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枕边有你(不带们),不再失眠,梦才踏实!
文/一只爱写作的瘦子
1
自从开始写作以来,对书的渴望,就像个饥饿的小孩,希望自己从中能有点点收获,好努力地跳出自己思维定式的圈子,这种感觉在我看完《朗读者》更为强烈了。我给自己开了一个长长的书单,每看完一本,划掉一本。像是医生开给病人的处方,仿佛照单抓药吃药就可以解决我身体或者心灵上的一些困惑。不是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吗:现在读书的厚度,决定今后远行的长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体胖还需勤跑步,人丑就要多读书。 书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但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
2
来到绍兴后,我看的第一本书是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这是我第一次看韩寒的作品,是电子书,看书的理由就是书里的一句话:“虚惊一场”这四个字是人世间最好的成语,比起什么兴高采烈,五彩缤纷,一帆风顺都要美好百倍。
书的序这样写道:【以此书纪念我每一个倒在路上的朋友,更以此书献给你,我生命里的女孩们,无论你解不解我的风情,无论我解不解你的衣扣,在此刻,我是如此地想念你,不带们。】
书的开头这样写道: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我开着一台1988年出产的旅行车,在说不清是迷雾还是毒气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国道。这是书的开头,主人公陆子野带着这辆破旧不堪的叫做1988的车,上路了。途中发生了一些故事,发生了一些故事。两条线穿插着,一条回忆的线,一条现实的线。相互穿梭,不相干的两个人,一路看尽了世态炎凉。
现实的线是遇到了妓女娜娜,发生了一些故事;回忆的线是想到了丁丁哥哥还有一群小伙伴,陆子野年轻的时候,看到要走的丁丁哥哥,陆子野问丁丁哥哥为什么要去北方,丁丁哥哥说: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看完之后,我才看懂了《后会无期》。人性不公,但抱有一颗感恩纯洁的心,疯狂一把。
这样疯狂的旅行在我年少时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夜晚的国道里,和自己梦寐以求的人,去往未知旅程的终点。旅途上没有疲劳和困意,我们聊着电影和音乐,穿越群山和丛林,最终停在一泓无人的湖水旁边,有一个没有任何经济头脑的人开的客栈,干净便宜。
3
第二本书是张爱玲的《流言》,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一段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书中收录不少张爱玲自传性的散文。她以一颗细腻而又宽容的心洞察着世俗人生,同时又从寻常生活中获取点滴乐趣。看完之后,对于张爱玲,我想我懂她了,起码懂了一部分。有人说,读书也是有打开方式的,如果一开始读张爱玲的小说,再读这本《散文》,是不懂的。看了散文,她的经历,再去读她的小说,我想你会明白,会原谅她的狂涓。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所有的只是天才的怪癖缺点。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当初她还是个少女,却对生命有了如此高的见解,“华美”只是我们在别人面前的表象,而蚤子才是真正的自我。所以,羡慕别人作甚。
4
第三本书是梭罗的《瓦尔登湖》,有人说这本书很难懂,我偏要看看有多难懂,于是买回来。第一遍看完了,感觉不是一遍就可以读懂的书。于是暂停一段时间,看别的书调节调节,再继续登陆瓦尔登湖。
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他的生活让我想起了我现在的生活。一个人的绍兴,怎么去让生活更有趣。梭罗的《瓦尔登湖》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人能清楚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照这个声音去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子,就是成了传奇。”我徘徊在疯子边缘。
5
知道我在看书,有个朋友说:张爱玲的书我没看过,但是我喜欢三毛,因为三毛,我更热爱生活。我有三毛全集,真的超级喜欢,回头给你带几本看看。一借一还,小友谊才能继续嘛。于是上周末,她冒着大雨给我送了几本三毛的书。
之前听过三毛很多次,因为她的自杀,所以担心她的文章会悲观,一直没有看。昨天才发现可能是因为我的打开方式不对,三毛的书,我看的第一本是《撒哈拉的故事》,说好睡前翻几页的,可是总是意犹未尽,昨晚看到凌晨三点多,没有丝毫的困意。《撒哈拉的故事》收录散文19篇。记述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
他们相识于西班牙,那时三毛大三,荷西高三,年轻英俊的荷西莫名地喜欢上这个比他大三岁的来自东方的女孩。他像很多正常男生一样,追求三毛。但是三毛似乎不太喜欢比自己小的男孩。
