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的人间烟火
本首发于公众号“Milk爱鱼蛋粉”,欢迎关注哦~~
“心情沮丧的时候,要多逛逛菜市场,这里是一切生活的源头。”
——豆瓣.猫饭嗷地一声
总是觉得,菜市场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但来到北京以后,才发现要吃点“人间烟火”也是一件蛮困难的事情。
据说这里曾经也有很多人声鼎沸的菜市场,可是为了市容市貌,为了减少市区外来人口,大多都被拆了。导致我下班回家,买菜的唯一选择,便是超市。
而早市也是有的,只能周末去。大多是蔬菜鲜果,家禽海鲜等活物甚少。不禁想起第一次在北京买小葱,当我看到那捆足有半斤重的葱时,着实吓了一跳,然后慢慢重建我的“三观”:
原来在这里我不能只买2根葱啊!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大半都黄在了自家冰箱里。
在卖葱买葱这件事情上,原来也能看得出南方的精打细算,和北方的大气豪爽。
记得以前在家,如果蒸鱼时才发现家里没有了芫荽(香菜)和葱,老妈就会打电话让老爸下班顺路买一份。2毫纸(2毛钱)一份葱,5毫纸可以多加一根芫荽。

现在的菜贩也霸气了,没买个2 、3块钱都给你甩脸色。但在那些老街市,还是能找到按份出售的芫荽葱。在这个餐餐都要求食物新鲜的地方,芫荽葱也不能例外。在街市买上一条刚刚劏好的鱼尾,顺带一份今天刚从田里摘起的芫荽葱,晚饭的一道清蒸大鱼尾便有着落了。
让一个市场生猛起来的,莫过于各种鸡档鱼档海鲜档。

快到中午时分,鱼档的老板娘已经在吃面填肚。看到我在档口前拍得不亦乐乎,不忘叮嘱我两句:
老板娘:靓女,唔好影到我吃面哦!影吓我D靓鱼就得啦!(美女,不要拍我吃面啊,拍我的鱼就好了)
我:唔怕啦,老板娘你先系生招牌嘛!(没关系,老板娘你才是招牌啊!)

想起从小的买鱼攻略,最好的当然是看着老板直接从水里捞出来劏好的;其次是摆在台面上,但鱼心还在噗噗跳的;再次,鱼心那块被人买走了,就看鱼肉是不是白嫩。当然,即使同样新鲜,每家鱼档的货源不一样,鱼肉的味道也自然有差别,要想吃到靓鱼,还是认准老板的金漆招牌吧。
池里跳动的鱼,池外血腥的砧板,老板手起刀落间的无情……到了菜市场,才发现自己杀生太多,罪孽深重。但,人总是要吃的。
如果没空做菜,没关系,烧腊店总是菜市场里最体贴又色香味俱全的存在。远离杀鱼劏鸡的残忍,这里兵不血刃便可带上一盒烧鹅半只手撕鸡回家开餐了。


曾经以为,每个家附近,都会有这么一个活色生香的菜市场。
彼时,下楼买份芫荽葱,打包两盒烧味,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事情。
而往北2000公里,有些生活就变成了奢侈。

本首发于公众号“Milk爱鱼蛋粉”,欢迎请扫二维码关注,么么哒~ (づ ̄ 3 ̄)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