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一种工具,不是目的
1. 把钱当成人生目标的人,
一辈子都在赚钱,一辈子也都在愁赚钱是为了干啥,为啥要赚那么多钱。
赚了一百万,不够!
赚了一千万,不够!
赚了一个亿,还是不够!
到底啥时候能满足?
永远都不满足,因为对这类人来说,人生的目的就是赚钱。如果钱赚够了,人还没老,那余生就味同嚼蜡,还有任何乐趣了。
偶尔他们也会问自己,赚钱是为了什么?想了想,摇摇头,似乎无解,但看着金碧辉煌的房子,看着盘中的山珍海味,似乎又找到了答案。
大部分父辈那一代人会告诉他们,“人要活,没有钱是不行的,有了钱才能买房娶媳妇过上好日子。”所以这类人对钱有种匮乏感。
这种匮乏感带来的恐惧很深,基本上等同于,没有钱,就会死。
庸庸碌碌,每日奔波,把钱当成来到人世的目的,不知道赚钱是为了什么(更多的是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于是,买昂贵的房子,买珍贵的衣服,买好吃的食物,出国旅行。
等躺进棺材的那一刻,安慰安慰自己,“人的一生,就是活着,就是享受,就是为子孙留财产,值了。”
2.把钱当成实现梦想工具的人。
这类人的人生格局很大,一生更容易获得辉煌的成就,
不拘泥于钱,也不容易为了钱丧失品格。
而且,这类人可能一生都不会为钱发愁,因为当他们开始经营自己,提升自己的价值时,只要挥挥手,大把钱,比如,鲁迅,赵小明(词穷,举不出别的例子了。)
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轻视钱。
你也可以指责我说,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无儿无女也无啥负担,意识不到钱的重要性,才会把钱说的这样轻飘飘。等有儿有女有家庭了就知道钱有多重要了。
嗯,也许,也许有那么一天,也许吧!但余生,我觉得我要学习学习怎么花钱。
白鹿原上的村民因种罂粟赚了不少钱,之前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村民,在手上有了大把钱后,开始吃喝嫖赌抽,开始抛妻弃子。
钱,在他们手上,在不知怎样花钱的村民手上,反而成了祸害。(这印证了一个道理:不是没钱的人才称为穷人,而是思想的穷才称为真正的穷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族长白嘉轩,他用钱帮助那些村民,重修祠堂,不仅帮助了别人,为原上做好事,还获得了人们的尊重,爱戴,信任。
突来的钱财也没有让他的品格丢失,吃喝嫖赌抽,他一样没沾。把赚到的钱给他妈他老婆他孩子买礼物买好看的布料。
不断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