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娇救志明--不算影评的有感而发
志明和春娇已经演到第三部了。
讲述的是我们大多人的普通爱情故事。
《春娇救志明》是《志明与春娇》、《春娇与志明》系列的第三部,在第二部的结尾,志明对春娇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朋友常常跟我说,说我高中以后就没长大过,说我从来不会关心人,不会替人想,但是因为你,我真的想改,我真的想学会怎样去关心人,我真的想学怎样做个有担当的人,我真的想跟你在一起。”
可以看出,这段话里有几个关键点:没长大、替人着想、有担当、在一起。
而第三部《春娇救志明》就围绕这几个点展开,讲述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
很多人说女人要求体贴和安全感,男人永远也长不大,遇到问题只会逃避。
这部剧很多女生看了说感同身受,有些男的看了未必能看得很懂,但是我却认为春娇太作。
因为春娇救志明,我明明见到的是一个积极解决问题的志明。当人生多了一些阅历后会发现,这个世界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不懂为什么题目是春娇救志明?还有一大帮女同胞们觉得春娇做得对,志明不懂事不会花心思在爱情上。在我看来,志明已经很不错了,他是爱春娇,不然不会提想要结婚生小孩(虽然他没有去考虑地点),他不沾花惹草,听话,愿意为她改变,尽力去维护这段感情。相反春娇却一直多疑敏感,与闺蜜们八卦不信任,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杞人忧天。春娇自己疑神疑鬼相反要求男方来认错道歉。(觉得编剧应该是女性)感情本身本来没有对错,只是看谁愿意作出让步让大家更加合适。就像那个因为父亲将烟灰弹到兰花里母亲毅然离婚一样,父亲本身没有错,他只是不能理解母亲文艺优雅的生活方式,母亲不愿意将就,她太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所以她选择离婚。
这个世界每个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甲之蜜饯,乙之砒霜。你觉得对和无所谓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就是不容小觑。有些人擅于沟通,有些人擅于行动,有些人不愿意提要求,他期待你通过细节理解他,有些人把期待一五一十列出来,觉得这就是沟通。所以有些恋人相处特别融洽有些恋人却需要磨合。究其原因思维方式不一样,看问题的点不一样。你觉得他的性格无可救药,但或许就是别人心心念念的公主王子。就像里面有一句台词说得挺好:出现问题最好找到烦恼的起源,这样才能解决它。春娇和志明烦恼的起源是春娇的不信任和忧虑,春娇志明本身都没错,结婚也是必然。但是这个痛苦的过程也是必然。
影片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春娇因为觉得志明没有担当,于是与他闹矛盾。志明便找来演员在春娇面前演了一出戏,想要获得春娇的原谅。他先让人告诉春娇,有黑社会的绑架了志明和她爸,要春娇去救。只是,春娇到场后,一眼就识破了他的小伎俩,并把他骂了一顿,然后准备离开。
大家都能看出,这个场景,就是“春娇救志明”这个题目出处的关键。只是,这好像并不是春娇“救”了志明。
电影里的每一个情节,不是春娇“救”了志明,而是志明为爱而改变。
春娇比志明大四岁,而春娇只想当一个“小女人”,志明却只是一个没长大的“大男孩”。志明总是把选择推给春娇,连别人请求“借精”,他的回答也是“模棱两可”;在地震时,他无法给春娇她想要的安全感,很多女人觉得他懦弱只顾自己,但是你们没有看到在发生地震时他一直在让春娇过来,不要害怕吗?难道非要两个人死在一起就是爱情吗?谈到求婚,在加油站,春娇或许觉得志明是心血来潮如闲话家常般与她商量要个小孩,结个婚。于是大多数女人如春娇一样觉得对方不够重视自己,求婚不是应该郑重其事吗?
于是,很多女人就开始焦虑了,这样的志明,值得春娇托付一生?
