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李和凤
我的奶奶叫李和凤,她在2017年6月10号中午12点25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活了75岁。
今天中午吃过饭,我搭门房伯伯的顺风车回南京,从房间里拿了包出来,又看了看她的照片,轻轻地说“奶奶,我去上班了”,眼泪又没有止住。
奶奶在我的世界里呆了28年。最近的8年,她因为2009年12月的那次脑梗不能讲话了,唯一会说的几句话就是“不讲理”“你妈了个×”“乖乖”“这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我5号晚上知道了奶奶再次脑梗的消息,6号一早赶到医院,一直到10号她离开,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失去语言功能的她还会讲这几句话。想来想去,大概是之前这几句话说得最多吧。
奶奶嫁给爷爷的时候,爷爷是隐瞒了年龄的,因为家里成分是地主,不好找对象。爷爷比奶奶大八岁,忠厚且老实。奶奶嫁到毛家后,一直就是主心骨,不仅在农活上是一把好手,更是我们家的“外交官”,全权处理各种事务。奶奶性格要强,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比别人家差,在爸爸上学的时候,早上4点钟叫他起床,老爸迷迷糊糊地起来“读书”,有一次把尿尿进了黄豆桶里,白天太奶奶准备做饭时发现黄豆都被泡开了。但爸爸终究不是学习的料,奶奶又逼着他学了一门手艺,木匠。爸爸在16岁就到南京学徒,先在工地上做苦力,瘦到不行,累得肺都疼。爸爸拿在南京工作了一年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我到南京工作后,有一次和爸爸聊天,谈到离我很近的金陵饭店,爸爸说以前金陵饭店是南京最高的建筑,每次坐公交车经过,都要把头歪过来朝上看才能看到金陵饭店的顶端。后来奶奶又逼着爸爸到北京去闯一闯,这才成就了今天的爸爸。虽然爸爸提到这段往事总是怪奶奶心狠,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奶奶的硬心肠,就没有爸爸的今天。
我们家曾经是地主,叔叔想去当兵,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奶奶就在大队和公社里四处奔波,给人送礼,最终把叔叔送进了军营。我还模糊地记得和奶奶一起送叔叔去当兵的时候,叔叔穿着绿军装,戴着鲜艳的大红花,奶奶牵着我,特别高兴。以后直到叔叔退伍的每年,我们家过年贴上“光荣人家”。姑姑在我小学的时候得了心脏病,婆家不怎么愿意出钱,奶奶掏空了家里还远远不够,于是四处奔走,甚至给人家磕头,凑了5万5千块钱,给了姑姑第二次生命。
为家里做了这么大贡献的奶奶不识字,一生只会写“李和凤”三个字。印象中是看过她写自己的名字的,一笔一划,很好看。小时候觉得“李和凤”这个名字好土,但那时还不知道“鸾凤和鸣”这个词语。奶奶的名字那么美好。奶奶是十里八乡公认的能人,用村里人的说法是“能文能武”。虽然她不识字,但是讲出来的话总是那么有道理,能说服人。虽然是个弱女子,但从来不允许外人欺负自家人,如果有,肯定动手。个子小小的奶奶,皮肤因为常年的劳作被晒得黑黑的,记忆中在她第一次脑梗之前,走起路来有如脚下生风,讲起话来有如吐珠玉盘。据妈妈说当时生下我的时候,因为不是孙子,奶奶很不开心,但是我长了这么大了,从来没感觉到,奶奶特别疼我。为了我能到镇子上的小学上学,到处找人。每次回家都搂着我不停地亲,还说“小心心,小乖乖”。以前总是很讨厌,每次都快速挣脱,还擦擦脸上的口水。后来奶奶生病后,行动不方便了,话也不能说了,每次回家,我俩都同时张开手臂,她用她仅有的词汇不停地说“乖乖”“乖乖”,摸我的脸,握我的手腕,看看我是不是瘦了。下次回家再也没有人抱着我喊我“乖乖”了。
