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忆法,越早越好吗?
谁迫切需要高效记忆方法?
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有关学习心得和高效记忆方法的文章,新浪微博把我的专业领域归为“教育”,引来了一些对教育话题感兴趣的朋友。
有些朋友会私信交流,很多人会问及与记忆法学习时机相关的问题。
“我儿子今年三岁,我想从小培养他的创造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请问该怎么做?”
“我是一名高二考生,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但好多知识点总是记不住,现在学习记忆法还有帮助吗?”
“我孩子读六年级,每天作业很多,学习压力很大。我觉得他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但是他时间很紧,没时间自己钻研。我这个年纪还能不能学记忆法,然后教教他?”
“我是一名上班族,工作中需要记忆很多客户的个人信息,我现在学习记忆法还来得及吗?”
以上问题来自各个年龄段的朋友,其中学生和家长居多。
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接受的知识量比较大,对记忆方法的需求最为迫切。
0-10岁,孩子太小,不必心急
10岁以下的孩子,都属于“太小”的范畴,不适合进行系统记忆法的学习。
为什么呢?
这个阶段的孩子,
要么不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
要么理解能力有限,
要么还没形成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
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未萌芽的时候,不建议进行知识的输入。
对这些“太小”的孩子,适当进行引导就够了。
0-3岁,注重智力启蒙,这个阶段多引导孩子对色彩、节奏、各类事物的感知能力。
0-3岁的孩子好奇心非常重,很容易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可能他/她拿到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都能玩整个下午。
有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在他专注玩耍的时候,建议家长不要打扰。毕竟一个人玩得久,也是专注力强的体现。
3-7岁,做孩子的“百科全书”。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提问,花、草、鸟、兽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这个阶段建议家长引导孩子保持探索欲,用最大的耐心陪着孩子认识世界。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参加各类活动,进行户外活动,毕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不能缺位。
7-10岁,孩子上小学了,开始学习基本的数学计算,识记会说不会写的中文汉字,接触英文日常用语。这个阶段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排队就餐、记录作业、收拾书包、整理房间、早睡早起、礼貌待人……
这一阶段,养成自觉、自律的品性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
从年龄来区分,不建议10岁以下的孩子进行系统记忆法的学习。
从年级来区分,不建议三年级以下的孩子系统学习记忆法。
结论是:太小的孩子,不必心急。静待花开,等待最好的时机。
10-18岁学生,黄金年龄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系统学习记忆法的基础能力如下:
基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
10-18岁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学校教育,基本适应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体环境,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有探索的欲望,对新方法的接受能力强,且没有形成固化的学习模式,因而最为适合在这个阶段进行系统的记忆法学习。
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仍然保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记忆法的过程中能够很快进入状态。
其次,10岁以上的学生有基本的语数英知识背景,能够理解递进、类比、对比等逻辑,在方法的掌握上有先天的优势。
第三,10-18岁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刚需,不论是成长的需求,还是应试的需求,都面临大量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在这个阶段系统学习记忆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综上,
从年龄来区分,10-18岁这个年龄段,是系统学习记忆方法的黄金时期。
从年级来区分,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最适合系统学习记忆方法。
18-28岁青年,学习与工作并进
18岁以上,要么继续学业,大学、硕士、博士,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奋进;要么进入社会,从事某个领域的工作。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18-28岁的青年,仍然需要汲取大量的知识。
但这种知识与小学、初中、高中的知识不同,此时的知识以理解与应用为主,考试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在这个阶段,系统记忆法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需要锻炼的不仅是记忆力,还有理解力、创造力、思维聚散能力。
记忆法的系统学习,是通过对注意力、观察力、联想力、创造力等全脑思维能力的锻炼,达到开发大脑无限潜能的目的。
18-28岁的青年,就算不以应试为目的,也十分需要系统学习记忆方法。
在生活中,可以通过记忆朋友与客户的姓名、手机号码、车牌号码、兴趣爱好等个人信息,锻炼大脑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工作中,可以运用全脑思维进行日程管理、项目策划、工作总结,用更高效的思维高效工作。
18-28岁青年,系统的记忆法学习能够让生活更轻松,工作更高效。
28岁以上,以需求为导向
28岁以上的朋友,此时或已有稳定的工作,或已将生活重心转移至家庭。
这个阶段的朋友,有的因自我提升的需要准备职称考试,有的因工作转型的需要接触全新的领域,有的因孩子的教育问题重视方法探索。
此前曾有一名三十多岁的朋友给我写邮件,她在法律行业从业多年,但一直未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也未获取法律职业资格证,她认为这是自己职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于是决定全心备考,对记忆方法有很大的渴求。
有一名调离原有工作岗位的朋友,新的岗位有很多专业术语需要熟悉、记忆,年近四十的他对此很是头疼,尝试用记忆方法帮助自己处理海量资料。
有不少家长,自己在学生时代没有系统学习记忆方法的机会,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和方法教育,想要通过高效方法的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28岁以上的朋友,各有所需,各有所求。
这一阶段,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在系统学习记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突破。
为什么需要在系统学习记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突破呢?