春娇说,志明就像她的爸爸,遇到什么事只会逃避,只想着自己。春娇不喜欢像她爸爸一样的男人,他当年抛弃了她和她的妈妈,去了国外。所以,她很没有安全感,害怕被抛弃,她不想找一个像她爸爸那样的男人。
春娇的爸爸,典型的花花公子,一大把年纪,还找了个比春娇看起来还年轻的姑娘。在那之前,他还找了很多个姑娘,经常流连在风月场所。
也许,志明也会成为像他爸爸那样的人。
女性在感情方面确实过于细腻,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一帆风顺的女孩,总是希望自己的男人可以宠爱,疼爱自己,视自己为珍宝,于是这个社会就有了很多所谓的作女。做得过分的作,不是爱情,是自私。但也是除非真正的女强人,女汉子才完全不需要作,又或者完全没有爱情的关系,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在一起而在一起,也不会作,不然,总归会作一作的吧。
很久以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男人写的文章,大体就是她那么好为什么会成了前女友。
我找到了原文,大家可以看一看:
作者:知乎匿名
来源:知乎
讲一讲我的前女友,当讲个故事吧。
家里亲戚跟她在同一个单位,提起她来总是夸得赞不绝口,大约就是又乖又甜之类,长辈比较喜欢的女孩子的类型,那时候我还没有见过她。
头一次见到她是我去她的单位接亲戚吃饭,那天轮到她在一楼值班,我站在门口等电梯,不晓得别人跟她说了什么,忽然看见她从电脑后面抬起头嫣然一笑,我呆了一下,心想大概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笑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我跟亲戚要了她的号码,约她吃饭,跟她聊天,她不矜娇,约会从不迟到,跟她聊天很愉快,她不卖弄学识,也不装蠢。
她不证明自己懂得多少或者拥有什么,也不刻意像你展示她的圈子和资源。
她的亲叔叔是她们单位的一把手,她爸爸妈妈都在彼此的行业很有名气,而她的同事朋友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同事提起来她都是“那个特别有礼貌的小美女”,朋友提起来她也是“有点小傲娇但是很讲义气”这样的“零差评”选手。
她长得好看。办国际会议的时候,外宾会主动要求与她合影;我陪她逛街,影楼问她能不能拍照放在橱窗。亲戚给我讲过一个关于她的小段子。有一次她在的部门办砸了事儿,从领导到办事员挨个被分管领导喷成狗,最后喊她进去的时候,就让她给倒了杯茶,说:“骂了一整天人,看你笑一笑心情会好点。”
她并不是所谓的“熟女”、“御姐”,恰恰相反,大部分异性跟她相处,会不自觉的拿她当小孩子,不知不觉地哄起她来,但是她从不跟别的异性暧昧,我们可以互换所有社交账号的密码,有时候有人约她,她会得体的拒绝而不让人感到尴尬。
她从不跟我发脾气。工作的时候我们各自工作,她不黏我,不会夺命连环call或者发信息给我。我跟朋友看球赛玩游戏,她帮我们买好吃的喝的,自己回房间看书看电影,有时候我回房间看见她已经睡着了,自己反而心里内疚的不行。有什么问题她也不跟我吵,就自己闷着,直到我主动去问,她又傲娇又撒娇的说几句,我反而觉得都是我错。
我带她跟朋友一起出去,她不会抢着出风头,但是我见过她跟凹逼格的朋友讲《彗星来的那一夜》、《四百击》什么的,也跟大家一起刷漫威大法好。
带她去参加长辈或者领导的酒席,她很得体,跟猪朋狗友一起去吃路边摊烧烤,她也吃得香喷喷。
有一次我问她:“老婆你比XXX的女朋友漂亮多了聪明多了,看她那么嚣张你不生气吗?”
她就笑笑说:“反正还不是你们男人的主场,你自己争气啊。”
她把生活安排得特别清晰有条理。家里收拾得舒适干净,布置得简单清爽,她每天6点起床跑步,plank有时候我都战不过她,晚睡早起,生活上对自己甚至是严苛。
她善良。她会给马路边乞讨的人零钱,我开玩笑说:“难说这人比你有钱”,她说:“我可以通过别的办法去赚钱,但是他们,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也不会乞讨吧。”
我竟无言以对。
她字写得特别漂亮,有时候有点小文艺,书桌上的相框放着她不知什么时候写的一副小楷,是苏轼的一句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她从不炫耀,但是会认认真真给几位老朋友手写新年贺卡。本地新鲜点心上市,她会给大家一一寄过去,跟我在一起后也给我的朋友寄。
我觉得她成熟,并不是因为她的年龄(她刚过26)或者带有社会对成熟女性定义的一种自上而下的俯视感和阅历感,反而是因为她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舒适。
她从不逼你上进、努力,但是你跟她在一起,就是会不自觉地上进、努力。
她不会带你见识或者走入更好的世界,但你会愿意为了她让自己更好,你从不觉得她是过来人、有经验,反而觉得她是个有点傲娇、有点孤单的小孩子。
她这么好,为什么会成了前女友?
