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房间之整理归纳
看的几本书然后加上自己整理癖的感想,总结归纳所得。不足之处欢迎讨论(*^_^*)
- 核心概念:收拾东西就是要扪心自问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我们常把轴线错位在了物品与他人、不确定的未来和已经过去的过去上(为我所用,不要被物品支配,而是看自己是否用得到)
-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不会停留在自己堆满了的地方)、执着过去、担忧未来(过分囤积日用品:对未来无规划性)
- 三类破烂:不用的东西、还在用的东西(勉强用,觉得好歹还能用,遂在用时会乱放)、充满回忆的
Steps步骤 :
断+舍(若能彻底实行物品筛选,则可避免后期的收纳)花时间收纳不需要的东西,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丢弃完成前绝不收纳】

收纳: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限制总量可更加严格的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Tips:
- 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
- 让房间变乱的心理:故意为之的变乱(此类人有一定的自我惩罚倾向),相当于赋予了自己否定、自卑的能量(如同一周不洗澡)。为自己的行为感到shame,蔑视自己,甚至潜意识里充满了完全意识不到的羞耻感。过不了多久,能感到不快的大脑回路变的麻痹了(没有外界刺激,例如异性的参观)。如此一来,就彻底分不清到底是因为房间乱才羞愧的,还是因为羞愧才让房间变乱的。物品可以映射出未知的,内心的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物品==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一些房间里放了好久没有用的东西,只是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才没有表现出生理上的腐烂,不过机能上来讲,它们早已腐烂。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几乎等于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用审视他人房间的眼光批判自己的,,让家成为放松身心的宝地,而非堆满垃圾)
- 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空间占据,影响心情
- 买东西有目的性,进超市前列好清单,对清单上没有的,不去观望(防止遇到打折而买不需要的东西回来
- 若与他人同住,对别人的东西不做评价,不要未经他人许可动他人的东西,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换位思考。
- 不要因为觉得扔掉就可惜,所以一直留着,应该送给他人,让其作用发挥出来。
- 若连物品的存在都忘记的,就谈不上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