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的开拓者
写下来的只是生活,生活过的便是诗歌。而诗歌不仅是写下来的,它更是渗出来的,从诗人难解的头脑中,词语把诗歌滴落在纸页上;从诗人的悲痛、快乐与狂怒中,诗歌升华在世人的心里。可以这样说,没有诗歌,就没有完美的生活,而勇于做生活的开拓者,就是要勇于发现诗歌之美,博客中国诗歌助力计划,助你开拓生活之美,诗歌之美。
众筹出版第三批《名人堂》系列 》订购通道
《时间的态度》老巢/著 ¥40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老巢,原名杨义巢,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安徽巢湖,现居北京。诗人导演,中视经典电影工作室主任,诗歌中国网主编。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有诗集《风行大地》、《老巢短诗选》、《巢时代》、《春天的梦简称春梦》等。作品入选《中间代诗全集》《新世纪5年诗选》《北大年选.诗歌卷》及各种年度诗歌选本。获全国年度“优秀诗集奖”、年度“十佳诗人”和“诗歌贡献奖”等。作品被翻译英、日、俄、西班牙等多种语言,被评为“安徽新世纪十大诗人”。编导电视专题纪录片《永远的红烛》、《敦煌百年》、《启功先生》等,获政府星光奖。执导电视连续剧《画家村》、《兵团往事》等。
《时间的态度》是诗人老巢的第五本个人诗集,分五辑:“我们还在”、“某种形状”、“飞翔状态”、“对我而言”和“时间空着”。收录诗作100多首,包括两首组诗和一首长诗。几乎覆盖了诗人迄今为止所有的创作生涯和蹉跎岁月。其中有老巢最早(上世纪八十年代)和最近的诗,与人生与时代与母语的纠缠血肉模糊与风轻云淡,具有独特的轨迹和技法,敢沉沦,也能超然物外。
蓄意抹去每首诗具体的创作年度和日期,混在一起,重新编排,让青春之痛之狂之泪与中年之痒之灰之殇互为烘托,希望能带给读者意外又熟悉,荒诞又舒服的审美体验。
《宽宥》龙羽生/著 ¥48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龙羽生,笔名;本名,佘林颖。198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执教5年,其后就职于新华社安徽分社至今。30多年的文字工作,30多年的诗歌创作,发表过大量的新闻信息作品。2004年出版诗集《十二月遇美人》。编著作品多种,惟精心于诗歌写作,初心不改。按照每天写一首诗歌的既定目标,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诗人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去无限接近这一目标;或许,他已写下这个时代最出色的汉语诗歌。
《宽宥》这本诗集遴选了作者最新力作。作者自1984年以来,厚积30多年的诗歌写作,以每天写一首诗歌的既定目标,不间断地磨练,默默写作;诗人以一贯之底层民众的立场,观照时代变迁,呵护心灵震颤,于红尘都市、差旅奔波之中,用现代诗歌将涣散的精神和崩溃的时光,凝固为晶莹剔透的文字。
“宽宥”贯穿一种自我慰藉与自我安抚的精神,坚守中庸的哲学,明确永不完美的现实、生活、生存之界限,永不言败,在不可为而为的前提下,冲击诗歌何为、诗人何为的极限,且能守处有度,适时放纵与宽宥——自我及每一个人。
宽宥,不是宽恕,是原宥。
《阳光女孩》云经立/著 ¥42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云经立:男,湖北公安人。创作诗歌,小说,散文,兼评论。诗歌作品被选入《诗参考》,《汉诗》,《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年鉴》等。在中国诗歌流派网开有“经立读诗”专栏,解读视野中遇到的当代优秀诗歌。曾连续坚持两年,向广东电台“好听周末·诗人在线”荐评当代优秀诗歌。现居长沙。
25岁那一年,他第一次给令他心动的女生写信。那一天,从写信到寄信,以及他想到她即将收到他的信,这些在他的心里产生一些美妙的感觉,并一直萦绕心头……这个灵魂轻微颤动的时刻,即《煤油灯下》。是的,那一次,他就是在煤油灯下给她写信……
那一天,妻子出去,三岁的孩子一刻不见妈妈,立刻哭出声来。那一刻,他从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中感觉到孩子想念妈妈,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孩子,别哭》表现的就是那一刻孩子的哭声在他内心的颤动!
