁,我倒是第一次见到,貌似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椰子上面还有易拉环。

还惊见我们在台湾常吃的水果:莲雾、芭乐(这里叫番石榴)
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水果。

后面卖蔬菜的几个菜摊也有很多进口的蔬菜和香料,享受烹调跟美食的人,这里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淘宝地方。
各种高颜值肉肉
土豪菜市场的肉铺店果然不像传统市场,湿湿答答、油油腻腻的,都是已经处理好、「摆放整齐」的五花肉、排骨、各种部位的肉、鸡、鸭、各种配料的香肠、腊肠甚至内脏等,颜值都很高。
还有一家是专卖进口牛肉的,如果是进口的和牛,那油花、肉的纹理,可是美的惊人,价格也一样惊人,小小一块简直比去西餐厅吃牛排还贵,超过五六百元大有「肉」在。

烘焙店
我们也经常会去光顾一家卖汉堡、热狗、墨西哥薄片烘焙店。
自从Sherlcok在温哥华「留学」回来后,跟汉堡产生了不可分割的爱,早餐经常就是猫爸的自制汉堡早餐。
以前是在这家店买汉堡肉,最近猫爸也开始自制汉堡肉,汉堡还是由这家店提供。
既然外国人多的地方,那就还有很多的烘焙材料店。
各式起司、还有party中的海鲜、进口蔬菜小土豆、小洋葱头、或者很多说不出的名字与香料等等。

这里的摊贩老板们都很亲切跟国际化。简单的英文、OK、OK、Thanks都会挂在嘴边。
由于是一路用微信刷卡,所以几乎都会忘了已经花了很多钱了。

每个菜市场有着自己的个性,代表当地的特色。
像是猫外婆家的菜市场,因为在一个客家乡镇,就会有很多典型的客家食品。
例如,客家人很爱吃粿,所以有很多阿嫲会自己手作各种年糕到市场去卖,包括之前介绍的菜头粿、艾粿、麻糬等等......
还有各种腌制酱菜像是柿子酱、梅菜干、菜圃干等等。
这些我们从小吃长大的食物,还真是外地买不到的。

逛菜市场除了卖的东西好玩、好吃,其实是一个拥有回忆、甚至伴你成长的地方。
因为菜市场的老板们,可能都是看着你从「小不点」到已经出嫁拥有两三个孩子的妈。
有时候回娘家,跟着猫外婆去菜市场,还拎着Sherlcok,从年轻站到老的肉店老板可能就会亲切的喊,「X太太,你小孩这么大了啊!」X太太可能也很高兴的回答,「看我孙子都这么高了喔!」

除了大人、与大大人的寒暄,还可以发现,有些一起念小学的同学还继承了爸爸的店铺。
可能是有钱肉摊富二代、或是豆腐西施第二代。
总之菜市场的传承故事又足以写的长长久久了。

菜市场美学
每个城市有着不一样的城市风情,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菜市场是一个非常棒的地方。
他不仅只是个买菜的场所,还可以观察到市井小民的生活习惯。
不论是大妈、大叔拎着菜篮、在每一个摊位精挑细选与小贩的对话,还是小贩的叫卖声,流露出的是最自然平实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