因为记忆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可掌握的,类似汽车的零件,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把零件组装好,这辆汽车才能安全地行驶。
系统记忆方法,从某种程度上看,相当于组装零件的正确方法。
没有系统记忆方法的学习,就等同于拥有了一堆零散的零件,看似有了整辆汽车,但无法达到行驶的功能。
28岁以上的朋友,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进行系统学习和专项突破。
总结时间到
信息时代,人人都需要高效记忆方法(学习方法)。
从年龄来区分:
10岁以下的孩子,不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适当进行习惯引导即可,不建议进行系统记忆法的学习。
10-18岁的学生,是系统学习记忆方法的黄金时期。
18-28岁青年,系统的记忆法学习能够让生活更轻松,工作更高效。
28岁以上的朋友,针对自己的需求,进行系统学习和专项突破。
以上是通常情况,不否定一切个例。
方法与形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毕竟不管学什么、做什么,
都是为了高效学习、愉悦生活。
咨询qq :1557517300
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有关学习心得和高效记忆方法的文章,新浪微博把我的专业领域归为“教育”,引来了一些对教育话题感兴趣的朋友。
有些朋友会私信交流,很多人会问及与记忆法学习时机相关的问题。
“我儿子今年三岁,我想从小培养他的创造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请问该怎么做?”
“我是一名高二考生,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但好多知识点总是记不住,现在学习记忆法还有帮助吗?”
“我孩子读六年级,每天作业很多,学习压力很大。我觉得他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但是他时间很紧,没时间自己钻研。我这个年纪还能不能学记忆法,然后教教他?”
“我是一名上班族,工作中需要记忆很多客户的个人信息,我现在学习记忆法还来得及吗?”
以上问题来自各个年龄段的朋友,其中学生和家长居多。
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接受的知识量比较大,对记忆方法的需求最为迫切。
0-10岁,孩子太小,不必心急
10岁以下的孩子,都属于“太小”的范畴,不适合进行系统记忆法的学习。
为什么呢?
