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毁的"名画"(原创)
羊肠胡同的尽头左手边一间小四合院便是老张一家。老旧的木门上残破的门联褪了红,依稀只见得几个"合"、"福"的字眼,风一吹便"簌簌"地响个不住。便是老北京如此粮米维艰的日子,它的颓势依然鹤立鸡群。
可谁也不敢小瞧了张家。
"嗬,人祖上中过举,做过官,指不定有啥宝贝呢!","是了是了,不就有幅画嘛,郑板桥的竹子呵!"话音一出,众人照例唏嘘一阵,夕阳西沉才渐渐散了,如此又可以省去一顿晚饭,多留点口粮给孩子。
"吱-"木门开了个小缝,老张开了门,四下里望了望,一脚踏出院门,一面回头对小张说"爹去铺子看看,你在家,好生呆着,哪儿也不去,家里不能离人!"听到儿子的回音,老张便出了门往铺子去了。
老张家经营家绸布店,生意惨淡的很。饭都吃不上的人家,哪儿有余钱做衣裳啊!日子一天天的难过,老张的脊梁叫生活给压弯了,伛偻的走在羊肠道上。突然,他脸上有了笑意,腰也似乎挺直了些,他想到了那副画。那是他太爷爷留下的,他爷爷去找算命先生看过,价值可连城呢!到了他这一辈,经过动乱,家门的荣光早已不在,但老张觉得只要有这幅画,再难捱的日子也就是一眨眼的事儿。于是他逢人便说家有名画,招致毛贼多次光顾,翻遍了全家也找不到那画,便是连纸儿影也没有一张!渐渐的,开始有人说老张家其实根本没那画,传的开了,老街坊也忍不住问他,他也只神秘一笑,什么也不说。
家里已揭不开锅了,妻子多次劝他出手那画,给家里换些米粮,都被老张凶巴巴的斥回去了,妻子不敢再提。
日子渐渐好了些,可刚过了几天太平日子,"文革"浩浩荡荡开始了。红卫兵挨家挨户地搜东西,老北京人大多或多或少都有点家底,无一例外给刮了个干净。有人供出老张,红卫兵翻遍了他家也没见什么画,老张声泪俱下,说"并无那画!并无那画!"倒也确实未搜出什么,那些人只好悻悻而去。待到那天夜里,老张在厅里掀开了一块砖,挖了大约小半米的样子,挖出个盒子,里面是那画。谁能想到那画就在脚下呀!其实老张也只看过这画一次,从不拿出来,怕坏,怕偷。月光透过窗子照在他脸上,他笑了。
再待到"文革"过去 日子便真的好了。小张考上了大学,还是历史系。穷窘了一辈子的老张请了所有的老街坊吃喜酒,大家都说小张聪明伶俐大有出息,说老张这下可全乎了,有画儿做底儿,儿子又争气,好日子都在后头呢!老张喝的红光满面。
小张大学就在北京城,平时周末回家。那天中午,小张回家了,张口就说:"爸,最近在学鉴赏,你把那画拿出来,我给练练!"老张欣然同意,先将院门关上,再关上厅门,小心翼翼的挖出那画。小张拿了放大镜仔仔细细的看,突然皱了眉头,老张忙问怎么了,小张说:"没事,我看不好,拿去给教授看看吧。"老张犹豫了下,同意了。
不多久,小张急匆匆回家,老张问他咋样,小张憋红了脸:"画……画假的!"老张蒙了。大吼"胡说八道!再胡说老子揍你!"说着便要找笤帚,小张大叫"咋是假的!好几个教授一起看的!"老张一下子定住了,一屁股坐到地上,嘴里直喃喃,模样像是痴了。
半夜,妻子朦胧转醒,发现边上空无一人,大惊,跑出房门,看见院子里火光隐隐,走进一看,老张在烧画!火光映着他的脸,木讷的表情浮动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