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的“错季”旅游给你带来过哪些惊喜?
查看话题 >大吉岭的羊排火锅

我们在缅甸的仰光遇见了另一个背锅旅行的女孩,她背着一个容量很大的塑料电热水壶,主要功能是烧水,煮泡面,做火锅,由于她要去禅修,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机会切磋。直到我们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再次相遇,于是一起坐火车穿越浓雾,来到了西里古里,再坐上吉普车一路向上,终于到达了传说中的避暑胜地——海拔两千多米的大吉岭。 可悲的是我们选择了冬天来避暑胜地,这意味着要忍受极端的寒冷,在印度时常见到老百姓身披毛毯,随时都可以躺在路边睡上一觉,我们决定入乡随俗,也在加尔各答的超市花了95卢比(大概合人民币9.5)买了毯子随身携带。一到大吉岭就派上了用场,可以说从此就没有离身,我几乎将包里的所有衣服都穿在了身上,太阳下山以后仍然冻得瑟瑟发抖。晚上我们遇见了之前认识的一个日本背包客,他直接将睡袋披在身上在热闹的街头和我们打招呼,后来发现晚上有很多身披睡袋的背包客在外边闲逛,俨然成为了大吉岭的最新时尚——一群奇怪的流浪汉,从后边看也有点像一只肥大的豆虫。 作为一个中国人,气温骤降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吃火锅!当背锅客遇见背锅客,吃火锅再也不是奢望,我们就地取材,在小菜店买到了红萝卜,白萝卜,土豆,花菜,菠菜,甚至买到了粉丝,又跑到肉店买了点羊排,在这个素食国家,能买到点肉实属不易。我们三个人兴冲冲地跑回山上的小旅馆,发现清洗这一大捆菠菜成了问题,于是这位独自旅行的女孩——雨神,从她的大包里掏出一个神器——可以折叠的洗脚盆。我们在她洗脚的盆里愉快的洗了菠菜。那天晚上,不但煮了羊排火锅,还蒸了米饭,屋子里欢声笑语,白色的蒸汽从咕嘟咕嘟的火锅里不断冒出来,我们从云雾缭绕吃到星光灿烂,身体也终于暖和了过来。 大吉岭很像《看不见的城市》中出现的地方,垂直向上延伸,管道盘根错节,秘密小径穿梭在楼房中。大吉岭有三宝,雪山,红茶,小火车。如果不是脑子有问题冬天来避暑,据说可以轻易看到世界第三高峰——干诚章嘉,不过我们的运气也不算太差,在经历了几次大雾弥漫的清晨之后,终于看到了干诚章嘉的真面目。我们每天早上在藏民的牛肉包子铺,点上一个馅里有颗鸡蛋的牛肉大包子,晚上在甜点店吃小蛋糕喝红茶。后来我们的队伍一路扩张,又认识了从尼泊尔方向过来的一个湖南妹子,和一个北京小伙,我们在大吉岭的高原茶园聊了北京的房价,品尝了红茶,又在喜马拉雅动物园聊了湖南女孩在尼泊尔认识的外国男朋友。动物园旁边是喜马拉雅登山协会博物馆,我迷恋各种奇怪的博物馆,而这个登山博物馆里展出了各个时期人类征服喜马拉雅的工具和服装,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由于以前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从中国云南引进种植茶叶的技师来到这里,将这里变成了世界四大红茶产地之一(祁门,大吉岭,阿萨姆,锡兰)。我很喜欢喝大吉岭,就像我也很喜欢喝云南的滇红。英国人不但为大吉岭带来了茶叶,还带来了蒸汽火车,所以来大吉岭还有一个重要的旅游项目,就是乘坐一百多年前的蒸汽火车。火车如同巨兽一般,肚子里燃烧着煤炭,吐着巨大的烟雾,在高山上蜿蜒前行。 现如今,湖南妹子嫁给了那位外国男朋友去了波兰,生了混血宝宝,北京小伙子每天带着一群中老年摄友在世界各地练习摄影,而这位背锅女孩——雨神,则在蓝宝石公主号邮轮上拍卖艺术品。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还会想起大吉岭的相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