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物115:龟:早期人与神的通讯工具
父亲用菜刀小心地在乌龟腹部淡黄色甲骨上,刻下我的名字和放生日期。这是我幼时见到的“甲骨文”,充满父爱。
然后父亲带我到校园壕沟边,把乌龟交给我。我再将它放进水中,看它晃晃悠悠不急不忙地游走。
那时我不足十岁。记忆中,父亲至少给我放生过三只乌龟,祈求我长命富贵。
合肥地区的这种普通乌龟体形不大,如父亲的手掌。有时我能看见一只趴在壕沟浅水处的石头上晒太阳,稚拙可爱。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诗经•国风•大雅•文王有声》)
中国神龟的真实工作情况,体现在殷墟。大量商代文献刻于龟甲,最初被当成“龙骨”做了中药,诚为憾事。幸有光绪年间金石学家王懿荣慧眼识珠,揭示其真面目,震动世界。
龟之言久也。千岁而灵。此禽兽而知吉凶者也。(《尚书•洪范•五行》)
——之所以称其中国神龟,是因为它担负着我祖先与上天的沟通信使,可能长达数千年。殷墟里的甲骨文肯定只是冰山一角。不过,作为食物的乌龟,也备受祖先欢迎,《诗经》数次提及其鲜美。
我从来没有吃乌龟的欲望。小时候与伙伴们玩它,大家都说是“骚乌龟”,那种泥骚气、尿骚气令人不喜。谁也不知道它曾经那么辉煌、神圣。祖先们的重大决策多取决于乌龟和蓍草,而这份文化与《易经》的关系,血浓于水。据说八卦图形很可能得灵感于龟甲。而韩国目前的国旗图案,正是来源于此,虽然他们极力想摆脱甚至否定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国旗保持了高贵的沉默。
……有神龟于洛水,负文列于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晋•陆机《洛阳记》)
——这是关于《洛书》首次面世的传说。目前还没有哪位数学家宣称自己解读了《洛书》及其姊妹篇《河图》。神龟将其献给大禹,而大禹因此治水成功,显见祖先们的智慧与我们今天的衡量标准,走的不是一条道路。
当然,也正是神龟献书,降低了传说的可信度。但《洛书》确实存在,而且很久了,甚至比乌龟的起源还深远。但愿人们不要用轻轻一声“奇怪”,而放过这件事。因为按照咱祖先文化遗产中的精髓来生活,可能会造就一个无需“德先生”与“赛先生”的辉煌新世界。
《礼记•礼运》说:麟凤龙龟,谓之四灵。龟在其中,是唯一真实的动物,所以在现代生物学中,龟的地位应该从精神层面重新审视才对。伟大的乌龟们直到唐朝之后,身份证才渐渐褪色,开始宠辱交加的生活。比如用来骂人,或用来驮碑。
驮碑的乌龟还不是一般乌龟,被视为龙王的儿子之一,名曰赑屃。只是这种神龟不当也罢,不信您去看看明、清皇家建筑中的它们,几百年趴在那里被千斤巨石压着,好似孙悟空在五行山下。
作为骂人用词,“龟”的杀伤力极大,慎用。而这份恶意的起源,据说在明朝妓院里——因为应召女郎外出工作,不能用三寸金莲去丈量街道,必须有年轻力壮的男工作人员背着她送过去,这种男人就被想象为赑屃,曲折地称呼为“龟奴”。
与唐朝艺术家李龟年、陆龟蒙相比,“龟奴”之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乌龟们继“人神信息中转站”到“长寿象征”之后,出现的巨大形象落差。
好在人们至今没有完全否定乌龟的尊严。“金龟婿”一词还是蛮光彩的。《龟兔赛跑》的童话表明,大人和孩子们普遍同情乌龟。
在外国,乌龟没有我们这么多文化积淀,尤其没有肮脏的那一部分,所以,当柬埔寨人偶然获得一只皮肤花纹像蛇一样的乌龟时,不但将其供奉起来,还有人给它扇扇子呢!