忙碌了一生的奶奶,直到第一次生病以后才开始享福,在爷爷的照顾下渐渐长胖,不再省吃俭用,看到好看的衣服要买,看到好吃的东西好吃。但是坐在爷爷的电瓶三轮车上,眼睛看到路边的废品,一定让爷爷停下车捡回家卖钱。前几年,快80岁的爷爷骑不动三轮车了,在得到爸爸和叔叔的同意下买了辆电瓶三轮车,爸爸和叔叔不放心,还特意叫卖车的人调了速,最快也不能太快。奶奶也不愿意坐在三轮车后面,总是和爷爷并排坐,爷爷也乐意带着她到处跑。爷爷性格温和,用他自己的话说甚至有点“软弱”,知道奶奶这次熬不过去了,爷爷不停地说“这可怎么办呢?别看她不会讲话,但家里还靠她拿主意呢。”爷爷和奶奶一起生活了50多年,从来都是奶奶骂爷爷,不停地叫爷爷干这干那。爷爷每次都是笑嘻嘻的,不慌不忙地照着做,从来不反驳。奶奶第一次脑梗后,右半边身体不灵活,话也不会讲了,但依旧是家里的司令,用她仅有的几个词汇和简单的手势和丰富的表情指挥着家里的每件大事小事,大到参加亲戚婚礼出多少份子钱,小到今天早上中午晚上吃什么。不知道爷爷是怎么“听懂”奶奶的“话”的,我们大多时候是连蒙带猜,经常搞错,而爷爷每次都能接受到准确的指令。在奶奶这次发病的第三天早上,有轻微的好转,爷爷知道后说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哪怕瘫在床上,我都照顾她。爷爷今年已经83岁了。爷爷在8年前奶奶生病之前,从来不会做饭,现在一个人烧一整桌祭祀用的菜都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味道非常好。好几次我说“爷爷,你烧的菜真好吃”,爷爷笑笑说“没办法啊,烧得不好吃,你奶奶不吃啊”,听到这话的奶奶,就痴痴地笑。奶奶去世的那天晚上,远在西安的二姑奶奶打电话过来安慰爷爷,劝爷爷心放宽一点。爷爷说他知道,但是肯定放不下啊。还说他自己软弱,降不住奶奶,因为奶奶连续几天不愿意吃药,爷爷看她身体状况还不错,就没有坚持。爷爷跟二姑奶奶说“你知道的为,你嫂嫂一直就是个调皮鬼,我弄不住她”。听到83岁的爷爷说75岁的奶奶是“调皮鬼”,一旁的我眼泪一下子就滚了下来。在爷爷眼中,奶奶依旧是当年如花的小姑娘,好看,脾气倔。前段时间回家,爷爷说“婷婷,你看看我这个手机,怎么拍出来的照片都是模糊的啊?”我看了一下原来是镜头前的膜还没有撕,我帮他撕掉之后,他看到能拍清楚的照片了,第一时间对着奶奶,两只手握着手机小心地拍照,奶奶坐在那儿特别配合地冲着爷爷笑,爷爷拍完后拿给奶奶看。那天,爷爷说我来给你们拍几张,想你们了就拿出来看看。叔叔用自己的旧手机拍了个奶奶搬石头准备做个石头凳子的视频,奶奶还在医院的时候,爷爷就拿出来给我看,视频里的奶奶穿着鲜艳的红衣服,带着漂亮的帽子,力气很大地搬着石头,因为爷爷经常骑着电瓶车四处找能种菜的地方,找到后,就种点菜,时不时地去浇浇水除除草施施肥,奶奶就坐在一边喝着牛奶吃着零食一边看着。为了方便,爷爷奶奶在经常停留的地方都用石头码了凳子。小区楼下,路边,村里老房子门口,菜地边,好多地方。在得知奶奶病情有好转的那天上午,爷爷心情特别好,早上还去菜地里种了蚕豆,中午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和我聊天,讲过去的事情。
奶奶是在我大二第一学期12月份考六级的前一天突发第一次脑梗,之后抢救回来就不能讲话了。我现在已经不太记得她都跟我说过什么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上大学之前,她在门口一边洗衣服一边对我说“宝宝,衣服一定要注意洗领口和袖口,这两个地方最脏”。其他我竟然都不记得了。生病前的奶奶从来没穿过贵的衣服,为了做农活方便,一直都是灰色的、褐色的、棕色的。很少买零食,除了能饱腹的炒米金枣,还有苹果,基本上不记得家里有过什么小食货。生病之后的奶奶,变得“败家”起来,看到好看的衣服就闹着一定要让爷爷给她买,就跟小孩子一样,还非得花花绿绿的,尤其是大红色的特别多。原来她是喜欢鲜艳的颜色的。手上要戴玉镯子和金戒指,脖子里要戴好看的项链。端午节回家,她因为上次把手上的玉镯子碰碎了,妈妈给了她一个手链,她不满意,抬起手来,让我给她买。我答应她了。但是还没给她买,她就走了。