去年过年前,我请几位长辈去一家新开的餐厅吃饭。中途的时候有服务员过来找她,跟她说今天的这一餐免单了,以后到这边吃饭,只要报手机号都可以免单。
她把服务员叫到背后小声问为什么,服务员说是他们老板交代的,再问,服务员小声说了一个姓。
这是我头一次见到她的脸上出现这样的表情,我说不出是什么,反正是我从没见过的样子。她把钱交给服务员,说了句:“不用了,谢谢,请转告他我以后不会再来”,然后拿起包走了。
她一向不出错,这次连跟长辈们解释一下都忘了。
后来吃完饭我送大家出去的时候,去柜台看了一下,营业执照的注册法人写的是“X平生”。
因为她不爱你,所以她从不出错。
你觉得你的伴侣不成熟,爱闹小性子,黏人,那是因为她爱你啊。
我觉得,不管多成熟的女人,在爱人面前都是有点蠢,有点笨,有点痴的少女。
我跟她和平分手。还是希望找到那个在我面前“有点蠢,有点笨,有点痴”的少女,而她跟我演了这么久的恩爱,大概也很累了。
其实我们真是和平分手的,我问她还爱前任么,她说:“爱啊。”我问她爱我么,她笑,没出声。
再后来我问她为什么选择我,她说:“因为我爸妈喜欢你。”
坦白成这样,我真是连发火都发不出来,就觉得整个人空荡荡的。
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方,她聪明成熟,所以看得穿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就按着拟好的剧本演。
因为不走心,不动情,所以不会出错,大概是这样的感觉吧。
我觉得一个女人真正的爱你,不论再怎么成熟,她的情绪会波动、会起伏,会争夺你的精力、时间、注意力,会跟你交流并分享她的喜怒哀乐,会因为细枝末节的事骂你,会跟你无理取闹。
而这些像“少女”一样的行为,才是两个人相爱的珍贵之处。
这是我自己的感觉。
并不是所有的成熟女人都不是真心爱你,其实我想表达的是,爱是双方的,是流动的,有时候换个角度就能够理解她。
祝她幸福,也希望大家都找到自己的幸福。
以上是知乎网友关于“作”与“成熟懂事”的自己的见解。
我们再回到春娇救志明,多年以后,春娇与爸爸见面,爸爸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那么多年,他对他当年的逃避,一直深藏着悔意。
也许,多年以后,志明也会像他爸爸那样,下半生在悔恨中度过。
可是张志明遇到了余春娇。他说过,为了她,他愿意去改变,愿意去成长,愿意去长大。为了余春娇。
于是,在演“被绑架”那场戏被穿帮后,在春娇就要生气离开之前,他筹办了一场灯光绚烂的“小型演唱会”,郑重向春娇求婚。
志明说,是春娇救了他,让他在爱的碰撞中懂得,如何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
但是这难道不是志明对爱情的拯救吗?所以我真心觉得这部剧不应当取名 春娇救志明,而是志明救春娇。
他们的爱情故事,收获了美满的结局,余春娇好像“救”了张志明,但若张志明不爱余春娇,“救”谈何而来?