他生命中的亲人,他爱过的人,他的朋友,他的同事,他的乡亲,他生活的那个区域,他的孤单,他某个时刻的绝望,他抬头仰望的夜空,有时内心荡起的希望,他回头打量所处的这个时代,一草一木……这一切,都充盈着他的内心。当他的内心某个时刻被触动,这些一一成为他的诗篇。
诗是内心的颤动,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丰厚的情感。这是他对诗歌的看法与追求。
从1993年到2016年,他从数百首诗稿中筛选出百余首,成就了眼前的这部诗集,也是他的首部诗集。
他希望您读到这些诗时,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颤动,他那生活中某个时刻某种情感将再一次降临!这是美妙的,他将感到满足。他确信,这些诗,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试着读读其中一首吧!
《纸上玫瑰》张后/著 ¥46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张后,《访谈家》杂志创始人。著有历史小说春秋三大霸主系列:《雄飙霸主齐桓公》《威凌霸主晋文公》《荆楚霸主楚庄王》。长篇小说《再红颜一点》《像鸟一样飞》。诗集《少女和鹰》《梦幻的外套》《牙齿内的夜色》《张后网络诗选》《草尖上的蝴蝶》《独自呢喃》。访谈录《诗人往事》。随笔集《诗人之梦》。自编自导自演中国首部以诗人海子拍摄的诗电影《海子传说》。现居北京。
张后先生是一个不擅言词,比较害羞的诗人,这本情诗集是他的情诗短诗选,比如《爱情之夜》、《乡村之夜》、《致小朵》等等,曾得到许多粉丝的喜爱。且有一百余位著名诗人联袂撰文推介,可谓当今诗坛一大盛事。
其实“所有读过张后诗歌的人,都会在他的诗里看到唯美和激情。济慈式的清词丽句,文雅的书生气,不浓烈但很缠绵的抒情……”此话不假,从张后诗歌的整体来看,艺术上极具有中国古典性的美,从唐诗宋词的祖先那里吸取了不少汉语诗歌的优良传统。这种吸收不是穿凿附会、生搬硬套的,而是在对唐诗宋词等我国古代诗歌于沉浸后的一种融会贯通血脉贲张的自然流露,简而言之就是精通中国古典诗词在“浸”后的“化”,然后随心所欲地喷吐造云,像天上的龙喷吐出来变幻多端的美丽云彩,统统倾泻于他的笔端,让人入梦如幻、亦真亦假,难怪有些诗人曾经不无羡慕地说:“张后的诗总是有种飘飘欲仙之感,美!”
《风景旧曾谙》南窗/著 ¥40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南窗,曾用笔名临清流。1978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98年毕业于师范院校。中学语文教师,热爱写作,至今笔耕不辍。缉有散文集《走过那一季》和《秋之缄默》。现居扬州。
写作初心,是觉得生之有涯,时光如白驹过隙,无以对抗虚无;只愿用须臾之笔,刻下浮生过往。如此,虚幻的肉身,飘浮的光阴,似乎得到了另一种安置。
此本诗集收录了南窗近几年的作品,记录了时间深处蔓延过的情绪或思想。她们真性而凛然,是作者心路历程的真诚记录,也是行走人间的种种观感。
既有描写风物的微妙情思,也有人生路中的悄然感动,亦有感受莲花盛开的顿悟一瞬!