这个阶段的孩子,
要么不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
要么理解能力有限,
要么还没形成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
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未萌芽的时候,不建议进行知识的输入。
对这些“太小”的孩子,适当进行引导就够了。
0-3岁,注重智力启蒙,这个阶段多引导孩子对色彩、节奏、各类事物的感知能力。
0-3岁的孩子好奇心非常重,很容易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可能他/她拿到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都能玩整个下午。
有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在他专注玩耍的时候,建议家长不要打扰。毕竟一个人玩得久,也是专注力强的体现。
3-7岁,做孩子的“百科全书”。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提问,花、草、鸟、兽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这个阶段建议家长引导孩子保持探索欲,用最大的耐心陪着孩子认识世界。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参加各类活动,进行户外活动,毕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不能缺位。
7-10岁,孩子上小学了,开始学习基本的数学计算,识记会说不会写的中文汉字,接触英文日常用语。这个阶段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排队就餐、记录作业、收拾书包、整理房间、早睡早起、礼貌待人……
这一阶段,养成自觉、自律的品性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
从年龄来区分,不建议10岁以下的孩子进行系统记忆法的学习。
从年级来区分,不建议三年级以下的孩子系统学习记忆法。
结论是:太小的孩子,不必心急。静待花开,等待最好的时机。
10-18岁学生,黄金年龄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系统学习记忆法的基础能力如下:
基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
10-18岁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学校教育,基本适应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体环境,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有探索的欲望,对新方法的接受能力强,且没有形成固化的学习模式,因而最为适合在这个阶段进行系统的记忆法学习。
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仍然保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记忆法的过程中能够很快进入状态。
其次,10岁以上的学生有基本的语数英知识背景,能够理解递进、类比、对比等逻辑,在方法的掌握上有先天的优势。
第三,10-18岁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刚需,不论是成长的需求,还是应试的需求,都面临大量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在这个阶段系统学习记忆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综上,
从年龄来区分,10-18岁这个年龄段,是系统学习记忆方法的黄金时期。
从年级来区分,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最适合系统学习记忆方法。
18-28岁青年,学习与工作并进
18岁以上,要么继续学业,大学、硕士、博士,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奋进;要么进入社会,从事某个领域的工作。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18-28岁的青年,仍然需要汲取大量的知识。
但这种知识与小学、初中、高中的知识不同,此时的知识以理解与应用为主,考试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在这个阶段,系统记忆法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需要锻炼的不仅是记忆力,还有理解力、创造力、思维聚散能力。
记忆法的系统学习,是通过对注意力、观察力、联想力、创造力等全脑思维能力的锻炼,达到开发大脑无限潜能的目的。
18-28岁的青年,就算不以应试为目的,也十分需要系统学习记忆方法。
在生活中,可以通过记忆朋友与客户的姓名、手机号码、车牌号码、兴趣爱好等个人信息,锻炼大脑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工作中,可以运用全脑思维进行日程管理、项目策划、工作总结,用更高效的思维高效工作。
18-28岁青年,系统的记忆法学习能够让生活更轻松,工作更高效。
28岁以上,以需求为导向
28岁以上的朋友,此时或已有稳定的工作,或已将生活重心转移至家庭。
这个阶段的朋友,有的因自我提升的需要准备职称考试,有的因工作转型的需要接触全新的领域,有的因孩子的教育问题重视方法探索。
此前曾有一名三十多岁的朋友给我写邮件,她在法律行业从业多年,但一直未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也未获取法律职业资格证,她认为这是自己职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于是决定全心备考,对记忆方法有很大的渴求。
有一名调离原有工作岗位的朋友,新的岗位有很多专业术语需要熟悉、记忆,年近四十的他对此很是头疼,尝试用记忆方法帮助自己处理海量资料。
有不少家长,自己在学生时代没有系统学习记忆方法的机会,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和方法教育,想要通过高效方法的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28岁以上的朋友,各有所需,各有所求。
这一阶段,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在系统学习记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突破。
为什么需要在系统学习记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突破呢?
因为记忆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可掌握的,类似汽车的零件,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把零件组装好,这辆汽车才能安全地行驶。
系统记忆方法,从某种程度上看,相当于组装零件的正确方法。
没有系统记忆方法的学习,就等同于拥有了一堆零散的零件,看似有了整辆汽车,但无法达到行驶的功能。
28岁以上的朋友,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进行系统学习和专项突破。
总结时间到
信息时代,人人都需要高效记忆方法(学习方法)。
从年龄来区分:
10岁以下的孩子,不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适当进行习惯引导即可,不建议进行系统记忆法的学习。
10-18岁的学生,是系统学习记忆方法的黄金时期。
18-28岁青年,系统的记忆法学习能够让生活更轻松,工作更高效。
28岁以上的朋友,针对自己的需求,进行系统学习和专项突破。
以上是通常情况,不否定一切个例。
方法与形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毕竟不管学什么、做什么,
都是为了高效学习、愉悦生活。
咨询qq :15575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