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vs. 豆瓣
老婆感慨她的同学在QQ空间里分享的内容很无趣,我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比“无趣”更好。因为偷菜我偶尔也上空间看看,那里分享一篇文字只需要鼠标一点,可就这一点,隐含了很多东西。
首先,QQ的交互设计更先进,虽然我很反感把所有内容放在一个页面里,用Javascript之类的来更新,但QQ空间的效果显然超过了它的受众所期待的:对于以大部分偷菜和斗地主为主业的用户,能点一下按钮分享文字,显然要归功于QQ的功能设计。
第二,QQ缺乏内容来源。转帖与网络同时产生,复制粘贴的操作简单是简单,但只能暴露出用户的认知水平较低。QQ空间除了做日记本来发泄情绪,贴来贴去的却没多少有实际效用的文字。譬如一篇“xxx本免费电子书,让你xx年读不完”,有谁会衡量一下转帖的几秒与读书的若干天呢?豆瓣走向社区化,有这样的趋势。
第三,用户会被环境同化。由于简单的操作,以及免思考内容的充斥,一个社区成就了一种思维、行为的方式(扩大看社会也是如此)。反观豆瓣前期的内容,一些“顽固”的豆子产生的内容,才是豆瓣的根基。现在自己也同样花时间看友邻,也是被豆瓣牵着鼻子走而已。
另外,QQ空间还可以增加豆瓣读书的应用,豆瓣却奔向QQ空间的模式。互联网,有时候真的挺奇怪。
首先,QQ的交互设计更先进,虽然我很反感把所有内容放在一个页面里,用Javascript之类的来更新,但QQ空间的效果显然超过了它的受众所期待的:对于以大部分偷菜和斗地主为主业的用户,能点一下按钮分享文字,显然要归功于QQ的功能设计。
第二,QQ缺乏内容来源。转帖与网络同时产生,复制粘贴的操作简单是简单,但只能暴露出用户的认知水平较低。QQ空间除了做日记本来发泄情绪,贴来贴去的却没多少有实际效用的文字。譬如一篇“xxx本免费电子书,让你xx年读不完”,有谁会衡量一下转帖的几秒与读书的若干天呢?豆瓣走向社区化,有这样的趋势。
第三,用户会被环境同化。由于简单的操作,以及免思考内容的充斥,一个社区成就了一种思维、行为的方式(扩大看社会也是如此)。反观豆瓣前期的内容,一些“顽固”的豆子产生的内容,才是豆瓣的根基。现在自己也同样花时间看友邻,也是被豆瓣牵着鼻子走而已。
另外,QQ空间还可以增加豆瓣读书的应用,豆瓣却奔向QQ空间的模式。互联网,有时候真的挺奇怪。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MetalDudu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kindle3再利用:时钟 (1人喜欢)
- 2024阅读小结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