《老男孩》蔡晓林/著 ¥40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蔡晓林,原名蔡小玲,出生于四川巴中,资深网络媒体人,自由派诗人。现任中访网总编辑,长江诗歌报社副社长,系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渤海早报》《收获》《四川文学》等报刊。曾获自由亚洲独立诗人提名奖。
诗集《老男孩》收录了青年诗人蔡晓林100余首诗歌作品,里面许多首诗歌都与慕容雪村小说中的成都有关、与赵雷歌声中的成都有关,关乎荷尔蒙弥漫的青春,也关乎无处安放的理想。
《北京晚报》文艺主编蔡岫曾说:读蔡晓林的诗句,如同读慕容雪村的青春,孤独、戏谑、彷徨。这种主观而奇特的融合,除了致敬,也赋予了诗句多重涵义。一本诗集,两个作家的世界。
青年作家黄建华认为,一个“老男孩”的铁血和柔情,在这部诗集中每一篇诗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其中一首诗歌写到“从美好相遇,到形同陌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沧桑”。
资深记者廖娥则表示:《老男孩》是一本很纯洁的诗。我读诗时,能深深的感受,每个短小的诗里,更像在讲述着我们自己的青春。这诗里有青春的迷茫,以及对于未来的独立思考。诗如青春,青春如诗,一字一句,皆是血泪。
《通往雪国的列车》张静波/著 ¥45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张静波,1962年10月27日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1997年至2004年停止写作。诗歌见于《人民文学》《北方文学》《岁月》《北大荒文学》《星星》《诗林》《诗歌月刊》《中国诗歌》《秋水》等报刊。诗歌曾获《诗歌报》首届爱情诗大奖赛三等奖,《人民文学》“太阳岛·红博杯”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诗歌选入《2016中国年度好诗三百首》《龙江当代文学大系诗歌卷》《解决: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档案文本》等作品集。自印诗集《哈尔滨手札》。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哈尔滨。
张静波的诗集《通往雪国的列车》 共收集2006年至2017年在《星星》《诗林》《中国诗歌》《诗歌月刊》《北方文学》《岁月》等报刊公开发表的诗歌(组诗)百余首。诗集分为“哈尔滨手札”和“被遗忘的波斯菊”两辑。
“哈尔滨手札”,通过《恒星十二月》《流放十二月》《哈尔滨手札》等诗歌展现哈尔滨的欧陆风情和百年老城的岁月洗礼。黑龙江诗人吕天琳认为,张静波的“城市诗”经营已经形成独特的美学情境了,他在不经意间对城市文化和文明的考察,决定了他的诗具备了较高的审美层次,对城市存在的意义,以及人在城市宜居的多元思考,使他的创作超越了对“大乡土”形而上学的固守,在对城市的守望中实现了诗意的栖居。
“被遗忘的波斯菊”,通过《舒家窑印象》《露天电影: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十二月的雪,让我感到疼痛》等诗歌,平静、舒缓的低语,潜隐着诗人对以往乡村生活的留恋和难以释怀的恩典。那份坦诚、率真的回忆虽经时光的流逝沉淀在记忆之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暖意。在诗人眼里,乡思和乡愁永远是一杯斟满月色和泪光的杯盏。张静波的诗歌在保有感情真挚的同时,也坚持在守护着一种几近失传的传统价值。
《即黑非白》野草血/著 ¥45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野草血,本名魏永伟,1999年生,男,甘肃省永靖县人,永靖县作协会会员,现读高三,特别喜欢文字,从高二开始接触诗歌,至今已创作两百多首,若干作品发表于《中国诗影响》,若干首诗被选入《关雎爱情诗》《草叶诗人》《大西北诗人》,大多数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网,以及众多微刊,期间也得到过诸多老师的指导。
《即黑非白》记录了我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向即将结束的高中生涯的致敬。这本诗集也将是我的成人礼,颇是激动。一直就喜欢黑色与白色,故在诗之间来回穿梭,给了我依赖的精神家园,构成了生命中的太阳与月亮。但也看到、感觉到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微薄与尖酸。
其实我们一直在逃避生活,不敢面对自己。我们不愿面对自己的丑陋,以及别人的嘴脸,我时常幻想自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即使是去乞讨,我会有一颗透明的心灵,我们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不用去提防别人的野心,我一直在旅行,一直在往远方迁徙着,只盼可以到达那个心中的远方。