然后父亲带我到校园壕沟边,把乌龟交给我。我再将它放进水中,看它晃晃悠悠不急不忙地游走。
那时我不足十岁。记忆中,父亲至少给我放生过三只乌龟,祈求我长命富贵。
合肥地区的这种普通乌龟体形不大,如父亲的手掌。有时我能看见一只趴在壕沟浅水处的石头上晒太阳,稚拙可爱。
![]() |
pixabay美图 |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诗经•国风•大雅•文王有声》)
中国神龟的真实工作情况,体现在殷墟。大量商代文献刻于龟甲,最初被当成“龙骨”做了中药,诚为憾事。幸有光绪年间金石学家王懿荣慧眼识珠,揭示其真面目,震动世界。
龟之言久也。千岁而灵。此禽兽而知吉凶者也。(《尚书•洪范•五行》)
![]() |
pixabay美图 |
——之所以称其中国神龟,是因为它担负着我祖先与上天的沟通信使,可能长达数千年。殷墟里的甲骨文肯定只是冰山一角。不过,作为食物的乌龟,也备受祖先欢迎,《诗经》数次提及其鲜美。
我从来没有吃乌龟的欲望。小时候与伙伴们玩它,大家都说是“骚乌龟”,那种泥骚气、尿骚气令人不喜。谁也不知道它曾经那么辉煌、神圣。祖先们的重大决策多取决于乌龟和蓍草,而这份文化与《易经》的关系,血浓于水。据说八卦图形很可能得灵感于龟甲。而韩国目前的国旗图案,正是来源于此,虽然他们极力想摆脱甚至否定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国旗保持了高贵的沉默。
……有神龟于洛水,负文列于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晋•陆机《洛阳记》)
![]() |
pixabay美图 |
——这是关于《洛书》首次面世的传说。目前还没有哪位数学家宣称自己解读了《洛书》及其姊妹篇《河图》。神龟将其献给大禹,而大禹因此治水成功,显见祖先们的智慧与我们今天的衡量标准,走的不是一条道路。
当然,也正是神龟献书,降低了传说的可信度。但《洛书》确实存在,而且很久了,甚至比乌龟的起源还深远。但愿人们不要用轻轻一声“奇怪”,而放过这件事。因为按照咱祖先文化遗产中的精髓来生活,可能会造就一个无需“德先生”与“赛先生”的辉煌新世界。
![]() |
pixabay美图 |
《礼记•礼运》说:麟凤龙龟,谓之四灵。龟在其中,是唯一真实的动物,所以在现代生物学中,龟的地位应该从精神层面重新审视才对。伟大的乌龟们直到唐朝之后,身份证才渐渐褪色,开始宠辱交加的生活。比如用来骂人,或用来驮碑。
驮碑的乌龟还不是一般乌龟,被视为龙王的儿子之一,名曰赑屃。只是这种神龟不当也罢,不信您去看看明、清皇家建筑中的它们,几百年趴在那里被千斤巨石压着,好似孙悟空在五行山下。
作为骂人用词,“龟”的杀伤力极大,慎用。而这份恶意的起源,据说在明朝妓院里——因为应召女郎外出工作,不能用三寸金莲去丈量街道,必须有年轻力壮的男工作人员背着她送过去,这种男人就被想象为赑屃,曲折地称呼为“龟奴”。
![]() |
pixabay美图 |
与唐朝艺术家李龟年、陆龟蒙相比,“龟奴”之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乌龟们继“人神信息中转站”到“长寿象征”之后,出现的巨大形象落差。
好在人们至今没有完全否定乌龟的尊严。“金龟婿”一词还是蛮光彩的。《龟兔赛跑》的童话表明,大人和孩子们普遍同情乌龟。
在外国,乌龟没有我们这么多文化积淀,尤其没有肮脏的那一部分,所以,当柬埔寨人偶然获得一只皮肤花纹像蛇一样的乌龟时,不但将其供奉起来,还有人给它扇扇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