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一碗小面店
我喜欢重庆,
呆久了就更喜欢。

公司的旁边有家不起眼的小面店。和平常的小面店并不分别,只是我每天都要经过罢了。有时早起不堵车,到得早的时候我就爱去他家吃早饭。从米粉,吃到刀削,再吃到米线、酸辣粉,几乎把店里的品种吃了个遍。照例是素的,不加任何肉或是肥肠、豌杂。满满一碗,只要六块。
老板不爱说话,在他三尺灶台前,不急不忙的打调料、煮面煮菜,端上桌。偶尔人少了,自己又开始收碗,择菜。难得见他闲下来过。可他有点特好,不管生意有多好,频率从来一致,食客也是耐心,点完自己接杯豆浆,从未见谁催过。
老板娘便难见了,几乎都在后台忙活。有时看她端出来高高一碟碗,(她家的面碗特实诚,又重又大)有时看她端出来一大盆蒜泥,或是卖菜的小贩吆喝着经过,这时她就又出来买点自家吃的菜。不过难得一见的老板娘一看就是个利落人,店里总是干干净净的。有时她出来拿东西时,看到老板便一顿骂,今天说的是,老板舀完猪油的勺子又去舀了蒜泥。弄得人恶心。
老板娘劈头盖脑一顿骂。老板规规矩矩的改正,并不反驳一句,也未见他气恼。
偶尔一天早上我去得晚,九点过了。我坐在店门外摆的桌子前吃面,城管走过来,站在我身旁。我一个眼神望了眼老板,老板答我:“没事,你慢慢吃,只要外面的桌子是坐着人的,城管都不会撵你的。”
哦。
我家旁的夜市也是这样,晚上七点后才能摆摊,商家才能把桌子抬出来。摆地摊的六点多就去占位,提着包裹放在地上,但绝不打开。有时人站在那儿,还跟城管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闲话。七点后城管撤退,热热闹闹的夜市就活过来了。规矩里夹杂着人情味。早九点前和晚七点后都可以摆摊,桌子支在人行道上。可这也是合理的。大部分的重庆人都是在九点前吃完一碗饭。在七点后才吃完饭逛夜市,或者七点左右和朋友约着涮火锅,吃串串,喝夜啤酒。
生意、生活和城市的规矩,两不耽误,让人心安。
因为这些小事,我又多爱了重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