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纪元第一章第四节
第一章:楔子
第四节:廓颚国
在世界诸国之中,面积比龙国还大的,只有北方的廓颚国。廓颚国东起海拔较低的莫可山脉,西至罗晋山脉,南边是黄金高地—巨熊山脉(龙国称之为玉龙山脉)—哈多山地一线,北边是极北洋;东西长8100公里,南北宽4300公里。庞大的廓颚国,是迄今为止唯一将国家领袖称为“大汗”的国家,也是目前所信奉之宗教最为古老的国家之一。
廓颚国的国教熊神教,起源于萨哈林地区的萨哈林人。——龙国人因为萨哈林人崇拜的熊神嘴巴较大,所以将北方的邻居称为廓颚国。廓颚国的萨哈林地区,是指黄金高地以北、安卡山脉以东和巨熊山地以西的地区。廓颚国地处极北,国内温度普遍较低。地处黄金高地以北、安卡山脉以东和巨熊山地以西的巨熊平原,有长达170天的低温、积雪和冰冻,完全无法耕种,也很不适合人生存,所以发源于这里的萨哈林人,一直生活在安卡山麓、巨熊山麓和黄金高地北部的山地与林间。熊神教的起源,与这里山地和林间出没频繁的大熊有关。
据《廓颚国民族志》上说,萨哈林人最早的熊神信仰类似一种巫术。例如部落小孩儿生病了,会由部落的长老用动物的头骨汲来父母手掌的鲜血,涂在孩子的额头和胸膛上,然后由人送至附近大熊出没的山岭。按照习惯,他们是在祈祷大熊能够舔舐那个孩子的额头或者胸膛。如果这个孩子回来了,说明他被熊神保佑了,以后必定是个臣服四方的勇士;如果这个孩子没回来,要么是熊神不愿意护佑,要么是被熊神带到山岭之间,成了森林里活泼快乐的生灵。部落的孩子们在长到十多岁的时候,还要参加部落里的成人礼:猎熊。据说只有参加过猎熊的男孩子,才算是长成大人,而只有成年男子才有资格为部落出战,来赢得自己的荣誉。征战上,每个萨哈林部落的长老都会在出征之前,用部落里最大的一只熊头盖骨做器皿,汇集每一个出征战士的鲜血,涂抹在战士的额头上,意为“熊神附体”。在征战开始的时候,两方都会先派一个“力大如熊”的勇士徒手较量。如果一方被另一方打死,这个部落就算输了,为了表示臣服,会将自己部落的长老和最大的熊头盖骨进贡给赢的部落,直到下一次征战再赢回来。
萨哈林部落的这种习俗在时间中一直被完好地保存和继承着,直到1000年时期的“拇努东迁”才与外界发生了第一次碰撞。1000年时期,黄金高原上盛极一时的拇努人在龙国强大军力的打击下,开始往黄金高地以东甚至玉龙山脉以东迁徙。留在黄金高原的拇努人,向龙国臣服并接受册封,号称“北藩”;而东迁的拇努人,有一部分进入了萨哈林地区。据《龙国历史指要》记载,在1400年前后,萨哈林部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萨哈林部落吸收了“可汗”的叫法。在部落内部,除了负责祭祀、祛病、祷告的长老,还出现了后期负责教授战斗的“宗师”的雏形。习俗上,萨哈林人保留了熊神眷顾和猎熊的信仰与活动。不同的是,祈求熊神眷顾已经变成了“请神节”:部落的长老头顶象征熊神的帽子,为部落7岁的男孩统一祈福,保佑他们健康茁壮。
萨哈林人与外界的第二次大碰撞跟达鲁人有关。在天龙帝国的创建和分裂前后,达鲁人一直以各种汗国的形式,影响了萨哈林人约500年。也就是这500年时间里,奠定当今廓颚国基础的乌比城得到了大跨步的发展。《廓颚国民族志》上说,最早留守在乌比城的,是萨哈林中负责照看孩子的“可敦”。可敦意为“妈妈”,主要负责萨哈林部落大规模出征期间儿童的照管,大多为一些活动不便的女性。拇努人从龙国的历史上消失之后,萨哈林的各部落变得颇具规模。在大规模流血和死伤变得常见之后,萨哈林地区出现了各部落儿童和可敦共同留守的乌比城。这寓意着,乌比城以外的任何杀戮都是被允许的。渐渐的,一些无法随军出征的长老,因战致残或者重伤的萨哈林战士,也和可敦一起留在乌比城。乌比城进而独立于萨哈林各部落。一些长老、伤残战士和可敦开始长久地生活在乌比城,并接受各部落的食物赠予。作为交换,乌比城的长老、伤残战士和可敦会在各部落大规模争斗的时候,向孩子们传授有关部落习俗和角斗、征战的知识,并予以照管。历经相当缓慢的过程,乌比城最终演化成了萨哈林地区的知识聚集与交流的中心。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一个名叫俺亥该的部落长老意识到了对于整个萨哈林人来说最为重要的问题:统一。
2665年,俺亥该按照习惯来到了乌比城。在来之前,他虽然知道乌比城是每一个长老和部落军士一生中都必定要来的一个地方,但他实际上并不清楚自己来乌比城到底是要干什么。