生活仍将继续,于现实生活而言,婚姻不过又是人生一个新的开始。不过,这又何妨?有人一生追逐未知,未踏足的远方就是人生的意义;有人一生为事业打拼,一份成功的事业就是人生的意义;有人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爱情就是其生活的意义;有人一生没有追求,碌碌无为,一生都活在他人的安排中自得其乐等。这些都是人生。
我们再来说说婚姻和爱情。
鲁豫曾经说过: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婚姻,有些人喜欢并且适应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处理所有事情,一个人旅行认识新朋友,两个人天长地久日复一日的生活相反并不适合他/她。人生当中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论时非常诧异,觉得人一辈子若没有结婚生子,人生怎样才算完整?可是慢慢长大后,突然觉得这句话或许也有一定道理吧。思维决定态度。春娇和志明,思维方式虽然不同,但人生方向是一致的,他们有爱情认可婚姻,恋爱目的就是结婚。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余春娇和张志明。
祝我们幸福。
讲述的是我们大多人的普通爱情故事。
《春娇救志明》是《志明与春娇》、《春娇与志明》系列的第三部,在第二部的结尾,志明对春娇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朋友常常跟我说,说我高中以后就没长大过,说我从来不会关心人,不会替人想,但是因为你,我真的想改,我真的想学会怎样去关心人,我真的想学怎样做个有担当的人,我真的想跟你在一起。”
可以看出,这段话里有几个关键点:没长大、替人着想、有担当、在一起。
而第三部《春娇救志明》就围绕这几个点展开,讲述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
很多人说女人要求体贴和安全感,男人永远也长不大,遇到问题只会逃避。
这部剧很多女生看了说感同身受,有些男的看了未必能看得很懂,但是我却认为春娇太作。
因为春娇救志明,我明明见到的是一个积极解决问题的志明。当人生多了一些阅历后会发现,这个世界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不懂为什么题目是春娇救志明?还有一大帮女同胞们觉得春娇做得对,志明不懂事不会花心思在爱情上。在我看来,志明已经很不错了,他是爱春娇,不然不会提想要结婚生小孩(虽然他没有去考虑地点),他不沾花惹草,听话,愿意为她改变,尽力去维护这段感情。相反春娇却一直多疑敏感,与闺蜜们八卦不信任,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杞人忧天。春娇自己疑神疑鬼相反要求男方来认错道歉。(觉得编剧应该是女性)感情本身本来没有对错,只是看谁愿意作出让步让大家更加合适。就像那个因为父亲将烟灰弹到兰花里母亲毅然离婚一样,父亲本身没有错,他只是不能理解母亲文艺优雅的生活方式,母亲不愿意将就,她太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所以她选择离婚。
这个世界每个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甲之蜜饯,乙之砒霜。你觉得对和无所谓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就是不容小觑。有些人擅于沟通,有些人擅于行动,有些人不愿意提要求,他期待你通过细节理解他,有些人把期待一五一十列出来,觉得这就是沟通。所以有些恋人相处特别融洽有些恋人却需要磨合。究其原因思维方式不一样,看问题的点不一样。你觉得他的性格无可救药,但或许就是别人心心念念的公主王子。就像里面有一句台词说得挺好:出现问题最好找到烦恼的起源,这样才能解决它。春娇和志明烦恼的起源是春娇的不信任和忧虑,春娇志明本身都没错,结婚也是必然。但是这个痛苦的过程也是必然。
影片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春娇因为觉得志明没有担当,于是与他闹矛盾。志明便找来演员在春娇面前演了一出戏,想要获得春娇的原谅。他先让人告诉春娇,有黑社会的绑架了志明和她爸,要春娇去救。只是,春娇到场后,一眼就识破了他的小伎俩,并把他骂了一顿,然后准备离开。
大家都能看出,这个场景,就是“春娇救志明”这个题目出处的关键。只是,这好像并不是春娇“救”了志明。
电影里的每一个情节,不是春娇“救”了志明,而是志明为爱而改变。
春娇比志明大四岁,而春娇只想当一个“小女人”,志明却只是一个没长大的“大男孩”。志明总是把选择推给春娇,连别人请求“借精”,他的回答也是“模棱两可”;在地震时,他无法给春娇她想要的安全感,很多女人觉得他懦弱只顾自己,但是你们没有看到在发生地震时他一直在让春娇过来,不要害怕吗?难道非要两个人死在一起就是爱情吗?谈到求婚,在加油站,春娇或许觉得志明是心血来潮如闲话家常般与她商量要个小孩,结个婚。于是大多数女人如春娇一样觉得对方不够重视自己,求婚不是应该郑重其事吗?
于是,很多女人就开始焦虑了,这样的志明,值得春娇托付一生?