《即黑非白》通过解剖自我,来反映人与人的处境,以及我们遇事的方法,除了逃避还是逃避,无法面对自己,面对那个自私的我们。《即黑非白》就像阴阳两极,生和灭,始和终。
《工厂的嚎叫》胡小海/著 ¥48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胡小海,29岁,原名胡兰波,河南商丘人。在珠三角长三角打工13年,受海子诗歌影响,以许巍、汪峰、张楚歌曲为引子,后深受约翰·列侬、鲍勃·迪伦、滚石、大门、平克·弗洛伊德等摇滚乐队影响,在车间、荒原、公车上以亦诗亦歌的形式写作长短四百余篇;现为北京工友之家皮村文学小组会员,作品入选《北京文学》编录《北漂诗篇》及一些网易人间、尖椒部落、土逗公社、微工汇等公号,个人情况曾被上海《解放日报》报道过(2016年9月)。
这本诗集是作者从2003年夏末入广东打工再到浙江至江苏的十余年车间流转,上班间隙在公司维修单、在仓库发货单、在记录工序册子的纸张后面,记下一行行一个普通工人的悲喜苦乐与青春挽歌。
这是一个从未成年南下深圳打工流转到成人世界的无解与呢喃;这是十三年来,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横渡过黄河北漂,长短四百余篇的牢骚与嚎叫;这是二十一世纪工人的狂想、是工厂的礼献;这是青春与爱情炽热的迷惑;这是孤独与迷茫交错的碰撞;这是爱是恨;这是对理想的极端坚守、是对现实的锋利控诉、是醉意的呜咽、是无助的呐喊、是太阳下刺眼的微尘、是星河里爆裂的石头、是2.7亿新工人的一员,是我,在车间、在机台旁、在公车上,片刻的、全部的、不知羞耻的赤裸心声,摊给这个伟大的时代观摩!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我没有别的奢求,只是想说我走的不是一条文学路,一定不是,只是在城市、在工厂、在流水线、在这个伟大的二十一世纪、在每一个你知道与不知道的时刻与地方,倾尽所有想做真实的自己而已,哪怕那只是在想象中存在一刹那真实的自己……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狂热、我的孤独、我的太阳、我的尘土及陌生已久但绝对熟悉的让我既爱又恨的你——亲爱的朋友。
博客中国名家书库
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在这十五年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沉淀很多内容和故事,也发表了很多作品,吸引了很多粉丝。通过博客的传播形式,在各自的相关领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每个博客人都在努力的发挥着自己作用,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名家。
博客中国一直赋予这样的使命:让更多有思想的人发表自己的作品,成为有影响力的名家。让我们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理想与抱负,思想与文化。博客中国将共邀专栏作家一起共筑这伟大的理想,创建《博客中国百家书库》。我们将再次重新起航,开启互联网网络出版的新篇章。
http://publish.blogchina.com/524252713.html
书,是财富,也是智慧。欢迎想出书的朋友联系我们!
邮箱:publish@blogchina.com
电话:18510750649
微信:ayujinlin
博客中国2017中国诗歌助力计划公布
博客中国诗歌频道将为诗人们完成更宏大的诗歌愿望,为他们完成各种诗歌形式的仪式,让健康的、力量的、永远生长着生命血液的诗歌有温度地传播下去,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服务于诗人,服务于诗歌,为中国当代诗歌新起点打开起跑线,让我们和健康诗歌一起共同奔跑。
http://publish.blogchina.com/765427754.html
众筹出版第三批《名人堂》系列 》订购通道
《时间的态度》老巢/著 ¥40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老巢,原名杨义巢,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安徽巢湖,现居北京。诗人导演,中视经典电影工作室主任,诗歌中国网主编。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有诗集《风行大地》、《老巢短诗选》、《巢时代》、《春天的梦简称春梦》等。作品入选《中间代诗全集》《新世纪5年诗选》《北大年选.诗歌卷》及各种年度诗歌选本。获全国年度“优秀诗集奖”、年度“十佳诗人”和“诗歌贡献奖”等。作品被翻译英、日、俄、西班牙等多种语言,被评为“安徽新世纪十大诗人”。编导电视专题纪录片《永远的红烛》、《敦煌百年》、《启功先生》等,获政府星光奖。执导电视连续剧《画家村》、《兵团往事》等。
《时间的态度》是诗人老巢的第五本个人诗集,分五辑:“我们还在”、“某种形状”、“飞翔状态”、“对我而言”和“时间空着”。收录诗作100多首,包括两首组诗和一首长诗。几乎覆盖了诗人迄今为止所有的创作生涯和蹉跎岁月。其中有老巢最早(上世纪八十年代)和最近的诗,与人生与时代与母语的纠缠血肉模糊与风轻云淡,具有独特的轨迹和技法,敢沉沦,也能超然物外。