看到平时开朗硬气的爸爸和叔叔哭得跟孩子一样,特别心疼。爸爸和叔叔不停地跟亲戚们说,每次回来看他们,离开时,奶奶就会踱步到窗口,看着他们上车,等着儿子跟她挥挥手,看着车子开出去,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凳子上。爸爸说早知道她走得这么早,就多陪陪她了。这半年,爸爸因为工地上很忙,没有经常回来,他觉得很愧疚。这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了。奶奶去世,家里的远近亲戚和村里的邻居们全都过来送她,不管是生病前还是生病后,她总是那么热心。生病前是能帮就帮助别人,生病后是看到谁都笑眯眯的,用那几句“不讲理”“你妈了个×”“这边”“乖乖” ,还有简单的手势和别人开心地聊天。
从此以后,我就没有奶奶了。再也没有人叫我“乖乖”了,再也没有人把手举过头顶比划一下意思是问我在韩国的妹妹(表妹在韩国,个子比我高)怎么样了,意思是问我找了男朋友没。妹妹从韩国请假回来,没有等到奶奶咽气,又得回到韩国上班。但好歹是回来送了奶奶一程。奶奶等到她的最后一个侄子来看他,立即就停止了呼吸。不知是不是巧合,我愿意相信,她能感受得到,她能听见我们叫她。
今天回南京前,我跟爷爷说,爷爷我跟伯伯回南京啦。其余话都还没说,爷爷说你放心,爷爷身体还好着呢,不要记挂。昨天爷爷跟亲戚们说,你们放心,我没事,我儿女们都这么孝顺,我舍不得。刚刚和妈妈打电话,她说她和爸爸回到家了,准备睡觉了。我想到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一回家,爷爷关上门,永远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爷爷肯定坐在奶奶的照片前,怪她怎么这么早走,明明比自己年轻八岁还走在自己前面,怪她怎么不听话,不肯吃药,不肯喝水,不肯吃蔬菜,怪她丢下自己。记忆中从来没见爷爷哭过,爷爷这几天哭了好多,不停地说“以后可怎么办呢?我全靠她拿主意呢?这下怎么弄啊?”爸爸和叔叔叫爷爷和他们住,但是爷爷不愿意。说他们一直自己住,自由惯了。今夜,爷爷该如何入眠啊……
今天中午吃过饭,我搭门房伯伯的顺风车回南京,从房间里拿了包出来,又看了看她的照片,轻轻地说“奶奶,我去上班了”,眼泪又没有止住。
奶奶在我的世界里呆了28年。最近的8年,她因为2009年12月的那次脑梗不能讲话了,唯一会说的几句话就是“不讲理”“你妈了个×”“乖乖”“这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我5号晚上知道了奶奶再次脑梗的消息,6号一早赶到医院,一直到10号她离开,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失去语言功能的她还会讲这几句话。想来想去,大概是之前这几句话说得最多吧。
奶奶嫁给爷爷的时候,爷爷是隐瞒了年龄的,因为家里成分是地主,不好找对象。爷爷比奶奶大八岁,忠厚且老实。奶奶嫁到毛家后,一直就是主心骨,不仅在农活上是一把好手,更是我们家的“外交官”,全权处理各种事务。奶奶性格要强,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比别人家差,在爸爸上学的时候,早上4点钟叫他起床,老爸迷迷糊糊地起来“读书”,有一次把尿尿进了黄豆桶里,白天太奶奶准备做饭时发现黄豆都被泡开了。但爸爸终究不是学习的料,奶奶又逼着他学了一门手艺,木匠。爸爸在16岁就到南京学徒,先在工地上做苦力,瘦到不行,累得肺都疼。爸爸拿在南京工作了一年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我到南京工作后,有一次和爸爸聊天,谈到离我很近的金陵饭店,爸爸说以前金陵饭店是南京最高的建筑,每次坐公交车经过,都要把头歪过来朝上看才能看到金陵饭店的顶端。后来奶奶又逼着爸爸到北京去闯一闯,这才成就了今天的爸爸。虽然爸爸提到这段往事总是怪奶奶心狠,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奶奶的硬心肠,就没有爸爸的今天。
