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给安德烈的信》
去年读了这一系列的第一本《孩子,你慢慢来》,正好那时候宝宝小,读完之后也觉得小孩子是一个很神奇的物种,小小的一团还有着自己强烈的自我意识,知道饥饿、哭闹等一系列难度较高的主观意识。
今年读第二本《给安德烈的信》,内容有点枯燥,可能因为写书的时间离现在比较久远,书里面的内容也都衔接不上,所以读的昏昏沉沉,好几遍才从头到尾的读完。内容不做考究,只是这母子之前通信的方式和谈话的内容,让我有点羡慕(其实我离这种状态还早的很,早得很),平等的交流,只是妈妈更关心孩子一些,对信中无意出现的字眼儿都处于谨慎和放大的担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有哪个母亲能坦然的像个朋友一样啊,那也必定是背后做出了孩子看不到的关心。
想起自己在外地读书和工作的时候,已经说好了每周末的时候打电话,但是母亲总会在想不到的时候突来一个电话,有时正在上课,有时正在开会,弄得好不尴尬。等抽空回电过去的时候,总是等不及那边说话就劈头盖脸的先责问:为什么突然来电,不是说好了周末通电话吗,都正在上课在开会怎么接电话等等,等到自己怨气终于消掉一点的时候,才听到电话那边传来怯生生的声音说:我昨晚做梦梦到不好的东西了,想打个电话和你们说一下,确认一下没有事情,另外这几天都自己多注意一些.....越听眼泪就越满,想打自己耳刮子,为什么不能先听解释。母亲以前是教师,你能相信教师会有这种迷信吗?可是她真真的就迷信了,如果不是因为对儿女的关爱,还有什么能说得通呢?
现在自己也为人父母,也知道那种扎心的担忧从何而来,有多难捱,只希望以后的时光里,我能做一个合格的儿女和父母。
今年读第二本《给安德烈的信》,内容有点枯燥,可能因为写书的时间离现在比较久远,书里面的内容也都衔接不上,所以读的昏昏沉沉,好几遍才从头到尾的读完。内容不做考究,只是这母子之前通信的方式和谈话的内容,让我有点羡慕(其实我离这种状态还早的很,早得很),平等的交流,只是妈妈更关心孩子一些,对信中无意出现的字眼儿都处于谨慎和放大的担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有哪个母亲能坦然的像个朋友一样啊,那也必定是背后做出了孩子看不到的关心。
想起自己在外地读书和工作的时候,已经说好了每周末的时候打电话,但是母亲总会在想不到的时候突来一个电话,有时正在上课,有时正在开会,弄得好不尴尬。等抽空回电过去的时候,总是等不及那边说话就劈头盖脸的先责问:为什么突然来电,不是说好了周末通电话吗,都正在上课在开会怎么接电话等等,等到自己怨气终于消掉一点的时候,才听到电话那边传来怯生生的声音说:我昨晚做梦梦到不好的东西了,想打个电话和你们说一下,确认一下没有事情,另外这几天都自己多注意一些.....越听眼泪就越满,想打自己耳刮子,为什么不能先听解释。母亲以前是教师,你能相信教师会有这种迷信吗?可是她真真的就迷信了,如果不是因为对儿女的关爱,还有什么能说得通呢?
现在自己也为人父母,也知道那种扎心的担忧从何而来,有多难捱,只希望以后的时光里,我能做一个合格的儿女和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