蓄意抹去每首诗具体的创作年度和日期,混在一起,重新编排,让青春之痛之狂之泪与中年之痒之灰之殇互为烘托,希望能带给读者意外又熟悉,荒诞又舒服的审美体验。
《宽宥》龙羽生/著 ¥48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龙羽生,笔名;本名,佘林颖。198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执教5年,其后就职于新华社安徽分社至今。30多年的文字工作,30多年的诗歌创作,发表过大量的新闻信息作品。2004年出版诗集《十二月遇美人》。编著作品多种,惟精心于诗歌写作,初心不改。按照每天写一首诗歌的既定目标,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诗人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去无限接近这一目标;或许,他已写下这个时代最出色的汉语诗歌。
《宽宥》这本诗集遴选了作者最新力作。作者自1984年以来,厚积30多年的诗歌写作,以每天写一首诗歌的既定目标,不间断地磨练,默默写作;诗人以一贯之底层民众的立场,观照时代变迁,呵护心灵震颤,于红尘都市、差旅奔波之中,用现代诗歌将涣散的精神和崩溃的时光,凝固为晶莹剔透的文字。
“宽宥”贯穿一种自我慰藉与自我安抚的精神,坚守中庸的哲学,明确永不完美的现实、生活、生存之界限,永不言败,在不可为而为的前提下,冲击诗歌何为、诗人何为的极限,且能守处有度,适时放纵与宽宥——自我及每一个人。
宽宥,不是宽恕,是原宥。
《阳光女孩》云经立/著 ¥42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云经立:男,湖北公安人。创作诗歌,小说,散文,兼评论。诗歌作品被选入《诗参考》,《汉诗》,《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年鉴》等。在中国诗歌流派网开有“经立读诗”专栏,解读视野中遇到的当代优秀诗歌。曾连续坚持两年,向广东电台“好听周末·诗人在线”荐评当代优秀诗歌。现居长沙。
25岁那一年,他第一次给令他心动的女生写信。那一天,从写信到寄信,以及他想到她即将收到他的信,这些在他的心里产生一些美妙的感觉,并一直萦绕心头……这个灵魂轻微颤动的时刻,即《煤油灯下》。是的,那一次,他就是在煤油灯下给她写信……
那一天,妻子出去,三岁的孩子一刻不见妈妈,立刻哭出声来。那一刻,他从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中感觉到孩子想念妈妈,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孩子,别哭》表现的就是那一刻孩子的哭声在他内心的颤动!
他生命中的亲人,他爱过的人,他的朋友,他的同事,他的乡亲,他生活的那个区域,他的孤单,他某个时刻的绝望,他抬头仰望的夜空,有时内心荡起的希望,他回头打量所处的这个时代,一草一木……这一切,都充盈着他的内心。当他的内心某个时刻被触动,这些一一成为他的诗篇。
诗是内心的颤动,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丰厚的情感。这是他对诗歌的看法与追求。
从1993年到2016年,他从数百首诗稿中筛选出百余首,成就了眼前的这部诗集,也是他的首部诗集。
他希望您读到这些诗时,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颤动,他那生活中某个时刻某种情感将再一次降临!这是美妙的,他将感到满足。他确信,这些诗,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试着读读其中一首吧!
《纸上玫瑰》张后/著 ¥46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张后,《访谈家》杂志创始人。著有历史小说春秋三大霸主系列:《雄飙霸主齐桓公》《威凌霸主晋文公》《荆楚霸主楚庄王》。长篇小说《再红颜一点》《像鸟一样飞》。诗集《少女和鹰》《梦幻的外套》《牙齿内的夜色》《张后网络诗选》《草尖上的蝴蝶》《独自呢喃》。访谈录《诗人往事》。随笔集《诗人之梦》。自编自导自演中国首部以诗人海子拍摄的诗电影《海子传说》。现居北京。
张后先生是一个不擅言词,比较害羞的诗人,这本情诗集是他的情诗短诗选,比如《爱情之夜》、《乡村之夜》、《致小朵》等等,曾得到许多粉丝的喜爱。且有一百余位著名诗人联袂撰文推介,可谓当今诗坛一大盛事。
其实“所有读过张后诗歌的人,都会在他的诗里看到唯美和激情。济慈式的清词丽句,文雅的书生气,不浓烈但很缠绵的抒情……”此话不假,从张后诗歌的整体来看,艺术上极具有中国古典性的美,从唐诗宋词的祖先那里吸取了不少汉语诗歌的优良传统。这种吸收不是穿凿附会、生搬硬套的,而是在对唐诗宋词等我国古代诗歌于沉浸后的一种融会贯通血脉贲张的自然流露,简而言之就是精通中国古典诗词在“浸”后的“化”,然后随心所欲地喷吐造云,像天上的龙喷吐出来变幻多端的美丽云彩,统统倾泻于他的笔端,让人入梦如幻、亦真亦假,难怪有些诗人曾经不无羡慕地说:“张后的诗总是有种飘飘欲仙之感,美!”
