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朱家角古镇的一天
从入口进去后,先去了一个艺术展览中心,里面的都是当代画家的油画,挑选了几幅比较喜欢的,还有描绘朱家角风景的。






然后去了课植园,园子非常大,里面很幽静,因为雨天,周二,所以游人非常少,和室友在望月楼附近的院子里逗留很久都没看见人烟,所以还是要选择一个人少的日子去。
园子里的树木很多,很多亭子,还有菜园,和打谷场,当然现在看来只是一个形式了,种有土豆,丝瓜,南瓜,黄瓜,辣椒,芥菜,冬瓜,六月的中旬,丝瓜和冬瓜正在结果,甚是可爱。



园子里还有水月榭,附近有戏楼,某一时间段会有戏曲节目(名称忘记了)表演,亭子,还有阁楼,戏楼。建筑物穿插在流水与各种不知名的树木和艺术山石之间,配上蒙蒙细雨,亭台楼阁与绿意互相呼应点缀,着实意境。有一弯曲小桥,附近一棵花树刚刚开尽,花被打在水里,水面上漂浮着花朵,仿佛是夏达的漫画《游园惊梦》里的意象。





往里面逛会经过百蝠亭,原雕有100只蝙蝠意为福而得名,里面阴廊和阳廊,给女人和男人分别走的。还有绣楼,据说是园子主人的女儿的绣房,现在在卖刺绣品,有个阿姨在现场刺绣,不允许拍照,但是很精美。还有藏书阁,藏书阁的楼梯很陡,爬上去后可能会被里面的假人吓一跳,头发都乱糟糟的,很恐怖的摆着看书的姿势(这里胆小没拍照片,自己想象吧,拍了整体的景,与后来的人文博物馆的画所表述的相比,感觉就是曾经的热闹都是过眼云烟了)


课植园门口有一个码头,还有很多店铺,古镇里的卖旗袍丝巾的店面特别多,质量不是特别好,但是很贵。只是纪念吧,有的确实漂亮。

如果买了包票的话就可以坐一个短途了。从课植园坐船到放生桥的过程,在摇橹船上的享受也是不错的感觉。雨天的天气很舒服,光度把握得刚刚可以把这个古镇的婉约之气表现出来。到开阔的水面上后豁然开朗。






放生桥前后两端都有很多店面,贩卖一些除了全国各地古镇景点一般都会卖的小扇子,廉价工艺品,各种糕点,当然还有比较特色的,如茨饭糕,桂花糕,阿婆小肉粽,猪蹄猪腿,还有学生党比较容易接受的3元一小块用粽叶包着的扎肉,甜点糯米糖藕(藕的小孔里是糯米),放生桥应该是古镇里最大的桥了,上面视野开阔,水面也很宽广,附近有很多依水而建的吊脚楼都改成了饭店,寻求最佳视野。


我们在禅院附近的一家饭店吃了饭,两人70,贵是贵了点,一份螺狮,一份小炒肉,和一份野菜豆腐汤,但是老板人很和善,我们自己买的桂花糖藕和扎肉也在那里吃。而且饭店依水,靠窗坐下,窗外的景致是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







然后我们去了人文艺术馆,两层楼,用油画展现了古镇的节日习俗,白铁铺,木匠铺,绸缎铺等店铺发展历程,还有走出去的名人,还去参观了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药店,那个中药店原来是包含在门票里了,去了之后发现还在营业,只是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了。也没有收门票,看了看就离开了。然后又去了手工艺馆,里面是当代一些陶瓷匠人的作品,还有刺绣品。有拍卖,二楼收费。


吸引我去朱家角古镇的,其实是它的大清游剧,是真的从清朝留下来的,但是位置很偏,在小巷深处。途径很多窄小巷子,两边很多是装修风格欧式复古文艺的cafe店古与欧式碰撞,却毫无违和感。




大清邮局在一个Cafe店旁边,有点格格不入,门被帘挡着,进去以后,有一个露台,可以看见对面的住家。邮局原以水路运输,所以那其实是一个码头遗址。现在在营业,是给未来的一年寄出明信片,2元手续费,选择未来一年的某个月收到,将其投入对应的格子里就可以了。





里面其它也没什么可看的了,用一些照片介绍了一些邮局历史和中国信件变化。主要是门口吧,还有一个信桶呢





古镇的巷子,很窄,两边店铺可以保证你不饿肚子。

这一天穿着汉服,撑着油纸伞,颇有意境美感,雨中看园林,最是美好。
----------------------------------------------------------分割线
2017.年秋
大二上学期,第二次到朱家角,是做志愿者,在一个执勤亭里的,给路人指路答疑,当天遇到了好多外国人,有的是韩国人,英语说得不是很流利。有的看起来是欧洲人,带了一家三口。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朱家角这个古镇这么多外国人来玩儿。




对了,当天中午在一家老婆婆开的店里吃了葱油拌面,比学校的好吃多了。当时觉得特别好吃,可能是我饿了。那个时候接近端午节,买了扎肉。还有咸蛋黄肉粽。朱家角有很多卖阿婆粽子的。

------------------
2019.4第三次来朱家角
和室友一起,说走就走的出行。这一次,因为是周五,人很少,有很多外国人,店铺里的商家都可以用简单英文和他们交流。这么多年,朱家角还是那些景致,乌瓦白墙,小球流水,以及靠近河边的饭店,被装饰得花花绿绿的酒吧和咖啡厅。这一次看到有很多商家贴了《谈判官》取景地的海报,原来还是有改变的啊。




这一次没有坐游船,因为是寝室四人第一次一起出来玩儿,逛了一架小首饰店。里面的瓷器装饰都很漂亮,应该古镇很多东西,都是给外国游客买的吧。






这一次走得比较随性,没有买吃的,拍照


又到了大清邮局,第一次到朱家角时还专门做了攻略,来找,还去了里面的码头,这次随便走走就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