“来乌比城干什么呢?看,那些哈哈大笑的战士们喝的酒,是五大部落送来的;那些训练孩子的半条胳膊(萨哈林将重伤或者致残的萨哈林战士统称为半条胳膊,意为不再完整的人。)也是五大部落送来的;那些打架的孩子还是五大部落送来的……有什么东西是乌比城才有的,让每个萨哈林男人一辈子都要来一次这个地方?”俺亥该一路走,一路四处看看,一路皱着眉头。俺亥该觉得他儿子倒确实应该来这个地方。“部落的男人在不打仗的时候,要么是打猎,要么是跑去别的部落喝酒,再不然就是来到这个破烂的乌比城,没有人真真正正地教他去打斗——他怎么能成为一个萨哈林勇士呢?难道也像自己一样,做个长老?”想到这,俺亥该忍不住摇了摇头。胡思乱想之间,俺亥该已经走到了那群哈哈大笑的战士们对面了,但那群战士们已经准备就地比试摔跤了。
俺亥该站在战士们的对面,顿了一下。他再次迈出去的脚的脚尖都还没有完全抬起来的时候,就听见了一阵豪爽的声音:“过来看看吧,多热闹啊!”萨哈林地区的冬天很冷,所以热闹对每个萨哈林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吸引力。“好啊,那就看看吧”俺亥该被热情地邀请之后,挤进了人群。两个摔跤的萨哈林人都有一个大肚子——非常壮实,下巴上也都用红绳把长胡子系起来了。两人都半蹲着压低了重心,一前一后地进攻、躲闪。
“好——好——”围在圈外的萨哈林人看见两个勇士都把两手搭在对方的胳膊上,准备比试一下看谁能把对方横着甩出去的时候,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两个萨哈林勇士的胳膊和胸脯渗出汗来,但两人还是像木桥一样互相搭着。俺亥该哈哈大笑起来:“哎呀,他两个势均力敌呀!”说完,其他的萨哈林人也都扬起肚子哈哈大笑起来。——萨哈林人的比试永远都要有胜有败,所以俺亥该的话无异于兄弟之间的嘲笑。两个勇士的确更加卖力了,但俺亥该还是觉得,两个人的实力真的是非常接近。所以,他慢慢地退出了人群。
他一边继续没有目的地走着,一边回头看:那边又爆发出了一阵哈哈大笑声,许是谁又说了一句俏皮话吧。他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在那一刻站住了,但他突然开始想这些萨哈林人都是哪个部落的了。俺亥该摇了摇头,但这个问题紧接着就变成另外一个更为顽强的问题了:为什么各个部落的陌生人到了乌比城竟然会像兄弟一样亲热呢?他猛然发现,萨哈林的男人们除了在为部落争夺大熊出没的山岭之外,其他的时候是不记仇的。——那为什么萨哈林的男人们要在打仗的时候拼个你死我活呢?对了,萨哈林人的任何比试都是要有胜有败的呀。俺亥该又摇了摇头,甚至哈哈大笑起来。——自己真是太笨了,这么简单的习俗都不记得吗?
“我们的祖先是从天上被打下凡间的神,他们因手上的鲜血不够浓,头上的称赞不够多,被挤下了神仙的座位。有一男一女坠落在大熊经常出没的巨熊山林。他们的身上都带着火光,虽然只是婴儿但是已经能够开口说话。他们命一头熊给自己奶喝,在冬天的时候,让这头熊把自己抱进了温暖的熊窝。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女之后,经常让他们与熊的儿女搏斗。死了的大熊会被他们祭祀、感激,赢了的儿女能够回到天上再和神仙们相搏……”不知不觉间走动的俺亥该,偶然间听到了乌比城的长老在给孩子们讲萨哈林人的来历。“噢,我们尊崇熊神又杀死大熊的习惯就是从这里来的吗?”俺亥该突然觉得,他来乌比城算是有了收获,“所以萨哈林人杀熊就是为了能够回天上重新争夺自己的位置。”
“所以为了有资格跟天上的神仙们搏斗,萨哈林人就要在互相的征战中来赢得足够的血和称赞吗?”俺亥该这次没有笑,他看到前面训练萨哈林孩子打架的半条胳膊,想起有些半条胳膊是被达鲁人抽走替他们打仗弄成那样的。“萨哈林人互相的打仗是为了攒够鲜血和称赞,那替达鲁人打仗又是为了什么?”俺亥该不由得定在原地,嘴巴紧紧地咬在一起,无神地看着前面。
“你看什么?!”俺亥该被推了一下的时候,才看到那个致残的萨哈林宗师已经到了他的面前。在萨哈林的习俗里,战死或者战胜都是光荣的,唯独残废却战败是耻辱的,所以俺亥该的行为无异于一番羞辱。俺亥该赶紧说自己是在想事情,没有看他,才将那人打发走。但他的确感觉到了那人的愤怒,他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莫名的憋闷:为什么萨哈林人必须替别人打仗?为什么凡事都争胜、争强的萨哈林人会心甘情愿地给别人当牛做马?!”