《风景旧曾谙》南窗/著 ¥40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南窗,曾用笔名临清流。1978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98年毕业于师范院校。中学语文教师,热爱写作,至今笔耕不辍。缉有散文集《走过那一季》和《秋之缄默》。现居扬州。
写作初心,是觉得生之有涯,时光如白驹过隙,无以对抗虚无;只愿用须臾之笔,刻下浮生过往。如此,虚幻的肉身,飘浮的光阴,似乎得到了另一种安置。
此本诗集收录了南窗近几年的作品,记录了时间深处蔓延过的情绪或思想。她们真性而凛然,是作者心路历程的真诚记录,也是行走人间的种种观感。
既有描写风物的微妙情思,也有人生路中的悄然感动,亦有感受莲花盛开的顿悟一瞬!
《老男孩》蔡晓林/著 ¥40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蔡晓林,原名蔡小玲,出生于四川巴中,资深网络媒体人,自由派诗人。现任中访网总编辑,长江诗歌报社副社长,系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渤海早报》《收获》《四川文学》等报刊。曾获自由亚洲独立诗人提名奖。
诗集《老男孩》收录了青年诗人蔡晓林100余首诗歌作品,里面许多首诗歌都与慕容雪村小说中的成都有关、与赵雷歌声中的成都有关,关乎荷尔蒙弥漫的青春,也关乎无处安放的理想。
《北京晚报》文艺主编蔡岫曾说:读蔡晓林的诗句,如同读慕容雪村的青春,孤独、戏谑、彷徨。这种主观而奇特的融合,除了致敬,也赋予了诗句多重涵义。一本诗集,两个作家的世界。
青年作家黄建华认为,一个“老男孩”的铁血和柔情,在这部诗集中每一篇诗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其中一首诗歌写到“从美好相遇,到形同陌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沧桑”。
资深记者廖娥则表示:《老男孩》是一本很纯洁的诗。我读诗时,能深深的感受,每个短小的诗里,更像在讲述着我们自己的青春。这诗里有青春的迷茫,以及对于未来的独立思考。诗如青春,青春如诗,一字一句,皆是血泪。
《通往雪国的列车》张静波/著 ¥45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张静波,1962年10月27日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1997年至2004年停止写作。诗歌见于《人民文学》《北方文学》《岁月》《北大荒文学》《星星》《诗林》《诗歌月刊》《中国诗歌》《秋水》等报刊。诗歌曾获《诗歌报》首届爱情诗大奖赛三等奖,《人民文学》“太阳岛·红博杯”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诗歌选入《2016中国年度好诗三百首》《龙江当代文学大系诗歌卷》《解决: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档案文本》等作品集。自印诗集《哈尔滨手札》。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哈尔滨。
张静波的诗集《通往雪国的列车》 共收集2006年至2017年在《星星》《诗林》《中国诗歌》《诗歌月刊》《北方文学》《岁月》等报刊公开发表的诗歌(组诗)百余首。诗集分为“哈尔滨手札”和“被遗忘的波斯菊”两辑。
“哈尔滨手札”,通过《恒星十二月》《流放十二月》《哈尔滨手札》等诗歌展现哈尔滨的欧陆风情和百年老城的岁月洗礼。黑龙江诗人吕天琳认为,张静波的“城市诗”经营已经形成独特的美学情境了,他在不经意间对城市文化和文明的考察,决定了他的诗具备了较高的审美层次,对城市存在的意义,以及人在城市宜居的多元思考,使他的创作超越了对“大乡土”形而上学的固守,在对城市的守望中实现了诗意的栖居。
“被遗忘的波斯菊”,通过《舒家窑印象》《露天电影: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十二月的雪,让我感到疼痛》等诗歌,平静、舒缓的低语,潜隐着诗人对以往乡村生活的留恋和难以释怀的恩典。那份坦诚、率真的回忆虽经时光的流逝沉淀在记忆之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暖意。在诗人眼里,乡思和乡愁永远是一杯斟满月色和泪光的杯盏。张静波的诗歌在保有感情真挚的同时,也坚持在守护着一种几近失传的传统价值。
《即黑非白》野草血/著 ¥45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野草血,本名魏永伟,1999年生,男,甘肃省永靖县人,永靖县作协会会员,现读高三,特别喜欢文字,从高二开始接触诗歌,至今已创作两百多首,若干作品发表于《中国诗影响》,若干首诗被选入《关雎爱情诗》《草叶诗人》《大西北诗人》,大多数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网,以及众多微刊,期间也得到过诸多老师的指导。