我们家曾经是地主,叔叔想去当兵,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奶奶就在大队和公社里四处奔波,给人送礼,最终把叔叔送进了军营。我还模糊地记得和奶奶一起送叔叔去当兵的时候,叔叔穿着绿军装,戴着鲜艳的大红花,奶奶牵着我,特别高兴。以后直到叔叔退伍的每年,我们家过年贴上“光荣人家”。姑姑在我小学的时候得了心脏病,婆家不怎么愿意出钱,奶奶掏空了家里还远远不够,于是四处奔走,甚至给人家磕头,凑了5万5千块钱,给了姑姑第二次生命。
为家里做了这么大贡献的奶奶不识字,一生只会写“李和凤”三个字。印象中是看过她写自己的名字的,一笔一划,很好看。小时候觉得“李和凤”这个名字好土,但那时还不知道“鸾凤和鸣”这个词语。奶奶的名字那么美好。奶奶是十里八乡公认的能人,用村里人的说法是“能文能武”。虽然她不识字,但是讲出来的话总是那么有道理,能说服人。虽然是个弱女子,但从来不允许外人欺负自家人,如果有,肯定动手。个子小小的奶奶,皮肤因为常年的劳作被晒得黑黑的,记忆中在她第一次脑梗之前,走起路来有如脚下生风,讲起话来有如吐珠玉盘。据妈妈说当时生下我的时候,因为不是孙子,奶奶很不开心,但是我长了这么大了,从来没感觉到,奶奶特别疼我。为了我能到镇子上的小学上学,到处找人。每次回家都搂着我不停地亲,还说“小心心,小乖乖”。以前总是很讨厌,每次都快速挣脱,还擦擦脸上的口水。后来奶奶生病后,行动不方便了,话也不能说了,每次回家,我俩都同时张开手臂,她用她仅有的词汇不停地说“乖乖”“乖乖”,摸我的脸,握我的手腕,看看我是不是瘦了。下次回家再也没有人抱着我喊我“乖乖”了。
忙碌了一生的奶奶,直到第一次生病以后才开始享福,在爷爷的照顾下渐渐长胖,不再省吃俭用,看到好看的衣服要买,看到好吃的东西好吃。但是坐在爷爷的电瓶三轮车上,眼睛看到路边的废品,一定让爷爷停下车捡回家卖钱。前几年,快80岁的爷爷骑不动三轮车了,在得到爸爸和叔叔的同意下买了辆电瓶三轮车,爸爸和叔叔不放心,还特意叫卖车的人调了速,最快也不能太快。奶奶也不愿意坐在三轮车后面,总是和爷爷并排坐,爷爷也乐意带着她到处跑。爷爷性格温和,用他自己的话说甚至有点“软弱”,知道奶奶这次熬不过去了,爷爷不停地说“这可怎么办呢?别看她不会讲话,但家里还靠她拿主意呢。”爷爷和奶奶一起生活了50多年,从来都是奶奶骂爷爷,不停地叫爷爷干这干那。爷爷每次都是笑嘻嘻的,不慌不忙地照着做,从来不反驳。奶奶第一次脑梗后,右半边身体不灵活,话也不会讲了,但依旧是家里的司令,用她仅有的几个词汇和简单的手势和丰富的表情指挥着家里的每件大事小事,大到参加亲戚婚礼出多少份子钱,小到今天早上中午晚上吃什么。不知道爷爷是怎么“听懂”奶奶的“话”的,我们大多时候是连蒙带猜,经常搞错,而爷爷每次都能接受到准确的指令。在奶奶这次发病的第三天早上,有轻微的好转,爷爷知道后说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哪怕瘫在床上,我都照顾她。爷爷今年已经83岁了。爷爷在8年前奶奶生病之前,从来不会做饭,现在一个人烧一整桌祭祀用的菜都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味道非常好。好几次我说“爷爷,你烧的菜真好吃”,爷爷笑笑说“没办法啊,烧得不好吃,你奶奶不吃啊”,听到这话的奶奶,就痴痴地笑。奶奶去世的那天晚上,远在西安的二姑奶奶打电话过来安慰爷爷,劝爷爷心放宽一点。爷爷说他知道,但是肯定放不下啊。还说他自己软弱,降不住奶奶,因为奶奶连续几天不愿意吃药,爷爷看她身体状况还不错,就没有坚持。爷爷跟二姑奶奶说“你知道的为,你嫂嫂一直就是个调皮鬼,我弄不住她”。听到83岁的爷爷说75岁的奶奶是“调皮鬼”,一旁的我眼泪一下子就滚了下来。在爷爷眼中,奶奶依旧是当年如花的小姑娘,好看,脾气倔。前段时间回家,爷爷说“婷婷,你看看我这个手机,怎么拍出来的照片都是模糊的啊?”我看了一下原来是镜头前的膜还没有撕,我帮他撕掉之后,他看到能拍清楚的照片了,第一时间对着奶奶,两只手握着手机小心地拍照,奶奶坐在那儿特别配合地冲着爷爷笑,爷爷拍完后拿给奶奶看。