一天晚上,他们在公园散步。荷西突然说:再等我六年,让我四年念大学,二年服兵役,六年以后我们可以结婚了,我一生的向往就是有一个很小的公寓,里面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去赚钱养活你,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梦想。
三毛有一丝的感动,可是她心里清楚,年少时的承诺,也许只是一句玩笑般的话。她拒绝了,六年间,他当兵、退伍、工作,打听她的喜好和行踪,得知她想去撒哈拉,他偷偷先她一步,去了撒哈拉。找了一份工作和破败的小屋,等着她。
六年之后,三毛去了撒哈拉,他如期出现在三毛面前。他们真的再见了,结婚了,在撒哈拉过着他们的小日子。撒哈拉里,每一粒沙子都透着三毛的喜悦,感受着她的幸福。像三毛这样有趣的灵魂不管在哪里,似乎都能过成有趣的样子。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这样说:
当初决定下嫁给荷西时,我明白的告诉他,我们不但国籍不同,个性也不同,将来婚后可能会吵架甚至于打架。他回答我:“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却是很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发生,不过我们还是要结婚。”于是我们认识七年之后终于结婚了。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因为对光充满着渴望,所以,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荷西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任何三毛所做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疯狂的行为,在他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
荷西说:
荷西当时对我说:“我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
荷西将我从背后拎起来,他说:“我们的第一个家,我抱你进去,从今以后你是我的太太了。”这是一种很平淡深远的结合,我从没有热烈地爱过他,但是我一样觉得十分幸福而舒适。
“结婚的前一天还要做工吗?”
“那你要做什么?”
“想带你去看电影,毕竟明天你就不是我女朋 友了”
我童心大发,一把将两个娃娃拔起来,一面大叫:"娃娃是我的。"荷西说:本来就是你的嘛!我难道还抢这个。"于是他切了一块蛋糕给我吃,一面替我补戴戒指,这时我们的婚礼才算真的完毕了。这就是我结婚的经过。
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苦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
……
看了几篇后,三毛和荷西的这把狗粮,让我对我以后的爱情生活和婚姻生活更期待了。
5
人生的生活方式有很多,陆子野选择了1988,踏上了318国道,开始了他和世界的谈谈;张爱玲选择了天才梦,做了一个生活的“废物”;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三毛选择了撒哈拉沙漠,在那里白手成家,悬壶济世,做她的素人渔夫。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后的我。
我不随便写读书笔记,主要是不会写,也不盲目崇拜一些书。但是看完这些书,我跟朋友说:如果以后我有男朋友了,也要像三毛一样,把我们有趣的点滴记录下来。我要和他一起做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而我以后会选择什么地方作为我们平静生活的追求,我不知道,也许是苍山洱海,也许是北海,也许是纳木错,也许是阿坝……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踏上这条路,有属于我们的故事。
然后她说:我觉得我看了三毛,就更爱生活,更爱这个世界。我手机里有记事本 ,也有写日记,她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我也在记录很多我们(和男朋友)的事情。还有一个主要是原因是:我总觉得女生好像穷其一生,都在要一再证明,这个男人爱不爱我。所以,我记录很多,他让我感觉、 快乐、开心、感动、幸福的事情 。哪天,我心情不好了 ,或者开始怀疑他对我的感情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会发现:原来,他做了这么这么多爱你的事情……
听着她每天地跟我分享他们的甜蜜。我说,你可以把你们的故事出本书了,她说:我比较低调,只想等着老了,再一起回忆回忆。
我想,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
直到后来才发现
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每晚读上几页,读着读着就睡了。枕边有你,怎样都觉得踏实。


作者:八表哥殿下
90后,爱旅行、爱看书、爱自由
微信号:littlexuanji
认识你的时候感觉
你的头顶上有乌云笼罩
所以决定做你的小太阳
能温暖你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