春娇说,志明就像她的爸爸,遇到什么事只会逃避,只想着自己。春娇不喜欢像她爸爸一样的男人,他当年抛弃了她和她的妈妈,去了国外。所以,她很没有安全感,害怕被抛弃,她不想找一个像她爸爸那样的男人。
春娇的爸爸,典型的花花公子,一大把年纪,还找了个比春娇看起来还年轻的姑娘。在那之前,他还找了很多个姑娘,经常流连在风月场所。
也许,志明也会成为像他爸爸那样的人。
女性在感情方面确实过于细腻,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一帆风顺的女孩,总是希望自己的男人可以宠爱,疼爱自己,视自己为珍宝,于是这个社会就有了很多所谓的作女。做得过分的作,不是爱情,是自私。但也是除非真正的女强人,女汉子才完全不需要作,又或者完全没有爱情的关系,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在一起而在一起,也不会作,不然,总归会作一作的吧。
很久以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男人写的文章,大体就是她那么好为什么会成了前女友。
我找到了原文,大家可以看一看:
作者:知乎匿名
来源:知乎
讲一讲我的前女友,当讲个故事吧。
家里亲戚跟她在同一个单位,提起她来总是夸得赞不绝口,大约就是又乖又甜之类,长辈比较喜欢的女孩子的类型,那时候我还没有见过她。
头一次见到她是我去她的单位接亲戚吃饭,那天轮到她在一楼值班,我站在门口等电梯,不晓得别人跟她说了什么,忽然看见她从电脑后面抬起头嫣然一笑,我呆了一下,心想大概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笑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我跟亲戚要了她的号码,约她吃饭,跟她聊天,她不矜娇,约会从不迟到,跟她聊天很愉快,她不卖弄学识,也不装蠢。
她不证明自己懂得多少或者拥有什么,也不刻意像你展示她的圈子和资源。
她的亲叔叔是她们单位的一把手,她爸爸妈妈都在彼此的行业很有名气,而她的同事朋友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同事提起来她都是“那个特别有礼貌的小美女”,朋友提起来她也是“有点小傲娇但是很讲义气”这样的“零差评”选手。
她长得好看。办国际会议的时候,外宾会主动要求与她合影;我陪她逛街,影楼问她能不能拍照放在橱窗。亲戚给我讲过一个关于她的小段子。有一次她在的部门办砸了事儿,从领导到办事员挨个被分管领导喷成狗,最后喊她进去的时候,就让她给倒了杯茶,说:“骂了一整天人,看你笑一笑心情会好点。”
她并不是所谓的“熟女”、“御姐”,恰恰相反,大部分异性跟她相处,会不自觉的拿她当小孩子,不知不觉地哄起她来,但是她从不跟别的异性暧昧,我们可以互换所有社交账号的密码,有时候有人约她,她会得体的拒绝而不让人感到尴尬。
她从不跟我发脾气。工作的时候我们各自工作,她不黏我,不会夺命连环call或者发信息给我。我跟朋友看球赛玩游戏,她帮我们买好吃的喝的,自己回房间看书看电影,有时候我回房间看见她已经睡着了,自己反而心里内疚的不行。有什么问题她也不跟我吵,就自己闷着,直到我主动去问,她又傲娇又撒娇的说几句,我反而觉得都是我错。
我带她跟朋友一起出去,她不会抢着出风头,但是我见过她跟凹逼格的朋友讲《彗星来的那一夜》、《四百击》什么的,也跟大家一起刷漫威大法好。
带她去参加长辈或者领导的酒席,她很得体,跟猪朋狗友一起去吃路边摊烧烤,她也吃得香喷喷。
有一次我问她:“老婆你比XXX的女朋友漂亮多了聪明多了,看她那么嚣张你不生气吗?”
她就笑笑说:“反正还不是你们男人的主场,你自己争气啊。”
她把生活安排得特别清晰有条理。家里收拾得舒适干净,布置得简单清爽,她每天6点起床跑步,plank有时候我都战不过她,晚睡早起,生活上对自己甚至是严苛。
她善良。她会给马路边乞讨的人零钱,我开玩笑说:“难说这人比你有钱”,她说:“我可以通过别的办法去赚钱,但是他们,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也不会乞讨吧。”
我竟无言以对。
她字写得特别漂亮,有时候有点小文艺,书桌上的相框放着她不知什么时候写的一副小楷,是苏轼的一句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她从不炫耀,但是会认认真真给几位老朋友手写新年贺卡。本地新鲜点心上市,她会给大家一一寄过去,跟我在一起后也给我的朋友寄。
我觉得她成熟,并不是因为她的年龄(她刚过26)或者带有社会对成熟女性定义的一种自上而下的俯视感和阅历感,反而是因为她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舒适。
她从不逼你上进、努力,但是你跟她在一起,就是会不自觉地上进、努力。
她不会带你见识或者走入更好的世界,但你会愿意为了她让自己更好,你从不觉得她是过来人、有经验,反而觉得她是个有点傲娇、有点孤单的小孩子。
她这么好,为什么会成了前女友?
