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入“心流”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类似的状态:头脑清明,灵感不断,才思泉涌,不吐不快。很多之前悬而未决的问题,在此时会被轻易解决。这种莫名亢奋、心血来潮、大脑里放烟花的现象被马斯洛称为“高峰体验”,心理学称为“心流”。如果你足够幸运,常常进入这种状态,可以想见,你很快就会在某方面成就非凡。
有幸经历过几次显著的高峰体验,总结下来,触发这种状态需要有如下几个特定条件:
压力低。事实上当时我在家闭门读书,不问世事。于是几个月的时间中,我常会在半夜被自己的某个想法惊醒,不能自已。
身体舒适。这种大脑高度兴奋的状态,常发生在刚睡醒、洗澡、和慢跑中。我一直怀疑血清素有刺激大脑思维的作用,当你的大脑决定集中分泌一波血清素,你不是在头脑风暴,就是在做梦。
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时我在思考某个自己极为感兴趣的问题,突然思维就被点燃了。
认识到到这几个触发心流的条件后,我常试图给自己减压,在爱好上花时间,没事儿就找机会睡一会儿。
除此之外,我也总结了一些自己提高大脑专注度的方法,就算不能进入心流,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好的:
简化。无序多选项的环境会消耗认知力。
正念。给大脑留白。保证阅读的速度小于大脑理解的速度,为主动思考留出空间。 反之,如果大脑一直在输入信息,大脑深处的思维就会被淹没。
梳理笔记。画脑图,理清逻辑,写写画画,把已知信息结构化。
跟随自己的灵感。“心血来潮”的本质是某个思维逻辑被突然激发。于是整个大脑相关区域工作的完成就变得顺其自然。对于那些创造性工作,计划是没有用的,想到哪里就做哪里。
从身体着手。很多心态问题其实是身体问题。
打盹。打盹和顿悟是好朋友。门捷列夫喜好梦中科研。诺兰总是在梦中得到奇思妙想,要不他干嘛拍盗梦空间呢。我尤其喜欢在喝一杯咖啡后打盹。所以我挑选咖啡馆的第一要务是能让你趴下来睡个好觉。
出门,发朋友圈。虚荣心是最好的兴奋剂。
咖啡。以及很多人为了应付考试服用的LSD。这并不让人感到惊讶,大仲马和柯南道尔都曾提及大麻促进思维能力的现象。
停止思考。心流其实是一种“催眠”,停止理性思维的判断,唤起情绪和感觉。
当然,灵光一现并非生活的常态。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的头脑是迟疑、盲目、不受控制的。没有人能够控制灵感的发生,就像没有人能控制天气好坏。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开放,就像拉开窗帘的房间一样。等阳光到了适当的角度,就会自发的透过玻璃窗,洒满整个房间。一切都自然而然。
我总是觉得,提高幸福感的本质就是提高大脑的亢奋度。没什么比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更幸福的事儿啦!
孙道士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情绪的角度看问题 (1人喜欢)
- 倾听就是给予,表达就是获取
- AI接管了重复性工作,但人类仍然负责掌舵
- 为什么你一定要试一下Gemini
- 读报偶得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