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彼金罍
周日下午读书会,光明兄邀我去上博,观赏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及回归后首次走出湖南的皿方罍。 对于宋元明清书画,我并不是特别感冒。吴氏眼界甚高,所藏均非俗品,但我却更喜欢俗点的,太雅总觉纤弱。观吴氏鉴藏,颇叹中国艺术自宋元以降,格局日渐局促,气息日渐衰微,文雅过头,亦即衰落。梅景书屋号称积三世之庋藏,但吴湖帆祖父吴大澂和外祖沈树镛所藏没展出几件,绝大部分还是吴湖帆自己的购藏。吴大澂所藏的一件唐人抄经让我大爱,主要就是嗅不到什么“雅”味,但也不是“俗”,而是超越了“雅俗”;沈树镛藏宋拓《梁萧敷敬妃墓志铭》自也大佳;当然吴湖帆先生不少收藏,如徐文长的字,也不得不服,吴镇、沈周也都很不错。沈周八十多岁画的画,自题中提到对苔石翁“门当车马道,簾隔利名心”之“警语”很是景仰,让人颇为喟叹。 在二楼休息厅喝了壶红茶后,我们又奔四楼看湖南青铜器特展。该展最重要的展品即2014年刚刚回归的皿方罍,也是此重器回归后的首次交流展出。一跨进展厅,我就几乎把刚才看的吴湖帆鉴藏珍品全忘在脑后了。皿方罍实在是太美了,真正的艺术,诚意敬天,鬼斧神工。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和远山兄、光明兄讨论探解人类早期文明奥秘,一见此器,像是对我等努力的缟赏奖励。首先,一眼就判识方罍四面的“兽首”必是猪首无疑,瞧它那朝天的鼻子,头上状似大盘羊角的装饰其实是两条夔龙。旧石器进入新石器,全球变暖是最重要条件,亥会一阳初动,寒冷时期漫长的驯鹿文明转向农耕定居,蓄猪是重要标志之一,“通古斯”本义即“东方蓄猪之民”。猪作为新时代初期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上古也变成崇拜对象,家就是屋顶下有豕。因为重要,古人把北斗星也想象成是猪,称为彘星,红山玉猪龙就是表示天象的一年循环。斗转为车,极星为帝,远山兄考良渚玉琮上的神人像即“天帝骑猪巡天图”。说到猪崇拜,我认为高昌出土的猪头纹锦表达的也是厌哒匈奴传承的上古天文知识,围绕猪首的“联珠纹”并非源自波斯,而是传承上古北族的联星纹,其多见的四方历法标记,既代表东南西北,又代表春夏秋冬。人类文明在大地上建立的标准,皆源自观测天象。 皿方罍上,四面兽首无疑是表示历法方位,有两个猪首的那面,谁都明白便是正面。当初幸未外流现在终于合璧的精美的罍盖,实在特别重要,因为它是象征斗转围绕的“天心”紫微宫。罍盖铸有铭文“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罍身铭文为“皿作父己尊彝”,“天全”二字不可能是疏漏或省略,而是表示礼敬对象有别,一为祭天一为祭祖。商周宫庙建筑,或亦可从此盖形制中略得一窥。器身上到处可见的所谓夔龙纹和云雷纹,亦是源自北斗、苍龙七宿及天象绕极而转,状拟斗转星回,象征天道循环。 皿方罍如此精美,让同时展出的其它楚地青铜器相形见绌,光明兄认为该器有可能是在王都所铸。不过楚地多青铜资源,是商周礼器生产重镇,方罍流行只在商末周初,此器亦有可能是随武王克商之有功部族获许在楚地而铸,规格及工艺则高于一般楚器。 酌彼金罍,直到闭馆。门外虽天寒地冻,我和光明兄却兴犹未尽,步行一段后找了个小面馆坐下,万千感触,一时也不知如何说起。吃完拉面但觉浑身热乎,便不再多话,各自乘公交回家。 2016.1.26






感冒的河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浦宁路围墙5月13日 (3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28日 (2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24日 (3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8日 (5人喜欢)
- 巴海兄摄东塘村神帝庙土主节、古清溪寺游塘节、湖墩庙二清明小福王节、老吴王庙三月初八新菩萨像开光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