那天,爷爷说我来给你们拍几张,想你们了就拿出来看看。叔叔用自己的旧手机拍了个奶奶搬石头准备做个石头凳子的视频,奶奶还在医院的时候,爷爷就拿出来给我看,视频里的奶奶穿着鲜艳的红衣服,带着漂亮的帽子,力气很大地搬着石头,因为爷爷经常骑着电瓶车四处找能种菜的地方,找到后,就种点菜,时不时地去浇浇水除除草施施肥,奶奶就坐在一边喝着牛奶吃着零食一边看着。为了方便,爷爷奶奶在经常停留的地方都用石头码了凳子。小区楼下,路边,村里老房子门口,菜地边,好多地方。在得知奶奶病情有好转的那天上午,爷爷心情特别好,早上还去菜地里种了蚕豆,中午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和我聊天,讲过去的事情。
奶奶是在我大二第一学期12月份考六级的前一天突发第一次脑梗,之后抢救回来就不能讲话了。我现在已经不太记得她都跟我说过什么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上大学之前,她在门口一边洗衣服一边对我说“宝宝,衣服一定要注意洗领口和袖口,这两个地方最脏”。其他我竟然都不记得了。生病前的奶奶从来没穿过贵的衣服,为了做农活方便,一直都是灰色的、褐色的、棕色的。很少买零食,除了能饱腹的炒米金枣,还有苹果,基本上不记得家里有过什么小食货。生病之后的奶奶,变得“败家”起来,看到好看的衣服就闹着一定要让爷爷给她买,就跟小孩子一样,还非得花花绿绿的,尤其是大红色的特别多。原来她是喜欢鲜艳的颜色的。手上要戴玉镯子和金戒指,脖子里要戴好看的项链。端午节回家,她因为上次把手上的玉镯子碰碎了,妈妈给了她一个手链,她不满意,抬起手来,让我给她买。我答应她了。但是还没给她买,她就走了。
看到平时开朗硬气的爸爸和叔叔哭得跟孩子一样,特别心疼。爸爸和叔叔不停地跟亲戚们说,每次回来看他们,离开时,奶奶就会踱步到窗口,看着他们上车,等着儿子跟她挥挥手,看着车子开出去,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凳子上。爸爸说早知道她走得这么早,就多陪陪她了。这半年,爸爸因为工地上很忙,没有经常回来,他觉得很愧疚。这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了。奶奶去世,家里的远近亲戚和村里的邻居们全都过来送她,不管是生病前还是生病后,她总是那么热心。生病前是能帮就帮助别人,生病后是看到谁都笑眯眯的,用那几句“不讲理”“你妈了个×”“这边”“乖乖” ,还有简单的手势和别人开心地聊天。
从此以后,我就没有奶奶了。再也没有人叫我“乖乖”了,再也没有人把手举过头顶比划一下意思是问我在韩国的妹妹(表妹在韩国,个子比我高)怎么样了,意思是问我找了男朋友没。妹妹从韩国请假回来,没有等到奶奶咽气,又得回到韩国上班。但好歹是回来送了奶奶一程。奶奶等到她的最后一个侄子来看他,立即就停止了呼吸。不知是不是巧合,我愿意相信,她能感受得到,她能听见我们叫她。
今天回南京前,我跟爷爷说,爷爷我跟伯伯回南京啦。其余话都还没说,爷爷说你放心,爷爷身体还好着呢,不要记挂。昨天爷爷跟亲戚们说,你们放心,我没事,我儿女们都这么孝顺,我舍不得。刚刚和妈妈打电话,她说她和爸爸回到家了,准备睡觉了。我想到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一回家,爷爷关上门,永远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爷爷肯定坐在奶奶的照片前,怪她怎么这么早走,明明比自己年轻八岁还走在自己前面,怪她怎么不听话,不肯吃药,不肯喝水,不肯吃蔬菜,怪她丢下自己。记忆中从来没见爷爷哭过,爷爷这几天哭了好多,不停地说“以后可怎么办呢?我全靠她拿主意呢?这下怎么弄啊?”爸爸和叔叔叫爷爷和他们住,但是爷爷不愿意。说他们一直自己住,自由惯了。今夜,爷爷该如何入眠啊……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