《即黑非白》记录了我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向即将结束的高中生涯的致敬。这本诗集也将是我的成人礼,颇是激动。一直就喜欢黑色与白色,故在诗之间来回穿梭,给了我依赖的精神家园,构成了生命中的太阳与月亮。但也看到、感觉到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微薄与尖酸。
其实我们一直在逃避生活,不敢面对自己。我们不愿面对自己的丑陋,以及别人的嘴脸,我时常幻想自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即使是去乞讨,我会有一颗透明的心灵,我们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不用去提防别人的野心,我一直在旅行,一直在往远方迁徙着,只盼可以到达那个心中的远方。
《即黑非白》通过解剖自我,来反映人与人的处境,以及我们遇事的方法,除了逃避还是逃避,无法面对自己,面对那个自私的我们。《即黑非白》就像阴阳两极,生和灭,始和终。
《工厂的嚎叫》胡小海/著 ¥48元 【支持购买】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胡小海,29岁,原名胡兰波,河南商丘人。在珠三角长三角打工13年,受海子诗歌影响,以许巍、汪峰、张楚歌曲为引子,后深受约翰·列侬、鲍勃·迪伦、滚石、大门、平克·弗洛伊德等摇滚乐队影响,在车间、荒原、公车上以亦诗亦歌的形式写作长短四百余篇;现为北京工友之家皮村文学小组会员,作品入选《北京文学》编录《北漂诗篇》及一些网易人间、尖椒部落、土逗公社、微工汇等公号,个人情况曾被上海《解放日报》报道过(2016年9月)。
这本诗集是作者从2003年夏末入广东打工再到浙江至江苏的十余年车间流转,上班间隙在公司维修单、在仓库发货单、在记录工序册子的纸张后面,记下一行行一个普通工人的悲喜苦乐与青春挽歌。
这是一个从未成年南下深圳打工流转到成人世界的无解与呢喃;这是十三年来,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横渡过黄河北漂,长短四百余篇的牢骚与嚎叫;这是二十一世纪工人的狂想、是工厂的礼献;这是青春与爱情炽热的迷惑;这是孤独与迷茫交错的碰撞;这是爱是恨;这是对理想的极端坚守、是对现实的锋利控诉、是醉意的呜咽、是无助的呐喊、是太阳下刺眼的微尘、是星河里爆裂的石头、是2.7亿新工人的一员,是我,在车间、在机台旁、在公车上,片刻的、全部的、不知羞耻的赤裸心声,摊给这个伟大的时代观摩!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我没有别的奢求,只是想说我走的不是一条文学路,一定不是,只是在城市、在工厂、在流水线、在这个伟大的二十一世纪、在每一个你知道与不知道的时刻与地方,倾尽所有想做真实的自己而已,哪怕那只是在想象中存在一刹那真实的自己……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狂热、我的孤独、我的太阳、我的尘土及陌生已久但绝对熟悉的让我既爱又恨的你——亲爱的朋友。
博客中国名家书库
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在这十五年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沉淀很多内容和故事,也发表了很多作品,吸引了很多粉丝。通过博客的传播形式,在各自的相关领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每个博客人都在努力的发挥着自己作用,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名家。
博客中国一直赋予这样的使命:让更多有思想的人发表自己的作品,成为有影响力的名家。让我们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理想与抱负,思想与文化。博客中国将共邀专栏作家一起共筑这伟大的理想,创建《博客中国百家书库》。我们将再次重新起航,开启互联网网络出版的新篇章。
http://publish.blogchina.com/524252713.html
书,是财富,也是智慧。欢迎想出书的朋友联系我们!
邮箱:publish@blogchina.com
电话:18510750649
微信:ayujinlin
博客中国2017中国诗歌助力计划公布
博客中国诗歌频道将为诗人们完成更宏大的诗歌愿望,为他们完成各种诗歌形式的仪式,让健康的、力量的、永远生长着生命血液的诗歌有温度地传播下去,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服务于诗人,服务于诗歌,为中国当代诗歌新起点打开起跑线,让我们和健康诗歌一起共同奔跑。
http://publish.blogchina.com/76542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