后来,俺亥该成了乌比城行走的长老。他却并不教孩子们什么东西,而是将他的问题抛给半条胳膊,抛给来乌比城的部落长老,抛给聚在一起哈哈大笑的萨哈林勇士,而“达鲁人强大”则成了几乎所有被提问过的人在思考一番之后最为一致的回答。很多年里,只有一群半条胳膊和部分长老愿意听俺亥该说的一些话。但“如何让萨哈林统一?如何让萨哈林强大?”的问题,却在俺亥该被达鲁人用鞭子活活抽死之后,在乌比城里被提了出来。
继承俺亥该的传统,并将统一问题彻底解决的,是被达鲁人抽走去龙国打仗,然后成为半条胳膊的乃合。2711年,乃合随达鲁人沿巨熊山地、曲龙河流域南下征战龙国。说是征战,其实是抢劫。在带着鸡、赶着牛羊往回撤的过程中,乃合他们被龙国的骑兵追上,然后纷纷中箭下马——乃合被射中了胳膊。在被放回之前,乃合总听到龙国的将军对士兵们说什么龙国、龙国一类的话。随后,乃合发现龙国的士兵,对“忠”、“孝”、“家”、“国”和“国王”一类的话都非常认同,甚至互相之间说话都听不太懂的两个人,在这一类话面前都是相同的看法。“难道他们不是按部落来生活的吗?”一时之间,乃合非常的疑惑。慢慢地,乃合了解到,在2294年的时候,龙国人也曾经被达鲁人征服过,而且属于面积更大的天龙帝国。可是越想,乃合就越弄不明白:好好的达鲁人,为什么要用龙国的名字来命名自己在大地上建立的荣誉。随着了解的深入,乃合发现,达鲁人虽然游牧骑马,在骨子里却早已认同龙国人的那一套,就好像两个人用脑袋来摔跤,达鲁人其实早已经向龙国人服输了。“在统一之前,必先要在思想上征服别人;要永远的征服别人,就必先要在脑袋里给自己和别人都安排一个位置!所以达鲁人的统一,只能是武力的统一,就算暂时合在一起,最终还是要分离。龙国人的统一就是脑袋里的统一,并且在脑袋里甚至已经统一了龙国人、达鲁人。”想到这里,乃合觉得自己在被熊神召唤,要他返回萨哈林部落。
2728年,萨哈林的乌比城出现了第一本成系统的书籍《萨哈林经》。“我们的祖先是从天上降到凡间的神。因手上的鲜血不够浓,头上的称赞不够多,被挤下了神仙的座位,降临到了世界的各处。降临在巨熊山林的一男一女繁衍出了萨哈林人。这一男一女降临时,身上都带着火光,虽然只是婴儿但是已经能够开口说话。他们喝山间大熊的奶,睡在山间大熊的窝。他们让自己的儿女与大熊的儿女搏斗,并且要孩子们谨记:他们只能依靠鲜血和勇敢,来认出其他各处的神仙的儿女;他们要与各处的儿女一起认识天上的星星,认识各自父母的神座,以便能够重回天上,与神仙们相搏……”
乃合去世之后的2781年,萨哈林由乌耶托汗统一。乌耶托汗定都乌比城,并且颁布了一套《萨哈林法典》。《萨哈林法典》将萨哈林国分成十大部落,且每个部落置一名行政长官——俺亥该;每个部落有一名负责萨哈林文化与习俗教导的长老——乃合。每个俺亥该由角斗大会上的最优异者充任,每届任期5年。俺亥该在任期满即回乌比城担任“宗师”,负责儿童的战斗教授,或者在征战部队里担任百夫长。每名乃合由乌比城指派20岁以上的习经人担任。乃合可按自己意愿终身任职,也可以在5年之后回到乌比城参与儿童的教育,或者随军出征。
在随后与龙国、罗晋国的一些列交战中,萨哈林国逐渐形成了以俺亥该为中心的军事指挥阶层,以乃合为中心的文化教育阶层和以可汗为首的行政官僚系统。3100至3200年时期,萨哈林帝国在与莫可山脉的勒拿人经历一系列的交战之后,最终形成了由俺亥该和乃合阶层共同选举大汗的制度,并在直到今天的70年间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