去年过年前,我请几位长辈去一家新开的餐厅吃饭。中途的时候有服务员过来找她,跟她说今天的这一餐免单了,以后到这边吃饭,只要报手机号都可以免单。
她把服务员叫到背后小声问为什么,服务员说是他们老板交代的,再问,服务员小声说了一个姓。
这是我头一次见到她的脸上出现这样的表情,我说不出是什么,反正是我从没见过的样子。她把钱交给服务员,说了句:“不用了,谢谢,请转告他我以后不会再来”,然后拿起包走了。
她一向不出错,这次连跟长辈们解释一下都忘了。
后来吃完饭我送大家出去的时候,去柜台看了一下,营业执照的注册法人写的是“X平生”。
因为她不爱你,所以她从不出错。
你觉得你的伴侣不成熟,爱闹小性子,黏人,那是因为她爱你啊。
我觉得,不管多成熟的女人,在爱人面前都是有点蠢,有点笨,有点痴的少女。
我跟她和平分手。还是希望找到那个在我面前“有点蠢,有点笨,有点痴”的少女,而她跟我演了这么久的恩爱,大概也很累了。
其实我们真是和平分手的,我问她还爱前任么,她说:“爱啊。”我问她爱我么,她笑,没出声。
再后来我问她为什么选择我,她说:“因为我爸妈喜欢你。”
坦白成这样,我真是连发火都发不出来,就觉得整个人空荡荡的。
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方,她聪明成熟,所以看得穿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就按着拟好的剧本演。
因为不走心,不动情,所以不会出错,大概是这样的感觉吧。
我觉得一个女人真正的爱你,不论再怎么成熟,她的情绪会波动、会起伏,会争夺你的精力、时间、注意力,会跟你交流并分享她的喜怒哀乐,会因为细枝末节的事骂你,会跟你无理取闹。
而这些像“少女”一样的行为,才是两个人相爱的珍贵之处。
这是我自己的感觉。
并不是所有的成熟女人都不是真心爱你,其实我想表达的是,爱是双方的,是流动的,有时候换个角度就能够理解她。
祝她幸福,也希望大家都找到自己的幸福。
以上是知乎网友关于“作”与“成熟懂事”的自己的见解。
我们再回到春娇救志明,多年以后,春娇与爸爸见面,爸爸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那么多年,他对他当年的逃避,一直深藏着悔意。
也许,多年以后,志明也会像他爸爸那样,下半生在悔恨中度过。
可是张志明遇到了余春娇。他说过,为了她,他愿意去改变,愿意去成长,愿意去长大。为了余春娇。
于是,在演“被绑架”那场戏被穿帮后,在春娇就要生气离开之前,他筹办了一场灯光绚烂的“小型演唱会”,郑重向春娇求婚。
志明说,是春娇救了他,让他在爱的碰撞中懂得,如何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
但是这难道不是志明对爱情的拯救吗?所以我真心觉得这部剧不应当取名 春娇救志明,而是志明救春娇。
他们的爱情故事,收获了美满的结局,余春娇好像“救”了张志明,但若张志明不爱余春娇,“救”谈何而来?
生活仍将继续,于现实生活而言,婚姻不过又是人生一个新的开始。不过,这又何妨?有人一生追逐未知,未踏足的远方就是人生的意义;有人一生为事业打拼,一份成功的事业就是人生的意义;有人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爱情就是其生活的意义;有人一生没有追求,碌碌无为,一生都活在他人的安排中自得其乐等。这些都是人生。
我们再来说说婚姻和爱情。
鲁豫曾经说过: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婚姻,有些人喜欢并且适应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处理所有事情,一个人旅行认识新朋友,两个人天长地久日复一日的生活相反并不适合他/她。人生当中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论时非常诧异,觉得人一辈子若没有结婚生子,人生怎样才算完整?可是慢慢长大后,突然觉得这句话或许也有一定道理吧。思维决定态度。春娇和志明,思维方式虽然不同,但人生方向是一致的,他们有爱情认可婚姻,恋爱目的就是结婚。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余春娇和张志明。
祝我们幸福。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